首頁 歷史

三國之最強皇帝

第九十三章執(zhí)雁求親

三國之最強皇帝 劍花如夢 3119 2014-06-18 23:33:03

  第九十三章執(zhí)雁求親

  失了虎皮,沒了進項,典韋一家的生計,又變得艱難起來。好在那日典韋受了劉定的謝禮,收了幾匹絹帛,典韋家中素來貧寒,母子都以麻布為衣,所以這幾匹絹帛,也算是沒有用武之地,也都被典韋拿去質(zhì)換為米糧,聊以度日。

  日子就這樣過了小半年,這一天,陽甫里外復(fù)又人聲鼎沸,來了一支車隊。陽甫里的鄉(xiāng)親好奇之際,紛紛向里長打探消息,這才得知,陽甫里又要新添一家住戶了。

  新住戶姓樊,據(jù)說曾祖父一輩乃是陽甫里的居民,后來經(jīng)商發(fā)家之后,便搬去了齊國臨淄縣。到了這一代,有一名幼子分得一部分家產(chǎn)后,不喜經(jīng)營商鋪,便搬回了陽甫里,買下了近百畝田地,準(zhǔn)備務(wù)農(nóng)為生。

  按照漢代的民俗,如果有新的居民搬進來后,同里的百姓都要上門拜訪,這叫做“敦親睦鄰”。三日之后,樊家已經(jīng)安頓妥當(dāng),同里的人在里長程興的帶領(lǐng)下,各自備下一份薄禮,前往樊家慶賀主人喬遷之喜。

  樊家的主人名叫樊榮,字茂祖,是個三十來歲的圓臉漢子,接人待物,有條有理,一團和氣,不愧是商家出身。他站在門口,將到訪的鄉(xiāng)鄰一一讓進屋中,無論來人所帶的禮物是輕是重,都笑臉相迎,一一答謝。

  這時,門外禮賓的家仆唱喝一聲:“同里典大郎前來拜訪,賀禮野鴨一對?!?p>  屋中的鄉(xiāng)鄰們聽了,臉上各個有艷羨之色,野鴨肉質(zhì)鮮美,令人聞之便會食指大動。但是野鴨生性十分警覺,而且善飛,不易被獵獲。典韋的這份禮物,說貴重吧,也不算貴重,但是勝在稀奇難得,也算是別出心裁了。

  樊榮笑呵呵的將典韋迎入了屋中,人大致來齊之后,賓主見禮,分別入座。里長程興開始向樊榮一一介紹里中的鄉(xiāng)鄰,介紹到典韋的時候,程興特地夸贊道:“這位典大郎可不是尋常之輩,他乃是我己吾縣中第一號的豪俠,武藝超群,力能擒虎,半年前,他就曾獨力獵殺一只大蟲,至今在縣中傳為美談?!?p>  程興這般贊譽典韋,無非是炫耀自己管理的這個里,有多么的與眾不同,借典韋來給自己增添一點顏面。同里的鄉(xiāng)鄰們聽了,也紛紛出言,講述典韋的各種傳奇故事,因為此時樊榮初到陽甫里,在他們眼中,尚屬外人,能在外人面前夸贊一番自己家鄉(xiāng)的獨特事跡,自然能讓他們獲得極大的心理滿足。

  樊榮聽了眾人的夸贊,也對典韋改容相待,他上前向典韋敬了幾杯酒,道:“某初到此地,諸事還須大郎這樣的豪杰幫襯,還望大郎日后多多照顧才是?!?。典韋雖不是虛榮之徒,但是受到眾人如此的夸贊,也頗為得意,又見樊榮如此恭敬、全禮,便不假思索,答應(yīng)了下來。

  此后,樊榮時不時的便到典韋家來拜訪,所帶的禮物,或是新酒一壇,或是麻布半匹,或是新麥幾斗,總之,都是農(nóng)家常見之物,份量也不重。伸手不打笑臉人,典韋一家也不好推脫不受,只好也時常送些野味做為還禮,而樊榮收到野味后,便加倍送些東西做為回禮,一來二去,兩家的交情便日漸深厚起來。樊榮每次來典家,都以對待母親的禮節(jié)來拜見典母,而典韋到了樊家,樊榮的妻子,也用對待叔伯(這里指丈夫的兄弟)的態(tài)度來侍奉典韋,誠可謂是“升堂拜母,通家之好”了。

  這一日,乃是重陽節(jié)氣,樊榮邀上了典韋一家,攜妻帶子,到山上辟邪,地方特意選中了典韋當(dāng)初打虎的山頭。到了地方之后,擺開宴席,樊榮與典韋坐在一起,又是一通豪飲。而另一邊,樊榮的妻子李氏,則陪著典母說話。

  典母見李氏身邊,跟著一名十六七歲的女子,身穿一件素色的襦衫,腰間束著一條綠色的裙子,正在那里布置席上的諸般菜果,身段婷婷裊裊,別有風(fēng)姿。典母便低聲向李氏問道:“那邊的女子,卻是何人?”

  李氏也低聲答道:“這位是我家良人的妹妹,因為生得白凈,小名喚作阿雪。”

  典母“哦”了一聲:“原來是你的女叔。(漢代稱小姑子為女叔)”頓了一頓,典母又問道:“我看阿雪年歲也不小了,卻不知道可曾字人?”

  李氏道:“我家乃是商戶,攀不起高門,可是我家良人卻總覺得女叔人物生得好,想要她嫁個好人家,這高不成低不就的,就耽擱了兩年,至今尚未字人?!?p>  典母聽了,暗暗嘆了口氣,便把話題轉(zhuǎn)移了過去。

  不多時,那邊樊榮與典韋,都已經(jīng)吃得醺醺然,樊榮酒量較小,已經(jīng)昏然欲睡了,典韋雖然酒量好,但方才喝酒的時候,樊榮用得是小杯,而他卻用得是大碗,自然喝得比樊榮還多了幾倍,此刻也有些頭暈。

  李氏見狀,上前便服侍夫君到帷帳中暫歇,而典母見了,也正想要上前查看兒子的狀況時,卻聽身后一個軟糯的聲音說道:“典媼請安坐,讓奴家來服侍大郎吧?!?p>  典母轉(zhuǎn)頭一看,說話的正是阿雪。典母搖搖頭,道:“男女授受不親,你是未出嫁的娘子,怎能服侍陌生的男子呢。”

  阿雪道:“典媼說得哪里話,阿兄待大郎如親兄弟一般,那大郎自然就是我的阿兄,妹妹服侍兄長,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典母聽了,便不再阻攔,阿雪走了過去,喚奴仆將典韋扶到樹蔭下的一張木榻上睡好,自己拿過一條布巾一來,替典韋擦了擦額頭的汗水,然后又接過了一碗魚羹,一勺一勺的喂給典韋喝,那樣子,便如妻子服侍丈夫一般。典母遠(yuǎn)遠(yuǎn)的見了,心里長嘆一聲,煩亂如麻。

  典韋朦朧中,見一位姿容清麗的美人坐在自己身邊,一雙纖纖素手,在自己眼前晃來晃去,給自己喂食羹湯,心里頓時如貓爪抓撓一般,心癢難抑。他已經(jīng)是二十三歲的人了,在當(dāng)時,他這個年紀(jì)的人,兒子都會騎竹馬了,可是他卻依然是單身。平日里出入州郡,也曾有人邀他往女閭處走一遭,或在豪家時,也曾有主人遣侍兒侍寢。但是典韋卻對這些露水姻緣都持敬而遠(yuǎn)之的態(tài)度,全都婉拒推辭掉了。

  但這并不意味典韋就是不知風(fēng)月的魯男子,只不過在某些方面,他頗有柳下惠“坐懷不亂”的節(jié)操罷了。

  如今眼前坐著這么一位麗人,香氣縈繞在他鼻尖左右,典韋一時之間,竟然看得癡了。

  阿雪看典韋直勾勾的盯著自己看,俏臉登時通紅。但是想起阿兄的囑咐,她又壯起膽來,大大方方的給典韋喂起了羹湯。

  重陽之會過后,典韋一連好多天,魂不守舍,心思重重,最終,他跟母親開了口:“阿母,兒子也老大不小,該成個家了,我看樊家的阿雪就很不錯,不如阿母托人去說親如何?”

  典母嘆了口氣,道:“兒啊,我何嘗不知阿雪是個好閨女,可是她家道殷實,那日我聽李氏說,樊家郎君一直想給阿雪找個好人家,所以才至今尚未字人。咱家乃是寒門,恐怕難入樊氏之眼啊。”

  典韋聽了,也蔫了半晌。是夜,典韋輾轉(zhuǎn)反側(cè),徹夜難眠,阿雪俏麗的容貌,纖纖的素手,幽幽的體香,反復(fù)出現(xiàn)在他的眼前。

  清晨,典韋一語不發(fā),帶著弓箭就出了門。他一路快走,來到了以前射獵野鴨的河邊,找了個蘆葦從,躡手躡腳的蹲在里面。隨著太陽的升起,野鴨子等各種水禽開始活動了,但是典韋依舊一動不動,蹲在蘆葦叢中。

  日頭已經(jīng)將近中午了,這時,天邊突然傳來聲聲長唳。典韋聽了,略略起身,雙目微瞇,望向遠(yuǎn)方,只見遠(yuǎn)處果然有一隊大雁朝這邊飛了過來。望著天上的大雁,典韋在心里緊張的念叨道:“落下來,落下來,落下來……”

  那隊大雁仿佛是聽到了典韋的念叨,果然降落了下來,在河灘上停歇,開始覓食。

  典韋大喜,他抽出箭矢,彎弓搭箭,望著雁群之中最肥美的那只,射了出去。

  典韋的箭術(shù),雖不如隴西李家的幾個兄弟那么超神——否則他就學(xué)李晟,直接射空中飛翔的大雁了。但是,射獵多年,在平地上射一只降落下來的大雁,還是毫無難度的,那只大雁應(yīng)弦而倒,驚得其余的大雁,紛紛撲騰著翅膀,遠(yuǎn)竄天邊。

  典韋出了蘆葦叢,上前揀起了大雁,在手中一掂,果然份量十足。他拔了一些蘆葦,搓成草繩,將大雁捆扎了起來,然后返回了陽甫里。

  回到陽甫里之后,典韋沒有回自己家,而是徑直去了樊家。聽到典韋來了,樊榮親自出門相迎,看到典韋提著一只大雁,樊榮笑道:“賢弟今日獵到了一只大雁?也難怪,已經(jīng)秋天了,正是北雁南飛的季節(jié)。來來來,讓人去收拾了這只大雁,你我兄弟今日再痛飲幾杯?!?p>  典韋望著樊榮,沒有答話,而是將大雁捧過頭頂,恭恭敬敬的道:“樊兄在上,聽小弟一言:令妹阿雪,溫柔賢淑,堪為良配,典某厚顏,今日親自上門求親來了,還望樊兄成全?!?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