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三國之霸業(yè)

第二十一章榜樣的力量

三國之霸業(yè) 風間浪 3025 2014-03-16 21:15:21

  在于信有意的推波助瀾下,官軍在?;?、歷陵的所作所為很快就傳到了柴桑,正如徐庶所料,效果可以說是立竿見影啊。

  原本因為百姓的掩護而找不到蹤跡的水寇,很快就跟和尚頭上的虱子一樣,直接暴露在于信大軍的眼中,甚至有的百姓還主動聯(lián)系于信,成了一名光榮的帶路黨。

  得到于信新的命令之后,對柴桑的水寇,也由原來單純的剿滅,變成剿撫并重,也許是出于對水寇前輩甘寧的仰慕,也許是在于信跟甘寧的水陸大軍圍剿下沒有生路,越來越多的水寇響應于信的號召,主動投靠到于信帳下。

  服從我的,可以得到新生,繼續(xù)跟我作對的,將會被徹底消滅!

  在這樣剿撫并重的政策下,為禍柴桑多年的水寇被于信一舉平定,豫章的水師,也因此而壯大。在平定柴桑之后,有一艘斗艦,十八艘艨艟加入豫章水師的作戰(zhàn)序列。

  平定柴桑水寇之后,于信并沒有立刻移師彭澤,而是在柴桑又多待了好多天。一來是為了親民,要讓百姓知道,是我于信于明德解救了你們,讓你們重新過上了安穩(wěn)、有奔頭的日子;二來嘛,一下子有好幾百水寇被甘寧挑選出來加入水師,這些年不能立刻就用啊,總的訓練訓練,摸摸底,讓甘寧憑借其豐富的經(jīng)驗,把那些不是真心跟著他的家伙從軍隊里踢出來;這三來嘛,就是為了等許褚過來跟于信會合。

  許褚這個死胖子,這么長時間還沒走到柴桑,真是……腿短桑不起啊。

  又過了五天,到了三月下旬的時候,許褚終于姍姍來遲,讓許褚休整了一天之后,于信便開始讓部下乘坐戰(zhàn)船,分批的渡過彭蠡澤,來到彭澤縣境。

  彭澤,縣城坐落在彭蠡澤的岸邊而得名,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近彭蠡澤以及長江水道的彭澤縣,因為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城內豫章境內為數(shù)不多的堪稱富庶的大縣。

  因為彭澤富庶,所以與柴桑相比,彭澤境內的水寇勢力更大,并且在朱皓退走之后,縣內的大族紛紛與水寇同流合污,霸占了縣域,可以說彭澤的亂軍,是宗賊與水寇的集合體。

  吸取了在柴桑的教訓,還沒出發(fā)前往彭澤呢,于信就已經(jīng)派人潛入彭澤,將于信即將率領官軍前來剿滅亂軍的消息傳遞出來。

  等到于信率領軍隊踏上彭澤的土地,已經(jīng)有百姓攜帶完整詳細的亂軍情報在等著他了。

  彭澤亂軍有兩個大頭領,名喚張龍趙虎,張龍就是水寇的老大,而趙虎則是宗賊的老大,兩伙勢力合并之后,兩人便并列老大的位子。

  有江南富庶的彭澤作為老巢,亂軍的實力自然非比尋常,根據(jù)情報,張龍麾下的水寇有賊兵一千多人,斗艦三艘、艨艟三十多艘;而世家出身的宗賊老大趙虎就更了不得了,他以世家私兵為基礎,聚攏了人數(shù)多達兩千人的亂軍,比水寇的人數(shù)足足多了一倍,更叫于信吃驚的是,趙虎的亂軍當中,竟然還有騎兵,雖然只有區(qū)區(qū)幾十匹戰(zhàn)馬,但這在江南之地,幾十名騎兵足以扭轉一場戰(zhàn)斗的結果!

  想想看吧,兩個勢力聚攏起數(shù)千名士兵,在寬闊的戰(zhàn)場上捉對廝殺,正當戰(zhàn)事正酣的時候,一方突然殺出幾十名騎兵,沖亂了另一方的陣勢,那結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在江南,現(xiàn)在能搞到戰(zhàn)馬的,那都是人才,就拿于信來說,這個時候雖然豫章百廢待興,但如果有人跟于信說俺這有戰(zhàn)馬,賣你你要不要?于信就是砸鍋賣鐵也得買下來?。?p>  可惜的是,不論是于信派過來的斥候,還是彭澤當?shù)氐陌傩牛颊f不清趙虎這些戰(zhàn)馬的來歷。有說是從袁術那邊買的,也有說是袁術送的,還有人說是劉繇兵敗的時候,趙虎讓人去搶來的,總之是眾說紛紜,沒有一個是靠譜的。

  不過這也叫于信留了心,于信已經(jīng)打定主意,不管如何,也要把趙虎抓住,一定要逼問出他這些戰(zhàn)馬的來源!

  在于信大軍集合完畢之后,便開始向著彭澤進發(fā)。這一路上,于信還在疑惑,自己之前派人在彭澤散布消息,張龍跟趙虎沒理由猜不出來這是自己將要進軍彭澤的預兆啊。既然如此,他們怎么還能在彭澤城內穩(wěn)如泰山?

  按理說,張龍麾下的水寇實力強悍,雖然在斗艦的數(shù)量上不如自己,但是他的艨艟多啊。憑借艨艟靈活快速的特點,完全可以在自己渡過彭澤湖的時候對自己展開襲擾嘛。

  想不明白,于信就干脆不想,直接問徐庶道:“元直,你說奇怪不奇怪,彭蠡澤也算是張龍的老巢了,我相信咱們大軍來來回回橫渡彭蠡澤的消息肯定瞞不過他,可是他竟然對咱們的行動無動于衷,你說這是怎么回事?他們還能玩出什么花樣來”?

  “哈哈,主公何必杞人憂天,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他不來找咱們,那咱們就去找他們!再說了,說不定是他們懼怕主公神威,鬧內訌了也說不定啊”。

  聽到徐庶這么說,于信就是一喜,隨即就看到徐庶臉上略帶戲謔的表情,頓時明白過來:好啊,竟然敢拿俺開涮!真是……挺叫人高興的啊。

  別以為于信犯賤,這說明徐庶已經(jīng)是真心的對待于信了;也別以為于信沒有威嚴,剛剛出來打拼創(chuàng)業(yè)的小年輕,年紀還沒徐庶大呢,有個屁的威嚴!

  哎,說起威嚴,于信倒是一下子想起了荊州現(xiàn)在還有一個大將沒有出世呢。江南也不是沒有大將,不提江東群雄,光是荊州,在以后就有一個黃忠、一個魏延名震華夏??上У氖屈S忠現(xiàn)在已經(jīng)跟劉表的侄子劉磐混在一塊,而魏延,此時還不知道在哪當大頭兵呢。

  至于后世常說的魏延腦后有反骨,是個天生的反骨仔,于信是不相信的?;Ul呢?看一眼就知道人家腦袋后面有反骨,當自己是周文王呢。再者說了,有本事的人都有點脾氣,魏延有本事嗎?當然有,那人家桀驁不遜一點不行???不能因為人家桀驁就說人家腦后有反骨啊!退一萬步講,就算他真有反骨,于信也自信能駕馭得了他,自己這么年輕,耗也能把魏延耗死,這樣一個大將,可不能讓劉大耳朵給糟蹋了。

  誰知道第二天,一個消息就叫于信對徐庶刮目相看了。

  第二天,于信正在行軍呢,忽然有斥候飛奔來報,傳遞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情報:彭澤水寇竟然發(fā)生內訌,有幾個不服張龍統(tǒng)領的水寇頭目,聯(lián)合起來造了張龍的反。雖然沒把張龍弄死,但是屬于張龍的水寇也在內亂中被殺死過半,現(xiàn)在張龍的手下,就只剩三百多水寇了,三艘斗艦,也被鑿沉兩艘。而其余的四百多水寇,則率領剩下的一艘斗艦,十多艘艨艟,散布消息,說是要投靠于信!

  得知這個消息之后,不光于信,就連徐庶也驚訝的一時合不攏嘴:俺也能鐵口直斷了?

  回過神來之后,于信便連忙召集甘寧等人商議:這事要是成了,那平定彭澤亂軍,可就指日可待了——有了這四百多地頭蛇的帶領,張龍趙虎平時穿什么內褲都能給扒出來!

  富貴險中求!商議之后,于信就令甘寧前往江邊接觸這些水寇,而他則率領騎兵替甘寧壓陣。

  事實證明于信的擔心是多余的,在見到甘寧之后,水寇的頭頭便非常友好的請甘寧帶話給于信,只要于信能答應他們的投靠,他們便愿意交出手上的權力。

  在見了于信之后,一番交談,于信麾下的豫章水師,便又多了四百熟練的水軍士兵,戰(zhàn)船也多了一艘斗艦,以及十幾艘艨艟——這勢力發(fā)展的也太快了!

  而這個時候,甘寧所部的水師,單論人數(shù)的話,已經(jīng)是除了太史慈所部之外第二多的了!

  隨后于信就問起甘寧:他們怎么就想起投靠他來了呢?

  甘寧的回答則令于信不得不感嘆: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p>  原來這些水寇之所以投靠于信,還是受到了前輩的刺激。

  在長江之上討生活的水寇,如今混出名堂來的,一共有三人,分別是擔任豫章水師都督的甘寧,以及在孫策麾下的蔣欽、周泰。遍數(shù)長江之上大大小小上百股水寇,能夠出人頭地的,為眾人所熟知的,還擺脫了水寇的身份,成為官軍的也就這三人。

  看看吧,越是提前投靠官軍的水寇,如今混的越好,如甘寧這等兩年前就投入官軍當中的,如今已經(jīng)成了一郡都督,見面都要口稱將軍的。所以思前想后,這些水寇便決定向甘寧前輩學習,沿著前輩的足跡,追尋前輩的腳步……

  因為近期編入水師的水寇比較多,囑咐了甘寧一番之后,于信便率軍繼續(xù)前行,在斥候匯報過抓了兩個亂軍的探子之后,于信的大軍終于來到彭澤城外。

風間浪

第二更如期而至……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