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1章 啥,一月掙一萬?(跪求砸點雙倍月票?。?/h1>
前一世,方建就是高陽介紹到CPI全國版工作的,不過,是在一年之后。
方建其實挺有能力的,學習能力也強,甚至很快被提為CPI全國版項目的總經(jīng)理兼主編。
也就是吳博現(xiàn)在這個職位。
前一世,方建一直留在京城,在京城成家立業(yè),事業(yè)也比較成功,過上了穩(wěn)定的中產(chǎn)生活。
而高陽回了錦陽之后,慢慢陷入了中年危機,直至窮困潦倒。
人生的重大選擇,一步錯了,前方也許就是深淵。
前一世,高陽是一個感性的人,一個顧家男。
只是男人如果人生規(guī)劃失誤,失去了穩(wěn)定的經(jīng)濟基礎,人到中年時,上有老,下有小,壓力山大,會很慘。
而且,老婆不會理解你,只會怨你是個廢物。
回到錦陽,高陽又想起,前世的前妻江曉月,現(xiàn)在才13歲吧。
隔世的感覺,讓高陽不愿去想,也不敢去想。
前一世,高陽感覺自己挺對不住江曉月的。
只是這一世何去何從,高陽還沒想明白。
時間,也還早。
茶樓里,高陽給方建和陳森講了不少在京城做IT記者的日常,聽得兩人一臉向往。
高陽笑道:“在京城工作,IT記者的收入也算高了,勤奮的,收入甚至比一些外企白領還高,只是會比較累,我每天要忙十幾個小時。”
方建道:“你的付出有回報,累一點也值得啊。”
高陽道:“我有三周假,大概是元宵節(jié)動身回京城,時間還早。明天我就回家過年了,春節(jié)后再聚聚?!?p> 在茶館里聊到夜里10點過,該介紹的情況,高陽也都介紹了。
前一世,陳森沒有去京城,這一世,高陽打算帶他過去。
都是處了半輩子的老同學,好兄弟。
未來,或許能幫上自己的忙。
陳森的宿舍,其實就是高陽原來在報社的宿舍。
這里,其實是錦陽日報社的辦公樓,錦陽都市報創(chuàng)刊之初,曾經(jīng)在這一層樓辦公。
后面錦陽都市報搬遷到鄰街,這些辦公室,就用作了招聘記者的宿舍。
兩人回了宿舍之后,高陽注意到地上有女式拖鞋,便道:“你老婆孩子咋樣?”
陳森苦笑:“張小英偶爾會過來,我周末基本都回家。她一直帶孩子,也沒上班,一見面就抱怨,唉,當初糊里糊涂結了婚?!?p> 高陽道:“將來,你如果有機會去京城,老婆孩子咋辦?”
陳森道:“為了生活,總要試著去闖一闖,過不到一塊,離了也無所謂?!?p> 高陽默然。
前一世,陳森再過幾個月就會離婚,現(xiàn)在孩子還不滿兩歲。
前一世,也正是這個因素,高陽一直沒考慮過,介紹陳森去京城混飯吃。
陳森到錦陽都市報做記者,還是高陽推薦的,之前,陳森東漂西蕩過日子,還開過農(nóng)用車跑貨運。
2月2日,臘月二十七了。
昨晚高陽和陳森擠在一個被窩,聊到凌晨一點過,起床時,已經(jīng)是上午9點過了。
宿舍樓這一層,此時已空空蕩蕩。
陳森幫高陽搬了行李到樓下門衛(wèi)室,而后上街吃一碗米粉。
陳森道:“今年,還去楊勇家里吧?”
高陽點頭:“嗯,正月初四,對吧?”
陳森道:“對,前兩天我還見過他,說今年還是正月初四?!?p> 楊勇,也是高中同班同學,高中畢業(yè)后,每年過春節(jié),幾個要好的同學,都約在楊勇家里聚會。
吃了早飯,兩人在錦陽日報社門口攔了一輛出租車。
談好了價格,50塊錢,快過年了,出租車也漲價了,日常從錦陽城區(qū)到高陽老家的仁水鄉(xiāng),30公里路,也就40塊錢。
陳森幫高陽搬行李上車,而后揮手告別,他還要上兩天班,除夕那天才放假。
高陽老家在錦陽城西方向的安河縣,要路過縣城安河鎮(zhèn)。
這一段20公里路,是混凝土大件路。
縣城邊上,高陽指揮出租車轉(zhuǎn)入仁水鄉(xiāng)方向,司機沒跑過這條路,一見還是坑坑洼洼的碎石路,臉都黑了。
“這條路也太爛了,這一趟收你50塊錢,我虧大了。”
高陽道:“師傅,錦陽到安河鎮(zhèn),出租車都收30塊,甚至收25塊,這10公里土路,你等于收了20塊,安河的出租車只要10塊錢,你哪里虧了?”
司機無奈道:“算了,過年過節(jié)的,不說了。”
上午11點過,出租車停在仁水鄉(xiāng)街上,街道兩側(cè),是有些破舊的兩層或三層小樓。
高陽的姐姐高月家,是兩個門面的兩層小樓,門面房用來開餐館,連個店招都沒有。
高陽剛一下車,門口一個7歲的小女孩驚喜道:“舅舅!媽,舅舅回來啦?!?p> 在廚房里忙活的高月,還有高陽的姐夫江兵,都笑呵呵走出來。
將行李搬進屋里,高月詫異道:“高陽,你買彩電了?”
高陽笑道:“對,我給爸媽買了彩電,還有DVD和音響?!?p> 高月道:“花了多少錢?”
高陽道:“2800多。”
高月一怔:“你還沒有談女朋友,手里要捏緊一點兒。”
高陽笑道:“過年嘛,圖個熱鬧,再說爸媽以前就守著一臺黑白電視,家里太冷清了?!?p> 今天不是仁水鄉(xiāng)的趕集日,不過快過年了,外出打工的農(nóng)民,基本都回家了,街上倒也有不少人。
高月的餐館,今天生意還不錯,忙到快下午兩點了,最后一桌食客的菜才上完。
高陽倒也早習慣了,開飯之前,耐心輔導外甥女江雪做寒假作業(yè)。
江兵匆匆炒了兩個菜,終于可以開飯了。
江兵笑呵呵接了兩杯枸杞酒:“今天做最后一天生意了,明天我們家團年,后天去你們家?!?p> 高陽笑道:“今天的生意還不錯嘛。”
江兵爽朗一笑:“打工的回家了嘛,掙了錢,也舍得吃喝,這幾天生意都不錯,昨天逢場,賣了四百多?!?p> 逢場,就是鄉(xiāng)鎮(zhèn)上的趕集天。
高月道:“高陽,你在京城的工作怎么樣?”
高陽道:“還可以,一個月能掙一萬左右。”
“啥?一個月掙一萬,這么多?”高月被驚呆了。
高陽笑道:“京城嘛,全國的中心,一個月掙一萬也不算什么,餐館里的服務員,包吃包住,一個月也能掙一兩千?!?p> 江兵又問:“你10月份才過去上班的,有年終獎嗎?”
高陽點點頭:“有,我去得晚,年終獎發(fā)了兩萬,發(fā)得多的,有五萬多。”
江兵手里一抖,酒杯差點摔了。
月入上萬,年終獎五萬多,太嚇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