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母女進城
等林氏做完飯,招呼孩子們吃飯,喬瀾也把他堂哥喊過來一起吃。
飯間,喬新興奮地笑著對林氏說:“三嬸娘,因著您和妹妹是女眷,我把車圍都套好了,就算下雨也不怕,車頂上,我還加了油布。另外,還帶了蓑衣和斗笠,一會兒你們兩個就在車廂里,吃完飯咱們就可以出發(fā)了?!?p> 林氏點了點頭,并說了句,走的時候得把廚房門后地上的七八個空口袋放車上。
林氏剛說完,喬瀾就看到她堂哥仰起脖子,一口氣兒就把剩下的半碗粥喝完了,隨后他還用手背抹了抹嘴,嘿嘿一樂道:“我去?!边@讓喬瀾感到又無語又目瞪口呆的,這孩子八成兒是在村子里憋瘋了,聽到能去城里后,興奮上頭了吧!
等到全家人吃完飯,二伯娘李氏也過來了,在院里牲口棚外千叮嚀、萬囑咐喬新,讓他趕車時警醒些,慢一點……看著堂哥一邊蹲著摸騾車的“笨腳”,一邊不住地點頭應承著,喬瀾有些好笑地搖了搖頭。
她又看著娘親背上背著個背簍,胳膊上還挎了個籃子,連忙把籃子搶過來。等到她娘再次吩咐好幾個小的要乖乖聽李氏的話后,又環(huán)顧了一圈兒,覺得差不多收拾妥當了,三人這才從家出發(fā)。
因為這時已經(jīng)是寅時末了,路上行人多些了,所以喬瀾三個在出村的路上也碰見了幾個,搭訕了幾句,耽擱了點兒時間。
從村口出去,沿著不太寬的鄉(xiāng)間小路,一直往南走就會有個三叉口。三叉口往東,沿著小路繼續(xù)走就可以到鎮(zhèn)里,而一直筆直地往南走,走到官道上,再往東走就可以到縣里了。
其實,從喬瀾他們下河頭村到鎮(zhèn)上不太遠,趕著騾車去,不到半個時辰就能到,要是去縣里,趕著車就要一個多時辰了。
喬瀾路上,撩開車簾子,大口地呼吸著新鮮的空氣,一邊欣賞著路邊的景色,一邊和她娘、她堂哥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縣里的事情,聊天兒內(nèi)容無非是,諸如在哪里可以買到什么,哪里的東西貴,哪里的東西又比較便宜之類的……
不知不覺地,喬瀾感覺也沒過多久,騾車就到了縣城門口了。
喬瀾扶著她娘下車后,一抬頭就看到縣城正門的城門樓,跟在她重生前,看過的那些影視作品中呈現(xiàn)出的有關(guān)古代城門前的鏡頭里的內(nèi)容是一模一樣的。
她看到,城門樓正中的牌匾上寫著“林榮縣”三個字,縣城城墻高約十米,基寬十八米左右,城門樓頂寬也約有十米,城墻上還有數(shù)不清的垛口,看著就相當有氣勢。
因縣城門口前,排了不少人,所以他們等了一會兒。等輪到他們后,出示了路引,被守城門的官差簡單地搜查了一番后就放行了。喬瀾和她娘對視了一眼后,她笑著說,終于可以進城了。
這三人進了城后,喬瀾母女跟著喬新走。喬瀾看他熟門熟路地先來到一家名為益壽堂的醫(yī)館門前。喬瀾看著這家醫(yī)館還挺大,她又歪著頭朝醫(yī)館敞開的門口,往里看了一眼,人還不少。
之后,她才和她娘一邊說著悄悄話,一邊等著她堂哥,只見他正背對著身子,用繩子一圈兒一圈兒地纏著,把騾車栓到醫(yī)館門前的拴馬樁上。
還沒等喬新拴好,喬瀾突然叫了一聲:“哎呀?!敝灰娝_步踉蹌,上半身兒前傾,她自己覺得被人從身后沖撞了一下。林氏見狀,也顧不得回頭看撞到她女兒的人,連忙上前扶穩(wěn)喬瀾。
滄行衣
親愛的書友們:嗨,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衣衣。不知道大家對古代的交通規(guī)則有多少了解呢?今天衣衣和你們一起了解一下:中國最早的交通規(guī)則是距今1300多年前的唐朝頒布的《儀制令》,并盛行于宋代。當時,各種交通工具如車、船、轎子、牲口等,都遵循此令。到了南宋,遵守此令的同時,還要遵守:“賤避貴,少避長,輕避重,去避來。”此外,我國從古至今,行人和車船也都遵守靠右行走。其實,這個規(guī)則來源于古代軍隊的隊列規(guī)定,因為在古代,兩支隊列相遇,戰(zhàn)士們右肩扛著兵器,只能把左邊讓給迎面而來的軍隊,自己這隊靠右邊行走,就這樣,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這條交規(guī)。還有本章節(jié)中,提到騾車的“笨腳”,是指普通百姓所乘的騾車車輪,而官用騾車車輪較高,輻條較細,車軸稍長,車轂凸形,俗稱“陜西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