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安頓下人(二)
喬瀾滿意地點了點頭,又微笑著對對方家眾人說道:“這樣最好,咱們都把心敞開了,有什么說什么,彼此沒有隔閡,大家有勁兒都能使在一處,把咱們這個家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起來,我也必不會虧待了大家!”
頓了頓,她又繼續(xù)對他們說道:“我準(zhǔn)備在縣里這條吃食街上開兩家鋪子,可我人小力微,日后還望大家多多幫襯我些。這家面館兒我已經(jīng)買下了,另外還有一家鋪子也租下了。這兩日我打算把鋪子重新裝修一下,所以盧嬸兒、方大哥我明日帶你們幾個去醫(yī)館讓大夫好好給看一看,該吃藥就吃藥,趁著裝修鋪子的這段時間,你們幾個先把身體和心情調(diào)養(yǎng)好?!?p> 方路山和盧氏幾個連忙向喬瀾一連迭聲地謝了又謝。而喬瀾滿意地點了點頭,又?jǐn)[了擺手后,又開口向方路山問道:“對了,方伯,你們以前的月銀都是多少?”
方路山立即上前躬身,恭謹(jǐn)?shù)鼗卮鸬?“回大姑娘的話,云興府和這林榮縣不一樣,以前的慣例都做不得數(shù)兒了。不過,之前府里一般的仆人是二百文到三百文的月錢,再往上管事的和嬤嬤們是半錢銀子到一兩銀子的月錢。”
喬瀾聽方路山說完,想了一下后,開口說道:“那這樣吧,不拘誰,先給你們每人每月半錢銀子的月錢。若是咱們家的鋪子經(jīng)營的好,賺了錢了,再給大家漲。”
方路山和盧氏兩個聽喬瀾這么說,兩人連忙說他們家的兩個姑娘不值得一個月半錢銀子的月錢。
喬瀾擺了擺手后來,又開口說道:“沒關(guān)系,先這樣把!你們剛來,我也不清楚大家到底都有什么本事,先做做看再說。當(dāng)然了,后面看大家表現(xiàn),多勞多得,少勞少得。還有,如果事情做得好,還有獎勵等著大家!”
方家人聽她這么說,連忙說道:“大姑娘放心,我等必定盡心盡力地干活兒!”
喬瀾滿意地點了點頭后,抬頭看了看天色,看向他們,又開口道:“不早了,我一會兒看過點心鋪子后,還要回村兒里。最近這段日子,估計大家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的,今日洗漱完就早點休息吧!”
喬瀾突然想到這個時代還沒有發(fā)現(xiàn)棉花,沒法做棉被。有錢人的富貴人家用絲質(zhì)的被褥,填充物主要是家禽絨毛和皮裘,也有的家庭用的是絲綿;平民家庭的被子布料是麻布,里面可以用木棉填充;貧民家庭只好用蘆花、柳絮等填充,有的甚至用烤熱的沙土填充,再用麻布縫制被褥的。
不過,她家里的被褥,都是他爹喬長友之前當(dāng)皮貨商時,給家里拿回來熟皮子,用布包起來縫制而成的。
想到這里,她又對著方家人說道:“今晚,大家先對付一晚上。明日,我來的時候,從家里帶些熟皮子,你們縫制幾床被褥。”
她說完這些,又帶著方路山來到前面的鋪子找到童老板,并讓他們兩個交接后續(xù)的事情后,就帶著喬新出了面館兒。
隨后,喬瀾又去了一趟點心鋪子。因為這鋪子里也沒有什么生意,那掌柜的就直接和喬瀾交接了。
等兩人交接完畢后,喬瀾從點心鋪子出來,她抬頭一看天色,也快到和陳村長約定的時間了,就和喬新趕著騾車來到了林榮縣城門口。
滄行衣
親愛的書友們:嗨,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衣衣。大家都知道棉花在我們的生活中主要用于御寒,制作布料等。不過,大家知道棉花是怎么在中國傳播推廣的嗎?在這里,衣衣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棉花并不是我國土生土長的物種,通過對史料的分析,一般會認(rèn)為棉花的傳入由南北兩路向中原傳播,約莫是有三條不同途徑:途徑一,是最早從印度傳來的亞洲棉,經(jīng)東南亞進(jìn)入海南島和兩廣地區(qū),有史料稱,在秦漢時期之后才傳入福建、廣東等地區(qū);途徑二,大約在秦漢時期,由印度、緬甸傳入云南的棉花;途徑三,是從西亞傳入新疆的非洲棉,走的陸路河西走廊一帶,時間約在南北朝時期。起初棉花傳入古中國,人們沒有認(rèn)識到棉花的經(jīng)濟價值,在宋朝時曾被認(rèn)作花草,用于觀賞。明朝初年,朱元璋憑借自己曾經(jīng)作為農(nóng)民的經(jīng)驗,慧眼識棉花,發(fā)現(xiàn)種植在皇宮后花園供觀賞用的棉花有著不可估量的經(jīng)濟價值,這才下令在合適的地區(qū),廣泛地種植棉花。自那以后,棉衣、棉褲、棉被等一切棉花制品才正式出現(xiàn)在了百姓的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