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劍圣蓋聶自薦
韓非放下酒樽,表露出很難看的臉色。
作為韓國貴胄公子,韓非雖然沒有資格更沒野心爭奪儲君之位,但還是全心全意為韓國發(fā)展而著想。
如今秦國要將歷年攻打趙國的計劃,轉變?yōu)楣ゴ蝽n國,試問憑韓國的國力能堅持幾年?
恐怕連三年都堅持不到!
韓國的大將軍是姬無夜,在韓國境內,號稱‘百年來最強之將’。
但這只是在韓國境內。
韓國,巴掌大的地方,能出什么名將?
姬無夜只是外強中干。
憑韓國之力,讓姬無夜領兵抵擋秦國,估計連蒙驁、蒙武父子剛創(chuàng)辦起來的蒙家軍都擋不住,更不必說曾給白起當副將的王龁。
當前這般境遇,韓非怎會不頭疼?
見韓非閉口不言,紫女嫣然淺笑,走到衛(wèi)莊身旁。
衛(wèi)莊將紫女視為同伴,更秉承紫女曾出手相救的恩情。
與紫女合作很長時間,衛(wèi)莊能猜出紫女的想法。
“說吧,那家伙的事,與我無關?!毙l(wèi)莊表現(xiàn)出高冷且若無其事的模樣,先開口對紫女說道。
衛(wèi)莊知道紫女要說什么,所以先開口提出她要說的事。
正發(fā)愁的韓非好奇傾聽。
衛(wèi)莊提到的“那家伙”,想必不是指黑白玄翦。
衛(wèi)莊從不在乎死人。
而且,“那家伙”不像弟子對師父的代稱,且一定是與衛(wèi)莊關系密切者,韓非推斷難道是指蓋聶?
可今天商討的這些事,又跟蓋聶有什么關系?
韓非不太理解。
蓋聶與衛(wèi)莊師承同門。
如今蓋聶隱有“劍圣”之稱,衛(wèi)莊卻依舊不溫不火。
在韓國新鄭城內,衛(wèi)莊的名氣不小,拿到七國還不夠高。
放眼九州七國,蓋聶名氣比衛(wèi)莊大。
其一是蓋聶身為衛(wèi)莊的師兄,更容易憑借鬼谷弟子身份揚名。
其二是蓋聶近幾年游歷秦國,已于江湖闖出不小的名氣。
因此蓋聶比衛(wèi)莊名氣大。
紫女點了點頭,轉身走向韓非,細說道:“九公子,鬼谷傳承之事,想必你聽聞過。歷代鬼谷子只收兩位親傳弟子,衛(wèi)莊便是其一。近幾日,紫蘭軒散出去的情報探知,蓋聶已達咸陽。不知消息真假,蓋聶打算毛遂自薦,入秦廷為官。”
恰好紫女講完,衛(wèi)莊搖了搖頭。
“以師兄的資質,于官場難成大氣。不過,那家伙有自己的想法,依我看會出任嬴政的親傳劍師?!毙l(wèi)莊嗓音很低,分析道。
沒有人比衛(wèi)莊更了解蓋聶。
衛(wèi)莊對蓋聶的行為推斷,基本八九不離十。
本來就發(fā)愁大秦要對韓國動兵的事,韓非得知實力不亞于衛(wèi)莊的蓋聶要成為嬴政臂膀,眉頭瞬間緊蹙成團。
韓非更愁了!
今天知曉的所有事,全都對韓國不利。
而且,韓非自問單憑一己之力,根本無法解決這些麻煩。
韓非求學于荀子,想以法治國。
但是治國歸治國,能否強國另當別論。
如今韓國即將面臨的危機,單依靠治國根本沒有用。
加之秦國即將動兵,蓋聶如秦廷,更令韓非束手無策。
見韓非表現(xiàn)出愁容,張良低頭沉思,清楚麻煩確實很大。
張良歷來佩服韓非的智謀,現(xiàn)在就連韓非都對韓國即將面臨的大麻煩毫無辦法,足以見得問題過于嚴重。
紫蘭軒頂層房間里,氛圍逐漸寂靜、沉悶。
衛(wèi)莊站在窗口,目光遠眺西北天空,眼前依稀閃過師兄蓋聶的身影。
一想到蓋聶,衛(wèi)莊不覺震顫。
對于衛(wèi)莊而言,蓋聶既是師兄,也是對手。
恰好幾縷涼風從窗口吹入,令衛(wèi)莊逐漸震顫的手臂放松。
紫蘭軒外蒼天碧藍,陽光照耀高空,朵朵白云順風西飄。
韓國新鄭城的西北方,是大秦的都城咸陽。
此刻的咸陽宮殿內,秦明坐在王位上,掃視文武百官。
今天,嫪毐沒來湊熱鬧,兩列文武大臣的隊伍看起來很順眼。
照慣例論完朝政,秦明準備提前下朝。
正事都議論完了,沒必要耽擱工夫。
就在秦明準備起身離開時,文臣尉繚迅速站出來,舉起笏板準備啟奏。
“啟稟王上,臣還有一事,欲奏明?!蔽究澁吂М吘?,向秦明頷首鞠躬。
正經(jīng)軍務政務全都談完,秦明不知尉繚要干啥。
身為秦王,如今的身份是嬴政,秦明可不想管陳芝麻爛谷子的破事。
秦明注視尉繚,稍作調侃:“先生曾師承鬼谷,深諳兵家之道。可如今我大秦未有戰(zhàn)事,出兵韓國要等秋收之后,不知先生還有何事要說?”
聽到王上調侃,尉繚尷尬一笑,并不介意。
師承鬼谷不假,但尉繚心知肚明,自己算不上鬼谷門徒。
歷代鬼谷子收門人,親傳者最多兩位。
尉繚曾拜師當代鬼谷子,卻根本算不上親傳,只是學到皮毛。
所以,
聽到王上調侃,尉繚并不介意。
這樣的調侃無所謂,尉繚心里不在乎,畢竟秦明說的是事實。
是秦明的后半句,令尉繚有些尷尬。
后半句話,乍一聽的意思像是如果要啟奏的事情與大秦軍務無關,就沒必要說了。
還沒說事就被噎,尉繚覺得尷尬,倒是正常。
好在秦明以開玩笑的語氣調侃,尉繚不至于因此介懷。
尉繚低頭輕咳,清了清嗓子后,正經(jīng)講道:“王上,臣平日喜好吹噓夸大自己,所以對外說曾師承鬼谷先生。但實際上,鬼谷先生對臣指點一二,卻從未收臣為徒?!?p> 文武大臣傾聽尉繚講話,隱約露出無語表情。
擺明謙虛!
誰不知尉繚對兵法的領悟極高?
就算尉繚算不上鬼谷子的親傳門徒,可就憑其對兵法的理解,位列當今大秦武將前五肯定沒問題。
“王上,臣雖不才,但臣替王上尋訪到一位大才之人。此人是真正的鬼谷門徒,自幼受教于鬼谷先生,江湖人稱‘劍圣’,名為蓋聶。如今蓋聶就在宮外等候,不知王上能否屈尊,容蓋聶前來叩見。”尉繚的語氣突然變嚴肅。
對于尉繚而言,王上可以跟自己開玩笑,但不能不重視蓋聶。
因為尉繚心里清楚,蓋聶是真正的大才。
且是文武全才!
尤其蓋聶尚年輕,未來成長不可限量,絕不容忽視。
文武群臣本來也沒太在乎尉繚要說的事。
但現(xiàn)在聽到尉繚提及舉薦一位鬼谷門徒,文臣武將立刻面容凝重,深知此事絕不可疏忽。
要知道,當初的蘇秦、張儀、孫臏、龐涓,皆出自鬼谷門下,哪個不是跺跺腳四海顫?
鬼谷出則諸侯懼,鬼谷安則天下息!
歷代鬼谷門徒僅兩人,卻能動蕩七國霸業(yè)。
聽完尉繚的話,秦明的身體微微前傾,瞇眼對視尉繚。
秦明的表情比群臣更嚴肅,盯著尉繚的同時,腦海中閃過對蓋聶、衛(wèi)莊的印象。
如今的蓋聶、衛(wèi)莊,尚不及冠絕天下。
但他們都還年輕,成長潛力無限,假以時日必成絕頂劍客。
秦明對此非常重視。
尤其是秦明正在謀劃秋收之前微服前往韓國探風,身邊正需要實力高強的劍客庇護安全,恰巧蓋聶就來了。
真可謂是水到渠成。
秦明保持平靜,故作鎮(zhèn)定模樣,擺手示意宦官傳喚。
傳蓋聶入宮!
別的事可以不重視,尉繚要舉薦蓋聶的事,秦明絕不含糊。
若收蓋聶入麾下,對秦明而言,如虎添翼。
此刻,文武群臣議論不止,探討歷代鬼谷子威名。
鬼谷子,除了初代王詡以外,其實本身名氣不大。
鬼谷一派的名聲,歷來由入世門徒傳揚。
那些師承鬼谷的門徒,動輒令七國翻天覆地,反饋給鬼谷子的名氣自然就大了。
如今大秦國富民強,離不開鬼谷門徒操柄。
蘇秦的合縱令大秦陷入危機;張儀憑連橫破解六國聯(lián)合。
強秦由此奠定!
如今,尉繚舉薦當代鬼谷門徒蓋聶,沒人敢不重視。
秦明調整心態(tài),依舊表情淡然。
作為穿越者,秦明比任何人都清楚蓋聶有多強,更了解蓋聶的劍術成長造詣。
不過秦明畢竟身負系統(tǒng)。
作為綁定系統(tǒng)的穿越者,秦明對蓋聶的震撼不會太濃。
秦明靜坐在王位上,凝視步入堂內的身影。
蓋聶身影顯瘦,宛如九尺青鋒。
一步一行宛有劍氣散發(fā),蓋聶的氣質著實不凡。
就在蓋聶即將邁入堂內時,守護在堂外的衛(wèi)兵擋路,抬手準備臨時收繳淵虹劍。
蓋聶的佩劍名叫淵虹。
按照大秦規(guī)矩,任何人進入朝堂,都要臨時上繳佩劍。
攜帶佩劍入朝堂,不符合大秦規(guī)矩。
其余六國亦是如此,皆不能帶劍入朝。
“秦廷有律,除王上之外的任何人,不得佩劍入堂!請先生配合。”衛(wèi)兵擋住蓋聶,沉聲提醒。
衛(wèi)兵的語氣正常,不傲慢,不失風骨。
作為守護朝堂的大秦衛(wèi)兵,相當于秦國的門面,自然要萬里挑一。
蓋聶氣質高冷,側眼打量衛(wèi)兵。
年紀二十歲上下,稍顯青稚的面孔毫無霸氣,僅有一絲絲傲氣展露。青年蓋聶仿佛是一把剛出鞘的利刃,多幾分逍遙華貴、少幾分凌鋒犀利。
沒介意衛(wèi)兵的言行,蓋聶抬起手臂,連帶劍鞘繳出淵虹。
衛(wèi)兵立刻抬臂,畢恭畢敬接過劍鞘,再為蓋聶讓路。
秦明坐在王位上,看得清清楚楚,不禁微微一笑。
收繳淵虹劍是走過場,實際根本沒用。
被冠名為“劍圣”,青年蓋聶的劍術僅遜黑白玄翦半籌,即便不帶劍入堂,倘若此行有殺心,又有誰能攔得???
不過,衛(wèi)兵的舉動,還是很令秦明滿意。
聽到衛(wèi)兵講話,文武群臣禁聲。
所有人都側過身來,看向年紀還不大的蓋聶。
蓋聶與秦明的年齡相仿,準確說是與嬴政年齡相近。
都還沒到二十歲,尚未完全褪去少年青澀,盡顯青年昂揚。
見蓋聶入堂,秦明站起身,以示尊重。
蓋聶的才能不低,值得秦明重視。
左手背負身后,秦明站在王位前,居高臨下對視蓋聶。
蓋聶微微一愣。
蓋聶沒想到當今秦王對自己如此尊重。
能讓一國之王起身相迎,尤其是得秦王起身,蓋聶心中的知遇之感油然而生。
“本王素來聽聞鬼谷傳人事跡,心中對鬼谷傳承懷揣敬意。今日得見蓋聶先生,果然是一表人才、英雄少年?!鼻孛飨乳_口,當眾夸贊蓋聶。
隨著秦明說完,李斯見機行事,率先恭維蓋聶。
李斯恭維蓋聶的同時,再恭維秦明幾句,馬屁拍得剛好。
文武群臣的反應很快。
不少文武大臣假裝議論蓋聶,實際話里話外恭維,學著李斯的說話方式既捧蓋聶又捧秦明。
只有呂不韋、贏傒閉口不言。
兩人雖沒講話,卻也都面容嚴肅,足見對蓋聶重視。
邁步走到堂前,蓋聶鎮(zhèn)定自若,畢恭畢敬向秦明拱手鞠躬。
蓋聶得到秦廷文武大臣尊重,也得到當今秦王尊重,自然要以更謙卑恭順的態(tài)度回饋。
“草民蓋聶,見過秦王?!鄙w聶沉聲道。
自稱為草民,蓋聶很謙虛。
秦明點了點頭,后退半步坐下,繼續(xù)打量蓋聶。
前幾天剛憑藍銀草和死亡蛛皇反殺黑白玄翦,秦明已對江湖劍客的強弱有深刻判斷。
通過一言一行觀察,秦明看得出來,青年蓋聶的劍術造詣尚不如玄翦,但不會差太多。
若論單打獨斗,蓋聶不敵玄翦。
可若是蓋聶與同門師弟衛(wèi)莊聯(lián)手,玄翦就算再強,也不可能同時擊敗兩位鬼谷門徒。
蓋聶……衛(wèi)莊……韓國……
通過蓋聶想到衛(wèi)莊,秦明聯(lián)想韓國新鄭。
按照時間推算,現(xiàn)在的衛(wèi)莊,貌似就在韓國都城新鄭。
而且,衛(wèi)莊很快就會與韓非、紫女、張良合作,在新鄭城內創(chuàng)建流沙組織。
憑借蓋聶與衛(wèi)莊的同門關系,到時的交涉過程會方便許多。
秦明心中暗暗琢磨。
秋收之后要對韓國動兵,或許可以提前交涉流沙,說不定能對秦國動兵南陽起到幫助。
尉繚見王上正在沉思,立刻再次站出來,走到蓋聶身邊。
畢恭畢敬抬手,尉繚朗聲道:“王上,今日我大秦得鬼谷門徒相助,必將更加富強。還請王上恩準,賜蓋聶先生官職,以彰王上愛才之心?!?p> 這一番話,說得夠直白。
春秋戰(zhàn)國時期,官職任免分兩種,自薦和推舉。
在秦國,自薦和推舉可行,但初始官職不會太高。官職的升遷,要憑軍功積累。
尉繚搶先開口,話里話外是在提醒秦明,為蓋聶搞特例。
蓋聶剛入秦廷,還沒機會立軍功。
倘若按照慣例,只給蓋聶一個很低的官職,尉繚擔心蓋聶會心生不滿,甚至有可能離開秦國。
聽完尉繚的話,李斯面色鐵青。
師承荀子,李斯所學為法家,講究依法治國。
秦國的律法規(guī)矩嚴明,官職和爵位的封賞,必須要憑軍功。倘若因王上喜好就胡亂封賞,豈不亂了規(guī)矩?
強秦之所以富強,就是憑規(guī)矩森嚴。
一個長信侯嫪毐,已然犯了秦國眾怒,現(xiàn)在豈能再多個蓋聶?
在李斯看來,哪怕蓋聶再有才,也不能亂了規(guī)矩。
李斯眉頭緊蹙,立刻踏出半步,向秦明拱手。
“王上!”
剛要繼續(xù)講,李斯突然語塞,不知該怎么說。
倘若直言不可封賞蓋聶太高的官職,李斯擔心會當場得罪蓋聶,甚至令蓋聶不悅而離開秦境。
秉承律法是必須的,留住人才同樣重要,李斯不得不細思。
見李斯語塞,秦明笑而不語,點了點頭。
秦明聽懂了尉繚的意思,也明白李斯的愁慮。
對于蓋聶官職任用,秦明已有妥當安排。
秦明稍微清一清嗓子,嘴角微勾淺笑,道:“蓋聶先生能來我大秦,便是看得起本王。從今日起,若先生不嫌棄,可為本王的首席劍師。我大秦以軍功分封,規(guī)矩不能亂。若先生日后立有莫大軍功,本王亦不吝封賞?!?p> 此言一出,滿朝皆驚!
尤其是李斯,震驚之余松了口氣,心里暗嘆王上果真有帝王之才,如此封賞十全十美。
給予首席劍師的虛職,既不會亂了大秦軍功分封的規(guī)矩,又能令蓋聶得到重視,秦明處理得相當完美。
當然,
這種處理方式,秦明是借鑒來的,熟知歷史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