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葛明鑒騎馬進入一片樹林時,天色已近黃昏。林間道路狹窄曲折,還時常被樹枝擋住。葛明鑒跳下馬,撥開樹枝,牽馬小心向前走去。
傍晚的蟬鳴亦是疲倦,時斷時續(xù),有氣無力,象沒吃飽飯的人在吹嗩吶。
行走林間小路,不時驚起鳥雀,倏地扇動翅膀飛走,留下抖動的枝葉。淡淡的花香飄來,夾雜著微潤的草香,還有泥土的芳香。一群群蚊蟲在面前飛來飛去,不時朝臉上叮咬一口。
葛明鑒折下一根樹枝,揮動著驅趕蚊蟲,思量著盡快走出樹林,到前方找個村鎮(zhèn)住下。
馬的鬃毛忽然豎了起來,不停地打著噴鼻,用蹄子刨著地。
葛明鑒見馬驚恐焦躁,立即取下鐵棍,把短劍插在棍的前端,牽馬小心向前走去。
“嗷嗚……”一陣狼嚎聲從前方傳來,馬全身打著哆嗦,不肯前行。
葛明鑒撫摸了幾下馬的脖子,握緊鐵棍,拉著馬的韁繩,又向前走約三里多路,來到樹林邊緣。只見前方是一片寬敞的草地,五頭灰狼嚎叫著,正與一位中年書生對峙。
書生身高八尺,身穿儒衫,背著包袱,手持一柄寶劍,不時揮劍驅趕著灰狼。五頭灰狼甚是狡猾,圍著書生轉圈,交替進攻,見書生揮劍便即跳開。書生先是移東補西,繼而左支右絀,漸漸氣力不支。
葛明鑒急忙把馬拴到樹上,迅捷沖上前,掄起鐵棍打中一頭灰狼的腰部?;依钦饋頁湎驎?,受此打擊,唉鳴著倒地而亡。
葛明鑒挺棍直刺,把短劍刺入一頭灰狼的腹部,然后雙臂較力,用鐵棍挑起灰狼猛甩出去?;依撬ぴ诘厣?,嗚咽著抽搐幾下,便不再動彈。其余三只灰狼嚇得膽顫心驚,夾起尾巴逃入樹林。
書生把寶劍插入劍鞘中,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口喘著粗氣。又從包袱里取出葫蘆,喝了幾口酒,這才對葛明鑒說道:“多謝小兄弟仗義相救!你也喝口酒吧!”
葛明鑒搖了搖頭,說道:“先生不必客氣!我去把馬牽來?!?p> 書生不再言語,自顧自地飲酒。
葛明鑒牽馬過來后,書生站起身,淡淡地說道:“前方有個客棧,我請你吃飯。”大踏步向前走去。
葛明鑒正要找地方住宿,聽說有客棧,當即牽馬跟了上去。
二人默默行走了五六里路,來到一個十字路口。左側路邊有座兩層樓房,西邊有一個池塘,樓后有一個大院。樓門兩邊掛著燈籠,樓上懸著牌匾,上書“陽關客?!彼膫€隸書大字。
酒保站在門口張望,見到二人走來,立即迎上前熱情地招攬。葛明鑒把馬交給酒保,吩咐喂上草料,便隨書生進入客棧。
一樓大廳里空蕩無人,只是中間擺著九張方桌。靠近北墻供著一尊彌勒佛像,前方擺著一張供桌,上面放有三杯清茶和一個香爐。香爐里插著三炷香,正冒出裊裊青煙。
有個酒保正在擦拭桌椅,抬頭看見二人,小跑著過來,問道:“客官要住宿嗎?樓上有上好的客房?”
書生從懷里掏出一錠銀子扔給酒保,說道:“速備些上好的酒菜!”
酒保接過銀子,請二人坐下,陪笑道:“客官放心,我這就讓廚子準備特色菜肴,保您吃得滿意!”倒上茶水后,急忙去了廚房。
書生見酒保走開,取出一根銀針放入茶水杯中,取出來詳加審視后,對葛明鑒低聲說道:“茶水里沒有毒藥,盡管放心喝!”說罷,仰脖喝干杯中茶水,又倒上一杯,慢慢啜飲。
葛明鑒端起杯,喝了口茶水,思道:“書生如此謹慎,看來是個老江湖。這個客棧處于荒郊野外,確是要小心為好?!?p> 過了片刻,門外傳來一陣雜亂的腳步聲,隱隱聽到酒保打招呼,似乎有些人走向后院。
不多時,外面?zhèn)鱽砀懙碾s亂腳步聲,似乎又有人到來,如此過來約有十撥人。酒保端來飯菜,倒上酒,便轉到廳后。
書生用銀針試過酒菜,招呼葛明鑒吃喝。酒有些辛辣,菜卻甚是清淡,只有青菜豆腐。
書生歉意道:“小兄弟,客棧的主人信佛,故只提供些素菜,你將就著吃吧!”
葛明鑒道:“我急著趕路,時常吃些干糧,有熱飯菜就很知足了?”
二人不再說話,只是悶頭吃喝。
這時,屋外傳來絲竹之聲和說話聲。葛明鑒聽那樂器節(jié)奏單調,回音悠長,音調低沉壓抑。接著又傳來一片嗡嗡的誦經聲,在寂靜的夜晚,顯得陰森可怕。
葛明鑒聽到屋外的聲音,神色甚是緊張,竟有些坐立不安。書生神態(tài)自若,不慌不忙地吃菜飲酒。
吃罷飯食,書生用袖子擦了擦嘴,對葛明鑒說道:“我叫何振先,是德州城里不第的秀才,今日差點被狼吃掉,真是霉運連連。”
葛明鑒問道:“難道何先生不知道那片樹林有狼出沒?”
何振先道:“只因朋友有急事相邀,故此冒險趕路。小兄弟身手敏捷,俠義心腸,令人佩服。”
葛明鑒道:“先生過獎了!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阿彌陀佛!”一個胖大和尚走過來,合掌施禮道:“貧僧惠岸聽聞施主所言深含佛理,看來施主天生慧根,與佛有緣。若能皈依我佛,普度眾生,功德無量?。 ?p> 葛明鑒微笑道:“多謝大師厚愛,我卻并不想出家為僧?。 ?p> “只要心中有佛,在家出家皆是修行?!被莅稄男渲腥〕鲆槐窘洉槼噬衩刂?,鄭重地說道:
“眾生將遭末劫之年,如溺海中。今有大羅仙下界,送此一本《彌勒古佛尊經》。若虔誠抄寫傳送,寫經之人大吉大利,抄寫一本即免災難。若是不誠心向佛,必然受災受難?!?p> 葛明鑒從未讀過佛經,正要開口拒絕,卻見何振先接過經書,說道:“多謝大師點化!我今年諸事不順,且抄寫經文供奉,圖個消災滅禍?!?p> 惠岸合掌道:“善哉!施主乃上等之智慧君子,虔心抄寫,日日念誦尊經,可免末劫之難,又免一生疾病瘟蝗之苦。”
酒保走過來,對惠岸說道:“爺,弟子們都來了,請您過去傳經?!?p> 惠岸對二人說道:“施主若有興致,可到后院聽經?!?p> 見惠岸與酒保走開,何振先壓低聲音說道:“小兄弟,這個和尚要講佛經,我們且去瞧瞧?!?p> 葛明鑒本不想去聽經,見何振先甚是鎮(zhèn)靜,不覺放下心來,便隨他來到后院。
只見后院地面平坦,西邊靠墻處有一高臺,墻正中掛著彌勒古佛圖像,臺子兩邊豎起木桿,掛著燈籠,隨風搖曳。惠岸站在高臺上講經,旁有三人奏樂。臺前有一個大香爐,點著三束粗香,燃起的青煙彌漫在臺前,增添一股神秘的氣氛。
臺下有八九十人,站成十排,老年、青壯及婦女兼而有之。從穿著打扮來看,大多是貧苦的莊戶人家。每人站著的姿勢與練武的馬步有些相似,雙腿微蹲,雙手平伸,隨著講經聲、奏樂聲,不?;蝿又眢w。
葛明鑒好奇心甚重,欲走到前方觀看。何振先急忙拉住他,說道:“休要向前走去,在后觀望即可。”
過了一盞茶時分,臺下有個中年人發(fā)出一聲尖叫,隨后在地上滾來滾去?;莅兜兔即鼓?,左手單掌豎立,右手敲著木魚,念經節(jié)奏突然加快。
眾人頓時神態(tài)失常,既有人放聲大哭,捶胸墩足;還有人大笑不止,手舞足蹈。
見此情景,葛明鑒頓覺毛骨悚然,臉色變得蒼白,身體竟微微有些顫抖。
何振先微笑道:“小兄弟不愿看講經,我們這就回去?!?p> 葛明鑒點了點頭,如釋重負,急忙隨何振先來到前樓。
酒保迎上前說道:“二位客官,到樓上客房歇息吧!”
何振先搖頭道:“我們還要繼續(xù)趕路?!?p> 葛明鑒覺得正合心意,急忙讓酒保把馬牽來,與何振先出了客棧。
月亮已高高升起,道路上冷清無人,路旁水溝池塘響起陣陣蛙鳴。
行約二里多路,何振先問道:“小兄弟叫甚名字?準備向何處去?”
葛明鑒道:“我叫葛明鑒,去濟南路經此處,想找個地方住宿。這陽關客棧透著股邪氣,我一刻亦不想多待?!?p> 何振先問道:“葛兄弟武藝高強,與惡狼搏斗甚是英勇,怎么在客棧中卻有些膽小害怕?”
葛明鑒道:“我見那些人行為甚是怪異,不由自主地感到恐懼。”
何振先點頭道:“這些人是清茶門教的教徒,我剛入客棧時即發(fā)現(xiàn)倪端?!?p> 葛明鑒問道:“何先生怎么知道他們是清茶門教的人?”
何振先道:“客棧大廳供著彌勒佛像,供桌上放有三杯清茶,香爐里燒著三炷香,這就是清茶門教的規(guī)矩。該教源自聞香教,教徒吃齋,奉彌勒佛。教內徒弟稱師父為爺,稱師父之子為少爺,自稱弟子?!?p> 葛明鑒道:“我聽說天啟年間,聞香教在山東、陜西、河南等地信徒達二百多萬,公然起兵造反,一時震動天下,后被朝廷鎮(zhèn)壓。想不到聞香教改頭換面,又以清茶門教來發(fā)展實力。”
何振先道:“萬歷年間,河北灤州石佛口有個王森,自稱曾救一狐仙,狐仙自斷其尾贈之,聞之有異香,便創(chuàng)立了聞香教。人們爭而歸附,王森乃自號聞香教主。
后來王森被朝廷抓捕,病死于獄中。其子王好義暗中傳教,竟小有所成。王好義死后,其子王可就成為聞香教教主,依其所掌握的聞香教,投靠于東虜。
王森的另一子王好賢頗具野心,后與徐鴻儒造反,被朝廷處死。其后代為避開朝廷的關注,把聞香教的教名改為清茶門?!?p> 葛明鑒道:“我見清茶門教徒狀若顛狂,難道是在裝神弄鬼嗎?”
何振先道:“清茶門傳教時焚香,凡染香氣者,神魂俱醉,無不聽其指揮。我在客棧后院拉住你,便是怕吸入香氣,迷了神智。”
葛明鑒道:“怪不得有人信教,原來還有如此邪惡門道?!?p> 何振先氣憤地說道:“清茶門教的傳教手法來自聞香教,把有教徒的地方劃分為‘房’,教頭稱‘頭行’。一個總引管六個頭行,總引是和教主直接聯(lián)系的人。房以下稱‘枝桿’,頭目叫‘頭續(xù)’,管轄若干個‘領眾’。領眾是教里最小的頭目,直接管理教徒。清茶門教的頭目積聚錢財,害得信教百姓傾家蕩產,人財兩空。”
葛明鑒驚道:“聞香教、清茶門教如此態(tài)勢,豈不是比流寇更為可怕嗎?”
何振先道:“流寇只是以搶掠為目的,所過之處,如蝗過野。而聞香教、清茶門教借末世之難的邪說,煽惑人心,廣為發(fā)展信徒,在各地生根發(fā)芽。并且一旦時機成熟,立即聚眾舉事,與朝廷分庭抗禮?!?p> 葛明鑒道:“聞香教、清茶門教如此猖獗,官府為何不治其罪?”
何振先道:“官府明令禁止聞香教,故其多暗中活動,并以東虜為靠山。清茶門教夜聚曉散,行蹤不定,再加上多方賄賂,以至官府不以為意?!?p> 葛明鑒微笑道:“何先生對清茶門教了如指掌,如同教中人一般。”
何振先道:“我受人之托,要從清茶門教里救個朋友?”
葛明鑒奇道:“何先生飽讀詩書,朋友亦該見識不凡,怎么能混入邪教之中?”
牧云樓主
聞香教、清茶門教是明末清初產生深遠影響的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