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月明滄海

第五十七章 錦衣夜行(上)

月明滄海 牧云樓主 3532 2014-12-26 14:10:29

  明鑒認出中年人是錦衣衛(wèi)官員黃培,有心相救,卻苦于沒有妥善之法。戚玉英也認出黃培,思得一計,向葛明鑒使了一個眼色,二人敲著知魚迎上前。

  戚玉英粗聲粗氣地問道:“施主,請問您老母染上的瘟疫病好些嗎?”

  黃培一怔,見這兩個小道士面熟,細加端詳,認出是葛明鑒、戚玉英,知道二人有勇有謀,應(yīng)該有辦法救自己,不由得心中竊喜,急忙答道:“服了小師父的藥,好了一天,可今日又開始發(fā)燒?!?p>  戚玉英道:“施主快領(lǐng)我們進屋,我要給令堂把把脈?!?p>  黃培向大順軍士兵央求道:“求求軍爺,請容我先領(lǐng)二位小師父進屋,給我老母治完瘟疫病再走?!?p>  大順軍士兵聽說此處有人染上瘟疫,那可是傳染性非常強,悄無聲息要人性命,急忙放開中年人,齊稱晦氣,互相埋怨,慌忙離開。

  黃培看著大順軍士兵的身影消失在巷外,請葛明鑒、戚玉英進入小院,看了看周圍無人,關(guān)緊院門。

  院里堆放著柴薪雜物,西面是偏房,正北有三間正房。三人來到中間屋里,黃培請二人在小板凳上坐定,急忙來到東屋安慰老母,接著出來與二人敘話。

  黃培向二人深施一禮,說道:“多謝二位相助,若被流寇捉去,我命休矣!”

  葛明鑒慌忙還禮道:“黃大人不要客氣,我們對大人很是敬仰。大人怎么住在此處,為何不居住在府第?”

  戚玉英道:“流寇拷掠助餉,大人如住在府第,恐怕早就性命不保?!?p>  黃培在小板凳上坐定,嘆息道:“流寇進京后,官吏富戶遭遇滅頂之災(zāi),府第皆被霸占,男人被抓走拷掠,年老色蟀的女人被殺,年輕有姿色的女人成了他們的玩物?!?p>  葛明鑒憤然道:“若是這些官吏富戶早向朝廷捐出銀兩,流寇便攻不進北京,也就沒有拷掠追餉之事,也就不枝家破人亡?!?p>  黃培嘆氣道:“人們大多只顧眼前利益,心存僥幸,以為有他人頂著就沒有事?;噬夏技婐A,只得到二十萬兩銀子。而流寇拷掠追餉,卻得銀七千多萬兩?!?p>  戚玉英問道:“既然得到如此多的銀子,為何流寇還在追餉?”

  黃培道:“人的貪欲是無限的,不會滿足于眼前的利益。流寇進京后,將領(lǐng)們貪圖金銀財物,耽于享樂,沉湎酒色;士兵們自然上行下效,不但拷打官員富戶,連平常百姓家的糧米也要勒索搶劫?!?p>  葛明鑒輕蔑道:“大順軍改不了流寇的本色,進京就開始追逐享樂,全忘了山海關(guān)有吳三桂的關(guān)寧軍,關(guān)外還有虎視眈眈的清虜?!?p>  黃培道:“聽說具有遠見卓識的制將軍李巖上疏李自成,對局勢進行了分析,勸李自成以仁義收人心,提出了停止拷掠、軍士退出城外、安撫山海關(guān)總兵吳三桂等策略。

  李自成覽畢,甚為不悅,并不用其計策。軍師宋獻策假借天象示警,上疏停止用刑追餉。李自成方才聽從建議,讓部下收斂拷掠行為?!?p>  戚玉英道:“錢財乃身外之物,多了反受其害。該舍棄之時,就要毫不猶豫地舍棄?!?p>  葛明鑒贊道:“黃大人甚有遠見,舍棄豪華府第,住進平民區(qū)里。”

  戚玉英道:“黃大人未雨綢繆,提前做好了準備?!?p>  黃培道:“戚姑娘過獎了,我亦是歪打正著。去年京城發(fā)生瘟疫,空有很多房屋,我亦買了多處房產(chǎn)。流寇進京時,帶著家人從府中逃出,分住三個地方,皆在平民居住區(qū)里。

  雖說住破房子,穿粗布衣服,可今日出去買饅頭,還是被流寇看出破綻,幸而被二位救下。流寇拷掠助餉,為富不仁者當受其害??蓱z陳大人對家仆照顧甚是周到,可他的管家陳家海竟恩將仇報,害了主人全家,還占了府第。”

  葛明鑒氣憤地說道:“此等忘恩負義的惡人罪不容赦,我必取其狗命!”

  黃培安慰道:“二位不必著急,我在京中聯(lián)絡(luò)些舊部,尋得機會,助你們一臂之力?!?p>  葛明鑒問道:“黃大人原來的錦衣衛(wèi)部下情形如何?”

  黃培嘆氣道:“錦衣衛(wèi)和東廠的人已作鳥獸散,有些人投降流寇,可名聲太臭,不是被打殺,就是被趕走。淪落民間的廠衛(wèi),除了少數(shù)精明之人躲藏起來,大多成了過街老鼠,被民眾追逐喊打,衣服被扯得稀爛,隨身的錢財亦被搶得精光,還有人丟了性命。”

  葛明鑒嘆道:“世事無常,昔日東廠和錦衣衛(wèi)權(quán)勢熏天,直接根據(jù)皇帝的旨意,偵探、逮捕、審理官員,不經(jīng)過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法司。朝中官員大多畏懼廠衛(wèi),見到錦衣衛(wèi)的百戶,連身居兵部尚書的陳大人都不愿意招惹,處處倍加小心?!?p>  黃培道:“皇上使用廠衛(wèi),旨在監(jiān)督百官??蓮S衛(wèi)為了邀功請賞,挖空心思羅織罪名,不擇手段地擴大牽連范圍,制造大量冤假錯案。而廠衛(wèi)擁有的特權(quán),又為他們貪贓枉法提供了保護。廠衛(wèi)的胡作非為使得大明更加混亂不堪,官民也對皇上失去了信任?!?p>  戚玉英反問道:“廠衛(wèi)如此無法無天,為何皇上還要使用他們?”

  黃培道:“有人說大明無官不貪,雖是有些過激,可也八九不離十。皇上亦知道這些情形,使用廠衛(wèi)是不得已而為之,目的就是為防止官員貪污腐敗。

  不過,也不能把廠衛(wèi)說得一無是處,他們確實查出些案子。去年周延儒督師出京與韃子交戰(zhàn),一箭未發(fā),天天飲酒作樂,竟謊報大捷,就是被錦衣衛(wèi)指揮使駱養(yǎng)性揭發(fā)?!?p>  葛明鑒好奇地問道:“駱養(yǎng)性與陳大人有些交往,常到陳府走動,我亦認識此人,不知他現(xiàn)況如何?”

  黃培道:“駱養(yǎng)性無太大劣跡,官至錦衣衛(wèi)左都督,負責守衛(wèi)京城,城陷后投降流寇,反而被追出贓銀三萬兩?!?p>  葛明鑒怒道:“皇上如此信任他,使他世代官居要職,家財萬貫??蓢疑来嫱鲋畷r,他卻不思忠君報國,竟然投降流寇,被追交贓銀,實屬活該。”

  黃培道:“流寇進城時,朝廷都不存在了,駱養(yǎng)性此時投降亦是萬不得已?!?p>  葛明鑒氣憤地說道:“即使他不成仁,亦當如大人這般躲藏起來,說到底還是貪圖富貴?!?p>  黃培面露愧色,說道:“如此說來,我亦感到臉上發(fā)燒。當時,聽聞戶部尚書倪元璐大人全家十三口全部自殺,我亦想到殉節(jié),無奈家有老母,只好茍且偷生?!?p>  戚玉英勸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古人能臥薪嘗膽,終于成就一番偉業(yè)。黃大人這般保存力量,覓得機會拯救百姓,總比殉節(jié)為好。”

  黃培正色道:“我當如戚姑娘所講,即使不能救民于水火,亦要保持氣節(jié)大義。”接著又問道:“你們到京城來有何事?”

  葛明鑒神色黯然地說道:“我們本來想到陳府看望陳夫人,不料陳大人家眷都被陳家海害死。我們已到效外給陳大人上過墳,再想進城查找我的結(jié)義兄長鄺露?!?p>  黃培道:“鄺露字湛若,乃嶺南才子,文武雙全,尤精詩文,在史館里修史亦是才干超群。他年齡已過四十,性格怪異,荒誕不經(jīng),特立獨行,與你結(jié)為兄弟的行為,倒與其性情相符?!?p>  葛明鑒問道:“大人可知他蹤跡?”

  黃培道:“鄺露雖不拘小節(jié),可忠貞正直,大節(jié)不虧。聽說牛金星聞他才名,想讓其留在史館,鄺露當面拒絕。他怕牛金星加害,已逃離京城,據(jù)說到南京去了。”

  戚玉英說道:“吉人自有天相,但愿鄺露大哥能夠逢兇化吉,順利到達南京。”

  葛明鑒略有些放心,說道:“我們當設(shè)法誅殺陳家海,替陳大人全家報仇?!?p>  黃培哼道:“陳家海如同跳梁小丑,我找?guī)讉€錦衣衛(wèi)兄弟,對付他還不是手到擒來?!?p>  他的臉色變得凝重起來,熱切地看著二人,說道:“現(xiàn)下,我要去救一個錦衣衛(wèi)兄弟,還請二位幫忙?!?p>  葛明鑒道:“不知這人的人品如何?如果是忠義之士,我們將盡力施為?!?p>  黃培微笑道:“你不要心存偏見,總以為錦衣衛(wèi)沒有幾個好人。此人乃忠良之后,文武全才,屬于錦衣衛(wèi)中的佼佼者。但他秉公辦事,從未假公濟私,亦未干過傷天害理之事。流寇攻入北京城后,他還有過驚天之舉?!?p>  此時,葛明鑒反而不急于知道這人的姓名,而是好奇地問道:“何為驚天之舉?”

  黃培臉上充滿敬佩的神色,說道:“流寇攻入北京城后,朝廷如同樹倒猢猻散,京營兵都散了,錦衣衛(wèi)的弟兄亦是各自逃命。文官武將們,除了自殺殉國外,或者躲藏起來,或者投降流寇。平民百姓們把家門關(guān)得緊緊的,聽天由命。

  我的這位錦衣衛(wèi)兄弟一身是膽,領(lǐng)著本管校尉,混入亂軍中,潛入到內(nèi)城保護皇上??傻人M入皇宮,皇上已在萬歲山自縊而亡。他把皇上尸體從樹上解下,跪地放聲大哭,獨自護葬萬歲山。流寇抓住他后,將他關(guān)押在牢房里。李自成見他忠君之心堅定,便義而釋之?!?p>  葛明鑒贊道:“此人倒沒有辜負皇上對錦衣衛(wèi)的厚愛,李自成倒還敬重忠義之士?!?p>  黃培氣憤地說道:“李自成得知皇上和皇后自縊身亡后,讓人用門板把皇上和皇后抬了出去,以柳棺裝殮,停放在東華門外示眾。一代帝王落得如此下場,百姓過者皆掩泣?!?p>  戚玉英道:“流寇此舉是想宣告大明已亡,其實這種做法甚是愚蠢,結(jié)果實得其反,民心盡失?!?p>  黃培道:“李自成如此對待皇上和皇后,確實是肚量狹窄,手段甚是低劣。三日后,百官入宮拜見李自成。太監(jiān)王德化怒斥群臣不去殯葬先帝,反而在此等候召見,惹得群臣一片哭聲。顧君恩將此情形報告了李自成,這才改殮皇上和皇后,為他們換上袞冕和祎翟?!?p>  戚玉英道:“誠如史書所載,李自成如用帝王禮儀安葬好皇上和皇后,可早早得到官民的信任和感激?!?p>  葛明鑒搖頭道:“李自成出身草莽,不懂忠孝仁義,改不了流寇習氣,缺少開國帝王的胸襟和大氣?!?p>  黃培贊道:“二位雖年少,可飽讀史書,見解很是不凡?!?p>  葛明鑒問道:“在這三天里,大臣們不敢到東華門,而前面提到的那位錦衣衛(wèi)大人到何處去了呢?”

  黃培道:“皇上和皇后的柳棺停放在東華門外后,這位錦衣衛(wèi)兄弟聞訊而至,披麻戴孝守靈,扶棺痛哭流涕,大罵闖賊。李自成接到軍士報告,氣急敗壞,命人將他關(guān)到詔獄?!?p>  葛明鑒贊嘆道:“這位錦衣衛(wèi)大人真乃忠義之士?。 ?p>  戚玉英著急地問道:“大人已講了許多,這位錦衣衛(wèi)大人確實了不起,可他到底是誰?”

牧云樓主

錦衣夜行(上)已發(fā)布,猜猜要救的錦衣衛(wèi)官員是何人?提示一下,他可是本書的重要人物。請書友們在書評區(qū)發(fā)言,老牧會進一步給出提示。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