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昜解釋道:“其實唐王和魯王早就有合作的打算,可是中間頗多周折。起初,唐王聽說魯王在紹興監(jiān)國,即命盧若騰、郭貞一撫按浙江,在溫州、處州兩府置官據(jù)守,并取餉銀三十余萬兩。九月間又遣兵科給事中劉中藻為使,奉詔書到紹興。
劉中藻極富智謀,到了浙江后,先游說軍隊將領,極力頌揚唐王的賢明,承諾浙東所用職官同列朝籍。不幾日,朱大典、方國安等將領紛紛主張聽命于唐王。魯王正躊躇不決間,兵部尚書熊汝霖等人堅決不肯。魯王監(jiān)國宣布退歸藩位,于九月十三日返回臺州,而大學士督師張國維、寧紹總兵王之仁等人卻迎回魯王。
劉中藻入朝見駕,慷慨陳詞,分析弘光朝政令不通的弊端,勸浙閩共奉唐王,一致抗清。魯王聞言,似有所動。然而張國維憤然仗劍阻止,謝龍震厲聲詰責。劉中藻孤傍無計,倉皇離開紹興。此后,唐王和魯王互相拉攏對方大臣,爭斗愈來愈烈?!?p> 姜楷正色道:“方今天下大亂,義軍紛紛舉事,惟有成功者居帝位。無論是唐王,還是魯王,以及江南各部義軍,都應同心協(xié)力,共抗清虜,先入南京者當為帝?!?p> 吳昜擊掌道:“先生之言正合我意,若義軍只顧爭權奪利,國土盡失,稱孤道寡又有何用?”
張三猛灌一杯酒,漲紅著臉說道:“咱們直殺入南京,輔佐吳大人當皇帝,大伙也好封王封侯。”大多數(shù)義軍首領拍手稱贊。
吳昜連連擺手,搖頭道:“我沒有這個福分,更何況現(xiàn)今只能以大明為號召,方可團結一切抗清力量。”
張三噴出滿嘴酒氣,大聲說道:“王候將相,寧有種乎?劉備出身織鞋,卻當上蜀國皇帝。太祖朱元璋出身和尚,當上了大明皇帝。吳大人乃朝廷命官,文武雙全,怎么就不能當皇帝?姜先生是神算子,請給吳大人算上一卦?!?p> 姜楷喝得半醉,當即問了吳昜的生辰八字,低眉垂目,掐指一算,微笑道:“祝賀大人,乾卦,是上上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卦辭,元亨利貞?!?p> 吳昜問道:“先生,此卦如何解釋?”
姜楷道:“潛龍在淵,應隱忍待機,藏鋒守拙,待機而動。吳大人命中離不開水,切記,切記!”
吳昜起身施禮道:“多謝先生提醒!”
義軍眾頭領見姜楷說得有理,盡皆嘆服,爭著向他敬酒。姜楷來者不拒,不多時就喝得酩酊大醉,被葛明鑒背到房間。
次日,葛明鑒叫醒姜楷,用過早飯后,帶上戚玉英同去觀看水軍訓練。姜楷坐上槍船,飛馳在湖面上,看著義軍大小船只變換隊形,演練水戰(zhàn)。
葛明鑒講解著水上戰(zhàn)術,姜楷不住點頭,贊道:“清虜不習水戰(zhàn),若義軍以已之長攻敵之短,當能百戰(zhàn)百勝?!?p> 葛明鑒問道:“姜叔叔給吳大人算命,說得甚是有理,那是如何算出來的?”
姜楷眨了眨眼,低聲道:“這是易經(jīng)六十四卦里的一卦,我根據(jù)吳大人特點用之?!?p> 戚玉英嬌笑道:“先生的神態(tài)高深莫測,任誰也模仿不了?!?p> 姜楷把手放在嘴上,示意戚玉英不要說話,小聲說道:“英兒,咱們到太湖未立尺寸之功,應當盡快熟悉水戰(zhàn),覓得機會,立下軍功,也好在義軍中有立足之地?!?p> 葛明鑒、戚玉英皆點頭稱是。此后,三人每日參加水軍操練,漸習水戰(zhàn)之法。
這日,葛明鑒正在戰(zhàn)船上操練,一艘快船駛來,有個義軍士兵喊道:“葛頭領,吳大人請您到船上議事?!?p> 葛明鑒順著繩子滑到快船上,三名士兵搖起船槳,來到中軍大船。吳昜站在船頭上,親自把葛明鑒拉到船上。
二人到船艙坐定后,吳昜屏退左右,低聲道:“昨日魯王監(jiān)國派來一位信史,言道魯王監(jiān)國采納張國維建議,筑壇拜方國安為大將軍,賜尚方寶劍,令便宜行事,節(jié)制諸軍。隨后,魯王監(jiān)國又大封諸將。方國安要率軍渡江攻取杭州,請我軍牽制清虜。”
葛明鑒摩拳擦掌,激動地說道:‘吳大人,弟兄們訓練了這么多時日,也該拉出來,和清虜打上一仗。”
吳昜笑道:“太湖四周遍布清虜?shù)能婈?,我們有很多仗可打。這次讓你過來,只因另有要事交待。”
葛明鑒忙道:“請吳大人明示!”
吳昜嚴肅地說道:“據(jù)說方國安整頓兵馬,江上旌旗蔽空,車馬如織,清虜在江北望見,盡皆驚駭。我準備派你護送馮時敏、馮一鷺過江,攜密書拜見魯王監(jiān)國,同時探聽江上虛實。我們太湖義軍也好見機行事,擇時而動?!?p> 葛明鑒正色道:“請大人放心!屬下一定不辱使命?!?p> 吳昜點頭道:“葛兄弟智勇雙全,是此次到紹興的最好人選,需要甚么盡管提出來。黃宗羲現(xiàn)為監(jiān)察御史兼兵部職方司主事,他會親至錢塘江迎接你們。”
葛明鑒返回后,即把此事告訴了姜楷、戚玉英。姜楷囑咐了注意事宜,戚玉英卻非要跟去。次日,葛明鑒、戚玉英率領四個士兵,護送馮時敏、馮一鷺乘船出發(fā)。
到了湖岸,又換乘馬匹,騎馬來到錢塘江邊。找到了義軍的秘密聯(lián)絡點后,當夜乘坐一條小船渡江。行至江中,遇到明軍巡邏船只,馮時敏講了來意,明軍士兵便帶至岸邊。
岸上有隊人馬正在等候,待眾人下船后,立即迎上前來。
黃宗羲越眾而出,寒喧數(shù)句,便道:“各位舟車勞頓,先隨我到驛館休息?!?p> 八人在明軍士兵的保護下,騎馬向紹興進發(fā)。路途中,黃宗羲詢問葛明鑒近況,葛明鑒擇其扼要道來,聽得黃宗羲頻頻點頭。
“黃大人,此次攻打杭州,不知大軍準備得如何?”葛明鑒問道。
黃宗羲道:“魯王監(jiān)國筑壇拜將后,屢次出擊清虜,雙方互有勝負。本月十五日,魯王監(jiān)國再次御西興犒軍,傳詔每名士兵賞銀二錢,責令限期渡江,攻打杭州城?!?p> 葛明鑒擔憂道:“杭州城是清虜軍事重地,聽說由總督張存仁率領滿漢精銳防守,兵力大增,城墻亦加厚,攻城難度很大??!”
黃宗羲感嘆道:“初豎義旗之時,我軍士氣高昂,方國安、王之仁亦肯受約束。現(xiàn)時情勢大變,確是錯過了最佳時機?!?p> “黃大人,既然杭州城守備森嚴,為何不避實擊虛,轉攻清虜防守薄弱之處?”戚玉英問道。
黃宗羲道:“戚姑娘所言正合我意。其實我一向主張以浙東為根據(jù)地,向浙西挺進,把杭州變成孤城。還建議朝廷派兵攻打崇明島,擾亂清虜后方,以減輕浙東的壓力。
東閣大學士錢肅樂亦贊成,可惜手握重兵的方國安和王之仁不用此計。王之仁主張固守江上,而方國安認為只要攻取杭州城,就能攻占南京,進而奪取整個江南。”
“黃大人,為何方國安如此急于求成,一意孤行,只想著進攻杭州?”葛明鑒問道。
黃宗羲嘆氣道:“弘光朝廷的奸臣馬士英、阮大鋮在方國安軍中,方國安對他們言聽計從?!?p> 葛明鑒驚道:“馬士英、阮大鋮怎么到了方國安軍中?”
黃宗羲搖頭道:“南京失守后,馬士英、阮大鋮逃到浙江。魯王監(jiān)國的諸臣極力反對他們,士民共逐之。二人深諳亂世生存之道,投入掌握重兵的方國安。阮大鋮到后掀髯指掌,每日談兵,方國安很是高興?!?p> 葛明鑒氣憤地說道:“阮大鋮最是奸邪可恨,沒有安邦定國之才,卻處處搗亂壞事。”
黃宗羲道:“最近這兩個奸臣亦打了起來,馬士英惱恨阮大鋮亂政,卻使自己背上惡名,所以頗為恨他。”
沿途路過軍營,但見燈火通明,不斷有絲竹管弦之音飄出,夾雜著哄笑聲、吵鬧聲,聲聞百余里。
葛明鑒大驚道:“軍營里在干甚么?”
黃宗羲搖頭道:“軍中將領置酒高會,唱戲觀舞。錢肅樂大人對此十分憂慮,多次上書制止,可是沒有人肯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