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請陛下求和!
葉辰沒想到,齊國竟然這么厚顏無恥。
甚至把自己描述成了一頭上古兇獸,會吃人一樣。
大軍邁著整齊劃一的步伐,大地轟轟作響。
二十余萬大軍,如同一個巨型的戰(zhàn)爭機器一般,一字長龍的排列在京城外。
林清一揮手。
轟??!
一聲轟響,所有士卒停下腳步。
令行禁止!
一路上,林清連續(xù)頒布了數(shù)十項軍令,全軍嚴格執(zhí)行,短短數(shù)日內,大軍便做到了令行禁止。
簡直恐怖。
林清是天生的帥才。
這點就連葉辰都有些驚訝。
葉辰倒是不急著攻城,反而在城下安營扎寨,生火做飯。
葉辰這波操作,不止是京城城墻上的士卒驚了,就連林清也有些摸不著頭腦。
【叮!林清被宿主的命令震驚了,獎勵宿主孫子兵法一本?!?p> 葉辰腦海中,傳來一陣提示音。
葉辰嘴角勾起微笑,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攻城重要嗎?
勝局已定。
現(xiàn)在需要關心的是,如何能讓更多人震驚,讓自己利益最大化。
【叮,陳有道被宿主的命令震驚了,獎勵宿主:玄階陣法經驗?!?p> 【叮!鎮(zhèn)北將軍孫浩,被宿主的命令震驚了,面露不屑,獎勵宿主:隔山打牛拳?!?p> ……
此時,京都內,宣政殿。
陳有道聽到士卒的匯報,眼中帶著不屑。
他早就聽聞乾元帝國鎮(zhèn)國將軍林清,是一代軍神,也不過如此而已。
兵法有云:攻城戰(zhàn)攻心為上,攻城為下。
圍三缺一,以便于讓守軍認為有退路,不會拼死一搏。
而葉辰非但不急于攻城,反而二十多萬大軍,全部聚集在北門。
難不成,這是看不起自己?
陳有道揮了揮衣袖,眼中帶著一抹不屑:“諸位,你們怎么看這件事?”
聽到陳有道的話,鎮(zhèn)北將軍孫浩,跪在陳有道面前,不屑的說道:“陛下,我認為葉辰不過是自大狂妄而已?!?p> “殊不知,我京城之內,戰(zhàn)將萬員,帶甲之士足足五十余萬,加上城中征集來數(shù)十萬有修為的百姓,再配上聚靈戰(zhàn)陣!”
“莫要說百名金丹,一名半步元嬰的強者,就算是葉辰的師尊,伍狄親至,也休想破開大陣!”
聽到鎮(zhèn)北將軍的話,各懷鬼胎的文武百官對視一眼,各有各的想法。
很多官員在這幾天里,已經趁著夜色,將所有的財寶,以及家眷,全部運送出城了。
不管大齊帝國是否變天,都要保住自己的榮華富貴。
甚至有的官員,已經做好了投降的準備。
陳有道聽到鎮(zhèn)北將軍的話,滿意的拍了拍手,很是滿意。
“好啊,好!”
“有鎮(zhèn)北將軍這句話,朕就放心了,在座各位,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你們都是我大齊的功臣!”
特殊時期,陳有道自然想聽到這種聲音。
讓朝堂之內的所有文臣武將,都覺得京城固若金湯,大齊帝國萬里江山,必定安然無恙!
再怎么樣,朝堂不能亂!
臺下文武百官哪敢說什么,連忙說道:“陛下英明神武,此次我大齊社稷,必定安然無恙!”
文武百官齊聲道:“大齊萬年!”
所有人臉上都帶著笑意,不過有的人是強擠出來的。
這個特殊時期,哪里有人敢說不字?
你想死,你的九族可不想陪你死!
所有人都是老狐貍了,自然清楚這些。
但,偏偏就是有不怕死的。
一個臉上帶著稚嫩的少年,走上前來,眉宇間帶著一抹傲氣。
向著陳有道躬身行禮。
文武百官自然認識他,他是禮部尚書吳老的兒子。
禮部尚書年邁已高,前幾日突然暴斃,按照大齊帝國的傳統(tǒng),自然應該讓他的兒子接任他的位置。
不過他的兒子吳南,在整個京城倒是挺有名氣的,對在場的所有文武大臣來說,可謂是如雷貫耳。
吳南自詡為京城第一才子,甚至覺得整個京城,論吟詩作賦,無一人是他的對手。
甚至,常常把自己比做乾元帝國詩圣李安。
實際上,吳南啥也不是。
平日里唯獨喜歡喝花酒,就連做得詩,大多都……一言難盡。
就連唯一能拿的出手的一首詩,都是在豐春樓寫的風流詩。
朝中的幾位文官,有幸見過。
接近兩百歲的內閣大學士,硬是看的面紅耳赤,直呼下流。
不過少年的父親,一直是陳有道眼中的紅人,和朝中大多數(shù)官員交好。
部分品階較低的官員,看了吳南的詩,非但臉上沒有任何嫌棄的表情,反而臉上帶著笑意,直呼牛批。
甚至當著吳南父親的面,表示自己要把這首詩,掛在床頭,日夜瞻仰。
所有人看向吳南,不知道這個京城的“風流子弟”,突然站出來,要做什么。
吳南平時在京城,仗著父親的身份,吊兒郎當慣了,一身江湖習氣,就如同一個混混一般。
“陛下,這個聚靈戰(zhàn)陣……當真能擋住上百名金丹不成?”
陳有道看著面前的少年,倒是沒當回事,笑瞇瞇的說道:“自然如此,非但能擋住上百名金丹,就算元嬰期修士親臨,大陣也能擋上一擋!”
吳南眼中帶著一抹狐疑,說道:“陛下,你確定士卒的靈力不會耗盡嗎?”
吳南話音落下。
所有人死死的盯著他。
在宣政殿,質疑陳有道的話,你怎么敢的?
所有人的心中,已經給吳南判了死刑。
當場掃了陳有道的面子,通常都不會有什么好下場的。
甚至,有的文臣已經閉上了眼睛,不忍看到吳南血濺當場。
陳有道皺起眉頭,的確有些不爽。
但陳有道和吳南的父親,雖說是君臣關系,但也算是至交好友。
好友上路了,自己自然要照顧他的兒子。
畢竟小孩子嘛,初生牛犢不怕虎,無知者無畏。
想到這里,陳有道強壓下心中的怒火,笑瞇瞇的說道:“城中士卒加上平民,足足有一百余萬有修為的修士,靈力自然不用擔心枯竭,京城固若金湯!”
吳南聽到這里,皺起眉頭,一臉認真的說道:“盡管如此,臣還是想請陛下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