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1270宋末求生

第六十三章 臨安雜事(三)

1270宋末求生 我有懶貓 2107 2022-02-13 18:37:55

  “恭祝賈公重歸朝堂?!?p>  此時的賈似道意氣風發(fā),爽朗一笑。

  這幾日人人都來恭賀他,奉承他,他將高山叫來可不是為了聽高山恭維他。

  他所關心的無非是高山帶回來的東西,尤其是那些鐵錠。

  那些鐵錠沒有一塊流出,全部被賈似道命人送入官倉。

  還有那五百斤的烏茲鋼,當那些鋼錠交到那些老鐵匠的手上,都說好多年了,再也沒見到過這樣的好東西。

  賈似道開門見山道,“你那烏茲可還有更多?”

  當日與那阿卜杜勒交易時,賈義并沒有出面,從他口中也沒出什么細節(jié)。

  高山只能告訴賈似道,這東西是產(chǎn)自天竺以西的地方,路途遙遠,大食人千辛萬苦從西方運來,并沒有帶多少,不過已經(jīng)答應如果有機會會再運來。

  阿卜杜勒當時的表現(xiàn)感覺是有些為難,所以高山也沒有強求,只讓他盡力,畢竟渠道才是難求的。

  賈似道還想讓他下次見到大食人的時候告訴他,只要能運來更多的這種鋼,可以直接運來臨安,甚至還可以那大食人他授官。

  而此事若能成,也能給他高山弄個官身。

  那蒲壽庚不就是個好例子嗎?

  凡能夠招邀番商入貢者,可補官。

  說不心動那是假的,雖然不可能有實權,但是若是有了這層身份,在外也好辦事了些。

  高山滿口答應,至于到時候怎么做,再視情況而定。

  賈似道又問起他要自立門戶的事情,眼中滿是審視。

  這件事情可不好說,給人的感覺就是剛用完人家,就要甩開人家。

  高山不過是個卑賤出身,與賈家結緣,才有了現(xiàn)在的一點點成績,怕是有些得意忘形了,所以才有此問。

  賈似道在宦海中沉浮多年,旨在朝堂之上,這種小人物本不值得他關注,怎奈他那兒子與此人意氣相投,原本只要他能夠安心做事,也就罷了,現(xiàn)在才出去一趟,就要另起爐灶,之前再好的觀感也要大打折扣。

  高山只能解釋,不是他分不清輕重,感謝賈似道能夠給他機會,他也證明了他之前說的話,海貿(mào)不僅僅是能夠給大宋提供稅賦,還能聚天下之物為大宋所用,缺什么,去交易,少什么,去購買。

  而且,不應該只局限于一家,他之所以要結社,一是為了能夠給身邊的人提供更多機會,也是為了能夠更好的為國家做事,國家缺什么,他就去買賣什么。

  賈家自己已經(jīng)可以獨自出海了,有過一次經(jīng)驗之后,只要按圖索驥,逐漸擴大船隊規(guī)模即可。

  也不用擔心會相互競爭掣肘,海外市場龐大,不是誰能一口吃下。

  高山并沒有多機敏,別人說他聰慧他也從未當真,再說下去,自己怕是要詞窮了。

  他想了想,給賈似道提出了一個問題,以期望分散賈似道的注意。

  “賈公,您可知要如何才能讓所有的商人都能為大宋效力?”

  賈似道聽到高山竟然反問自己,笑了,“許以厚利,優(yōu)者給予官身,輔以朝廷政令,商人怎敢不云從。”

  “道理是如此,朝廷也是這般做的,但是如今朝廷缺鐵,卻未見有多少商人販鐵歸來?!?p>  正如高山答應將阿卜杜勒引薦過來一樣,先不說他還能不能販來烏茲鋼,當他得到了官職之后,他是否還會愿意再千里迢迢冒著巨大的風險繼續(xù)做這種買賣,難道像蒲家那樣從南洋販運香料不好嗎。

  賈似道聽高山說完這些,也陷入了沉思,他總不能將商人扣住,逼迫他們必須買賣什么貨物吧,那豈不是要鬧得人心惶惶、物議沸騰了。

  他才將起復,屁股都還沒坐熱呢。

  賈似道心想,既然高山能問出這樣的問題,那么他一定有想法,便讓他試言之。

  高山哪里有什么新奇的辦法,不過老一套,關稅調(diào)控。

  宋朝的海貿(mào)是從販來的貨物中采取十抽一來進行完稅,而且只征收進口貨物的稅,當然不是說要征收出口稅,一般也不會征收這種稅,那會降低產(chǎn)品的競爭力。

  高山只說,對于國家缺少的貨物,可以減免稅賦,對于國家不缺的東西,可以調(diào)高稅率,對于國家無用的東西,甚至可以征收重稅,這樣商人無利可圖,便會減少販賣這種貨物。

  海貿(mào)貨物的稅收不能是一成不變的,要根據(jù)國家需要適時調(diào)整,商人逐利,什么東西賺錢就買賣什么,要讓商人跟著國家的腳步走,而不是商人想如何就如何,這樣才能讓商人為國家所用。

  高山臨走前還說了一句這個稅率的調(diào)整不能隨隨便便決定,必須經(jīng)過縝密的籌算,而且不能朝令夕改,每次調(diào)整要預留出一定的時間,否則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

  至于其中細節(jié),就讓賈似道和朝中諸位相公慢慢商議。

  留下苦思的賈似道獨自一人在書房,高山走了。

  這是一個宏大的問題,不是高山能說清楚的,也不是賈似道一個人能想明白的。

  他走出賈府,算是松了口氣,這事算是糊弄過去了,他能如此輕松的走出來,想來賈似道也沒有真的要追究的打算。

  只是沒能再見到賈蕙還是讓他有些失望。

  賈家人沒有像數(shù)月前那樣再將高山留在府中,賈義也不知去了哪里。

  無處可去的高山只能在臨安城中閑逛,臨安還是那般繁華,并沒有因為北面的戰(zhàn)事而收到絲毫影響,下層百姓只是在憂心自己的生計,上層人也只是只顧自己的享樂。

  高山只覺得自己與這里格格不入,就像早日離開。

  走著走著,他轉到了報恩坊,來到了王婆子的魚湯店。

  遠遠地就看到了鄭旦生正在忙碌著,他似乎過得很充實,臉上也有肉了,也紅潤了。

  “王干娘,來碗魚湯!”

  “哎喲!是小郎君來了,快請坐,旦生,快弄完魚湯來?!?p>  “王大哥呢?”

  “說是有事要辦,出去了,瞅這光景差不多也該回來了?!?p>  王順應該是要辦那招募人的事情,關鍵是要說服人家愿意遷移家人,都是一起的伙伴,應該一切順利吧。

  王順沒有什么家人,也就眼前這個王干娘,不知道她能不能受得住海上的顛簸。

  “三郎來了?!?p>  王順一臉喜氣的走進店里,想是事情已經(jīng)辦成。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