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紛爭影響不到小商賈,影響春晴店生意的是韋二郎家。韋家家世普通,跟雍州韋氏沒關系。小門小戶,運氣不錯,祖上稀里糊涂占到一間臨街小房,走大運變成東市小鋪面;一直以來,韋家以賣香料維持生計,餓不死也發(fā)不了大財。安三郎來到長安,才發(fā)覺自己發(fā)財心切,將長安想得太美。既來之則安之,從鋪面裝潢做起,又教導伙計如何招待客人;總之,韋家的一切都看不順眼,都要改。忙了幾個月,香店正式開張,大大的牌子上寫著:小小的“洛陽”二字,大大的“春晴香店”四字,以及小小的“東市店”三字。
韋家店鋪本不出名,改裝成高檔店鋪,生意更差。沒辦法,熬時間吧,坐等長安人接受。韋二郎焦急,每天都要問什么時候能賺錢;安三郎好整以暇,喝口茶湯,慢悠悠地講道理,教導伙計及韋家人:
“今天開門明天火爆的生意,一定不會長久。像我們這種生意,一定要靠實力、時間,熬成牌子貨,才是一本萬利。你們記住,千萬不要想著降價拉生意,那是壞名聲的敗家行為,咱們不做!”
空喊口號,陶冶情操,無關生意,不好就是不好。按照契約,韋家賠租金,安家賠現(xiàn)錢。所以,韋二郎整天嘮叨,家里還撐得住。讓他欣喜的是,臉熟的客人越來越多,都是有錢人家。店鋪賺不到幾個錢,經(jīng)常能與熟客聊幾句,心情總會變好。買香料的大多是奴婢,那也是知書達禮、溫文爾雅的奴婢。
冬十月,乙酉,車架發(fā)西京;丙寅,如神都。
圣神皇帝回洛陽,春晴店的生意恢復如初,安三郎心定。圣神皇帝沒有如玄宗、高宗那樣,春季過后即回長安,不想回長安了?花錢的人離開,東市盡顯蕭條,西市卻越來越旺。春晴東市店生意不好,也無所謂更壞。韋二郎變的麻木,安三郎卻看到了機會,問韋二郎:
“韋公,想不想買商鋪?”
韋二郎搖頭,一副別騙我,叔見過世面的樣子。安三郎沒多說什么,出高價把周圍幾家小鋪面,以及后面連在一起的大宅院買下。反正家里有錢,又不能買田地,埋在床底下有什么用?
皇帝家的行蹤向來神秘,一般的官吏都不可能預先知道,何況黎民百姓?大槐樹下不同,說牛人太多不如說杠精太多;不靠譜的邊地戰(zhàn)事都能蒙出來,何況圣神皇帝的行蹤?
無聲無息中,睡眼惺忪的老頭子走出家門,得到第一個消息,圣神皇帝回來了。對神都洛陽來講,這是大喜事,路邊的攤販都興高采烈,準備大賺一筆。毫不意外,某老頭搖晃著高傲、蒼老的頭,對眾人頭頂以上說道:
“一群老不死的,看看,咱說對了吧,神都洛陽才是圣神皇帝的家,不回家又到哪里去?”
緊隨圣神皇帝,突厥默啜派使者大酋移力貪汗來神都,獻馬千匹及方物,以謝許昏之意。圣神皇帝在宿羽亭大擺宴席,太子、相王及朝集使三品以上預會。據(jù)說,回贈的禮物極其豐厚。
臘月時節(jié),一直無雨雪,天不怎么冷,干旱又要來?大槐樹下有些擔心。一直以來,市場上惡錢泛濫,糧價虛高;能花錢的人重回洛陽,物價更進一步。商賈、攤販生意好,不在乎糧價,種地的只要不遭災,也希望糧價漲。其他人,包括拿俸祿的官吏,俸祿、薪資不變,物價高漲,日子不好過,這就是所謂的洛陽居、大不易。據(jù)老頭子打聽,高興的人少,罵街的人多。這年頭,罵街有技巧,不小心說錯話,要掉腦袋、蹲大獄,所以說,指天罵槐樹才是發(fā)泄的好渠道。
大槐樹下舊事重提,朝廷將如何處置?幾年前,圣神皇帝造大像,狄仁杰出面阻攔,大槐樹下也想不出新辦法:宰相都沒辦法,咱們能有什么好辦法?要是咱們都能想出辦法來,要宰相做什么?
老生常談的話題總是談不下去,重回朝廷大政。大槐樹下有種神圣感,似乎咱們老不死,比宰相還關心國之大事。有時甚至感覺到,朝堂諸公的腦袋不好使,竟然想出那么愚笨的辦法。朝廷擺平東突厥后,老頭們扳起指頭算計,還有吐蕃、西突厥要擺平。
沒等來吐蕃的消息,意外地得到桂州始安獠的傳聞。大槐樹下鄙視朝廷諸公,叫人家獠不合適,獠人有那么聰明,還認識漢字、能寫會算?朝廷消息:
始安獠歐陽倩擁眾數(shù)萬,攻陷州縣。制以裴懷古為桂州都督,扔充招慰討擊使。懷古才及嶺上,飛書示以福禍,倩等迎降,且言:
“為吏所侵逼,故舉兵自救耳!”
懷古輕騎赴之,詣其營,賊眾大喜,歸所掠財貨;諸洞酋長素持兩端者,皆來款附,嶺外悉定。
致仕官吏以為,這是行王道、重仁義,蠻獠歸化中國的典范,當浮一大白,為之賀。販夫走卒不樂意了,伸出手:
“官公,請給我仁義!”
眾人大笑,怎么看怎么猥瑣。
長安四年(七零四)新年,神都洛陽在一片歡慶與祥和中渡過。天旱也沒能阻撓種地人的歡樂,這時候進城逛街,才是享受;辛苦一年,到農(nóng)閑季,不用下地干活,多舒服。沒錢?背袋糧食進城,一切都不是問題,比惡錢還好用。
吐蕃的消息姍姍來遲,其南境諸部叛亂,贊普器弩悉弄(赤都松贊),親自帶兵出征,卒于軍帳,年二十八。諸子攜背后勢力爭位,陷入內亂。
春正月丙申,冊拜右武衛(wèi)將軍阿史那懷道為西突厥十姓可汗。
斛瑟羅剛剛去世,朝廷即冊封其子懷道。突騎施大酋烏質勒又剛好去世,懷道持節(jié)出使西域,立烏質勒長子娑葛為金河郡王,仍賜以宮女四人。
連續(xù)的變故,吐蕃暫無強權人物收攏人心,無法威脅中國;西突厥利益再分配后暫時穩(wěn)定;東突厥變成未過門的親戚,中國四海升平。大槐樹下看法不一,榮耀歸于中國,一切理所當然,與朝局無關,與衰老的圣神皇帝無關,該來的不可避免。
春二月癸亥,夏官侍郎、同鳳閣鸞臺三品李迥秀坐臟賄,貶廬州刺史。
壬申,正諫大夫、同平章事硃敬則以老疾致仕。
春三月,鳳閣侍郎、同鳳閣鸞臺三品蘇味道左遷坊州刺史。據(jù)說,埋葬其父時,侵占別人家的地,役使過多勞役,民怨沸騰。
大槐樹下點評曰:白衣公卿李迥秀、蘇味道二宰相,與張氏兄弟走的太近,遭御史劾奏,坐貶;硃敬則感覺到朝堂氣氛不好,找機會、找借口遠離是非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