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的動機(jī)
作為新人,我在寫作前看了很多聯(lián)盟小說。系統(tǒng),穿越,外掛,這是每一部裝逼流小說不能免俗的東西。有這些外力在,才能更好地打那些傳奇選手的臉。
我不是在指責(zé)這些套路,一個成熟的寫作模式存活至今,必然是因為它們在讀者圈子里占有巨大的市場。
有人愛看就有人寫。
我當(dāng)然也不能免俗,金手指,主角裝豬打臉,逆風(fēng)翻盤的畫面當(dāng)然不會少。只不過前輩高人們有太多的粉絲基礎(chǔ),我得稍微整一些不一樣的。
大型的比賽,還有選手的紀(jì)錄片我看得多一些。大家對于勝利者從不吝嗇贊美,對落魄到底的選手也不介意多踩上兩腳。
我有時在想, Scott在奪冠前兩次沒進(jìn)世界賽是怎樣的心情。
小虎在msi冰島奪冠前,面對2200的刷屏是怎樣熬過來的。
圣槍哥之前那么多年沒有進(jìn)世界賽,他還一直抱有希望嗎?
成王敗寇收到不同的待遇本來就無可指摘。我不會圣母到覺得輸了比賽反而被鼓勵才是好事。
觀眾罵完氣消了,但選手需要消化掉這一片狼藉,才有可能在未來重新站起來。
我會去猜測他們的心理。
說回比賽。輸只需要一個人犯錯,而贏需要五個人的努力。rookie和doinb奪冠時未必是他們操作和反應(yīng)的巔峰期,但一定是他們在正確的時間遇到了最合適的隊友。(當(dāng)然還有版本)
主角或許是天賦異稟的高手,或許是上天垂顧的幸運兒,但他身邊的隊友和面前的敵人,哪一個不是懷揣夢想的電競天才呢?
一個人的獨角戲未免乏味,十個天才摩擦出的火花才更加絢爛。
所以我對于比賽的描寫會更加注重從教練戰(zhàn)術(shù),到隊伍風(fēng)格,還有版本最優(yōu)解的多方位解析。想從各個角度描繪出那些頂級戰(zhàn)隊的全貌,而不是簡單的什么“一人吃三路”“四包二”“對線厲害”這種粗淺的解釋。
當(dāng)然我的游戲理解會有缺陷,畢竟我要是全說對了,那何不去職業(yè)賽場指點江山呢。
歡迎大家糾錯和說出自己的理解,好的解讀能讓人更好的領(lǐng)略到頂級賽事的魅力,這對我也是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