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全都要
自劉備從帥帳走出后,陸詢便在帳中睡了起來,等一覺醒來,天已經(jīng)黑了。
陸詢剛睜眼起身,便見劉備從帳外走入,見到陸詢已醒,趕忙上前,關心問道:“先生身體可好了一些?”
陸詢輕輕晃了晃脖子,如今醒來,腦袋的疼痛之感已經(jīng)去了大半,于是笑著對劉備回道:“多謝主公掛念,詢睡了一覺,如今覺得身體已好了許多。”
“那就好,那就好啊。”劉備聞言心中也是松了一口氣,隨后又開口道:“對了,先生今日還未曾進食,如今肯定餓了,備已讓人煮了一些飯食,這就讓人給端進來。”
陸詢沒有推辭,只見劉備走至營帳門口,對著守衛(wèi)吩咐一聲,隨即過了不久,那守衛(wèi)便拿著一釜蒸食走了進來,劉備接過,放在陸詢身前的案桌上。
穿越來到這個時代,陸詢早已習慣了這個世界的生活,每日兩餐,吃蒸煮食物;喝茶湯,里面加蔥、姜等調(diào)味。
釜中食物很簡單,里面煮的是小米做的飯,上面還蓋著一份煮熟后的鹿肉。
這個時代,最金貴的動物是牛,因為能為耕田所用,最不金貴的,是后世那些保護動物,現(xiàn)在這些動物,大都是人們的口糧。
陸詢從劉備手中接過碗筷,先盛了一碗,遞給了劉備,笑道:“主公也吃一些?!?p> 劉備接過碗,并沒有推辭,陸詢這才又為自己盛了一碗。
兩人一邊慢條斯理的吃著食物,一邊如老友一般在那交談。
“主公,今日見到那些黃巾頭目,結(jié)果如何?”
聽到陸詢問到此事,劉備臉露笑意,一派輕松:“今日備去尋了他們,和他們聊了許久,如今他們都已入了我軍中,都暫在云長那聽命?!?p> “那他們可曾將山中錢糧所藏之地,告知于主公?”對于劉備勸降別人的能力,陸詢不會有絲毫懷疑,畢竟以劉備那待人以誠的性格,很少有人不為其折服的。
“嗯,”劉備點了點頭,繼續(xù)道:“他們都已告知于我,備打算明日就領兵去山上取出?!?p> “這是好事,有了這批錢糧,這十余萬人口,就能盡數(shù)遷往平原,到時主公也可從這些人中抽出精壯,建立一支新軍?!标懺儧]有問劉備是如何讓那些黃巾頭目把藏糧之地說出。
“備之前也有這個打算,只不過,此事還需回返平原再說。”
“也對。”陸詢應了一下,隨后又問向劉備:“主公,我等離開后,這濟南一國又如何處置?”
劉備放下碗筷,卻是沉思一陣,過了片刻,這才有些愁苦道:“此番討伐黃巾,本就是備向田使君請令,若是備離開濟南,自當告知田使君,讓他派人接管?!?p> 劉備將濟南國交給田楷,陸詢并不意外,雖說那田楷如今真正掌控的地方,只有齊國一地,但他終究是名義上的青州刺史。
雖然這刺史之位,是公孫瓚拿著刀,強逼朝廷趙岐趙太仆下的令,但田楷的刺史之位,卻是實實在在被朝廷認可的。
而這濟南國,之前一直都是無主之地,黃巾徐和便已是這濟南最大的一股勢力,如今劉備擊敗徐和,等于掌控了濟南。
只是他名義上還屬公孫瓚麾下,即使這濟南自己能夠掌控,也還要將濟南交給其任命的刺史田楷。
“濟南國雖說這些年被黃巾襲擾,使得人口凋零,但除了那黃巾十余萬人口外,這濟南國,仍有百姓三十余萬;
主公就甘愿把這濟南一地,交給田使君嗎?”此時陸詢也已吃完,放下碗筷,望向劉備。
劉備自然是不甘愿的,他也想占據(jù)濟南,畢竟平原國與冀州接壤,那袁譚三番兩次前來襲擾,若不是自己與田楷唇齒相依,那平原恐怕早就被袁譚奪去。
拿下濟南,最起碼手中多了一個郡國之地的賦稅,能養(yǎng)更多的兵馬,在這個亂世,兵力強盛才是爭奪天下的本錢。
“雖說這兩年黃巾為禍,但濟南國仍是一大郡國,遠不是平原可比,備自然也想將濟南國據(jù)為己有。”此時屋內(nèi)只有劉備、陸詢兩人,劉備也不藏著心中的想法,苦笑說道:“但備若是占據(jù)濟南,即使田使君答應,備那師兄公孫瓚,他也不會答應?!?p> 這些時日,陸詢也看出來了劉備的不得公孫瓚重用,或者說,公孫瓚在防著劉備。
雖然他舉薦劉備作為平原國相,與太守同職,也算是一方諸侯。
但這是劉備協(xié)助田楷防備袁譚,牽制袁紹兵力而換回來的。
那公孫瓚對于劉備,沒給過一兵一卒,全是劉備自己在平原募兵,他只是給予劉備糧草罷了。
而且公孫瓚每次撥付糧草,不會給劉備太多,只能讓劉備維持三千兵馬左右,這也是歷史上為何劉備明明是一郡國之主,最后救援徐州時,麾下只有三千人的原因。
實是劉備無糧養(yǎng)兵。
至于公孫瓚防著劉備得原因,無外乎有兩種,一個是公孫瓚自己有稱霸天下的野心,而劉備作為漢室宗親,自然與一切想奪劉氏天下為敵,公孫瓚也不想自己培養(yǎng)出一個強大的對手;第二個可能,就是公孫瓚看出劉備胸懷大志,一心想要復興漢室,知道劉備不會久屈人下。
而且兩人的治政理念也存在很大分歧,公孫瓚崇尚武力,在戰(zhàn)爭過程中,劫掠甚至殺戮百姓;而劉備奉行仁義,一直主張撫恤百姓。
所以要想占據(jù)濟南,防著劉備的公孫瓚,自然不會答應。
雖然公孫瓚有很多缺點,比如固執(zhí)狹隘,殘暴虐殺,剛愎自用。
但陸詢卻極為敬佩他一點,那就是對待異族從不手軟。
雖然對于公孫瓚抗擊異族很欽佩,但自家主公劉備對待異族也不遜色,歷史上其抵御羌戎,征討南蠻,幾乎是百戰(zhàn)百勝。
況且現(xiàn)在陸詢作為劉備的軍師,自然只能站在劉備的角度去考慮,所以他對著劉備微笑說道:“主公,詢倒是有一策,可讓主公間接控制濟南,主公欲聽否?”
“先生請說?!?p> “主公,這濟南之地有一名門望族,其家世代為官,于當?shù)貥O有名望,其家族長子,昔日也在朝廷任事,主公何不薦其為濟南國相,再于暗中收為己用。”
“這田使君會應允嗎?”劉備擔心問道。
“會,田使君必然應允。”陸詢語氣肯定,繼續(xù)道:“據(jù)詢所知,田使君麾下皆是武將,卻無善政之人,要不然,也不會把憲和借調(diào)而去;何況,濟南本就是主公所奪,主公如今主動退讓出濟南,那田使君無論如何也不會再拒絕主公推薦之人?!?p> “如此是好,只是備還是擔心,若是先生所說之人,不愿為我所用,這…這又該如何?!?p> 陸詢聞言,卻是輕笑一聲,對著劉備拱手:“主公放心,明日詢便會去往城中,用詢這三寸不爛之舌,將其說服,讓其歸于主公麾下?!?p> 劉備聞言一臉欣喜:“那就有勞先生了?!?p> “這本就是詢份內(nèi)之事?!彪S后陸詢似又想到什么,開口道:“明日主公去山中取糧,若是沿途遇到濟南百姓,也可告知我平原養(yǎng)民之策,畢竟如今平原地廣人稀,急需人口充實?!?p> “可是…,先生……,備還有一事……”劉備似乎想說什么,但又似說不出口。
陸詢見狀,思索了一番劉備想說什么,過了須彌,陸詢才笑著開口:“主公想說的,是不是詢昔日之言,為主公謀做那徐州之主,如今卻又為主公經(jīng)營謀劃這平原、濟南之地,畢竟這兩地與徐州相隔甚遠,主公若領徐州,恐怕日后這濟南、平原會為他人做嫁衣?”
陸詢所說,的確是劉備所想,所以此時劉備臉色頗為尷尬,但還是對著陸詢點了點頭。
“此事簡單。”陸詢臉上溫和一笑,開口道:“主公啊,這徐州咱們要,這青州咱們也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