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三國戰(zhàn)神

第三百一十七章 初陣

三國戰(zhàn)神 風中嘯 7646 2007-04-12 10:14:00

  第三百一十七章初陣

  洛陽郊區(qū),矗立著一座山莊。

  山莊早已破敗,只在最近稍稍修理了一下,因為這山莊的主人,陽安長公主劉華,在幾個月前,就帶著女兒搬到了這里居住。起居卻極是簡樸,就連婢女也沒有多帶幾個。她更是努力封鎖了消息,便是她的姐妹,也不知道她竟然搬到了這個偏僻的地方。

  此事無良智腦早已知道,初聞此事時,不由拍案叫絕,大呼道:“果然是姐妹,雖然性格不同,行事卻很相似。竟然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當年先帝賜與她們的山莊隱居,而且里面亭臺樓閣的布局都差不多,真是巧??!”

  此時,那高貴優(yōu)雅的絕色美女立于山莊中的高樓之上,遙遙望向洛陽城的方向,無助的淚水灑滿了她那美麗的面龐。

  雖然是當今天子的姑姑,陽安公主劉華的年紀卻只有三十出頭,加上精心保養(yǎng),看上去甚是年輕,只有二十余歲的模樣,身上充滿了女性成熟的魅力。比起幾個月前,她的花容卻有些憔悴。依然是眉如春山,眼橫秋水,眼神卻充滿痛苦,櫻唇輕輕地顫抖著,遙望洛陽,喃喃念誦著那個狠心人的名字。

  她的身上,就象她的妹妹一樣,穿著一身雪白素服,卻不知是給她的丈夫伏完戴孝,還是在祭酋自己痛苦的戀情。她亭亭立于高樓上,衣衫在狂風的吹拂下,飄飄蕩蕩。遠遠望去,仿若素衣仙女一般。美貌至極,偏又帶著蕭索落寞的哀婉模樣,看上去令人不禁心生憐意。

  狂風襲來,打在她嬌嫩的臉上,淚水不斷地自眼中涌出,又被狂風吹落,如晶瑩冰花般,灑落地面。這平日里高高在上、嬌媚入骨的女子,這一刻,卻凄苦無助得象個迷路的孩童。

  此事一出,那兄弟也頗為后悔,立即離開了洛陽,不再與她見面。陽安公主劉華既是幽怨,又是失落,便帶著女兒搬到東郊自己的別院里,深居簡出,從此不見外客。

  “看起來應該恨他才是……”陽安公主劉華總是這樣迷茫地想著,可是想起他斬殺董卓、田儀,為自己一家報仇雪恨的恩德,又禁不住掩面低泣,不知該如何對他才好。

  妹妹卻是一臉淡淡模樣,只是矜持微笑,道是自己不慎跌入池中,被兄長救起。幸得兄長及時趕到,不然的話,只怕這條命已經(jīng)保不住了。

  陽安公主看她模樣,微微有些奇怪。她是過來人,早就瞧出她的身材有幾分不對,便支開婢女,詢問她的身體是不是有什么不適。

  潁陰公主倒也不隱瞞,只是淡然微笑,道自己已有了先夫的骨肉,無論如何,一定要把這個孩子生下來。

  陽安公主大驚失色,掐指一算,潁陰公主的丈夫早就被董卓抓起來殺盡了滿門,若按時間算,自己早就該看得出妹妹懷孕,為何上次一點都沒有看得出來?

  看著妹妹淡淡的笑容,陽安公主驚駭欲絕,恍然明白,在那一次的荒唐之后,自己的妹妹已然珠胎暗結,懷上了他的孩子!

  她不知道自己是如何離開妹妹居所的,在她心里,只有一個念頭:“若是壽兒也懷了孕,那該如何是好?”

  她已經(jīng)在思念和哀怨之中苦苦度過了幾個月,本以為那就是人生最大的痛苦了,現(xiàn)在,她忽然驚恐地發(fā)現(xiàn),一件巨大的災禍,可能會降臨到她的身上!

  這件事如此可怕,一旦讓人知道,便足可令天下震動。不僅是她們母女要受天下人譏嘲痛罵,就連那位高權重的兄弟,也要忍受天下人的諷刺指責,顏面盡失,以后再無威信統(tǒng)領三軍,掌管朝政,讓天下歸心。

  陽安公主雖然怨他負心,卻終究不能忘情于他。想到自己若害得兄弟如此之慘,便是罪大至極,若讓天下因此分崩離析,死后也無面目去見列祖列宗。

  左思右想之下,她不由自主地采取了妹妹的做法,緩步走上高樓,恨不得便在此處,結束自己的一生。

  此刻,那美貌嬌嬈的公主站在高樓之上,望著下面深深的池水,碧波蕩漾,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在緩緩轉動:“若是他知道我為他死了,在以后的日子里,可會偶爾想起我嗎?”

  她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向山莊入口處看去,希望能看到一騎黑馬飛馳進莊,馬上那高大英武的騎士,風塵仆仆,卻掩不住那一身的豪雄之氣,能飛馳到樓下,就象對妹妹那樣,將她從沉淪中救起。

  想到那熟悉的身影,陽安公主劉華嬌軀震動,清澈的淚水奔流而下,在風中飄飛,如漫天飛花般,灑落地面。

  在遠處,一匹馬緩緩奔近,卻是一匹空馬。陽安公主只向那邊看了一眼,便掉過頭去,不再理會。

  她卻不知,在那馬的耳朵里,害她變得這般狼狽的罪魁禍首,正在從馬耳中探出頭來,遙遙看向這邊。

  經(jīng)過暗探的描述,無良智腦對這條路十分熟悉,指揮著那匹狂野天星的同族良馬大步奔馳,直向山莊深處陽安公主劉華居住的高樓馳去。

  隔著好遠,無良智腦便仰起頭,看向那邊的高樓。遠遠看到,那絕色美女高高地站在樓閣之上,一身的落寞凄涼,嬌弱的身子在風中簌簌發(fā)抖,配上那一身雪白衣衫,仿似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女一般。

  她絕美的臉上,滿是凄楚的神情,默默地想著那天下無雙的男子,眼中蘊滿情意,在她那顫抖的櫻唇邊,露出了一絲滿含痛楚的凄涼笑容。

  看著如此凄美的情景,無良智腦卻是兩眼閃光,興致勃勃地叫道:“跳啊,快跳??!要是跳下去,就有好戲看了!”

  此時,在高樓上,陽安公主緩緩舉起雙臂,雪白長袖飄飛,整個人在風中飄動,仿似天外飛來的仙子。

  就在她心灰若死,準備跳下去了結一生的時候,突然想起,若是自己死了,女兒孤苦一人,又該怎么辦?

  雖然兒子還在洛陽城中不其侯府中跟從師長讀書學武,能夠照顧女兒,但此事他本不知曉,若讓他知道了,只怕要怨恨自己,便是死了,也不得安生。而女兒的命運,更是堪憂了。

  一想到此處,她渾身的力氣盡數(shù)消失,頹然倒在樓板上,扳住欄桿,嚶嚶哭泣起來。

  無良智腦看得氣悶,把身子縮回到馬耳里,皺眉道:“原來她不肯跳!怪不得老大怕羞不肯來看她,原來根本就知道她不會真的尋死!”

  他倒下來,躺在馬耳中沉思道:“明白了。既然沒什么熱鬧瞧,我就添一把火,把這事弄得更亂吧!”

  ※※※

  趙云手持銀槍,騎著白馬,立于兩軍陣前,放聲斷喝道:“紀靈,爾可敢出陣與我一戰(zhàn)?”

  紀靈本是袁術帳下受寵信的大將,受袁術之命,率三萬軍自宛城出發(fā),前來抵擋徐晃大軍,在南陽郡北部,與徐晃軍遙遙相隔下寨?,F(xiàn)在見一小將提銀槍在陣前來回奔馳,耀武揚威,大聲叫陣,哪里咽得下這口氣,當即挺三尖兩刃刀馳出陣去,指著趙云大喝道:“乳臭未干的小兒,也敢向我叫陣!納命來!”

  趙云見他出陣,正合心意,當即拍馬上前,挺起銀槍,直奔他的咽喉刺去。

  他的馬也是被封沙賜與的西北野馬,毛色純白,神駿非常。便如一道白影般,霎時馳到紀靈,銀槍如閃電般直刺而去。

  紀靈倒想不到他如此快速,心中著慌,忙舉刀擋架,當?shù)囊宦暣箜?,三尖刀將銀槍震開一旁,紀靈也是渾身劇震,雙臂酸麻,暗驚趙云的力量強大。

  趙云槍勢使開,如盤龍般漫天揮舞,銀光閃閃,上下翻飛,招招不離紀靈的要害。紀靈本是袁術手下上將,武藝精熟,手中一口三尖刀重達五十斤,亦有萬夫不當之勇,當下抖擻精神,放手揮開三尖刀,大聲呼喝,與趙云劇斗在一起。

  徐晃與郭嘉率大軍在后,凝神看著二將戰(zhàn)斗,見趙云越戰(zhàn)越勇,心中放下心來,回身招呼部將,要他們提醒士兵,只待趙云得勝,便掩殺過去,將敵軍擊潰。

  連斗三十余合,紀靈只覺雙臂微麻,力量頗有不足。再看趙云仍是精力旺盛,心中驚悚,揮刀擋開趙云刺來的銀槍,大喝道:“少歇!待我回去飲飲馬,再來決戰(zhàn)!”

  趙云與他斗了半晌,也驚訝他的武藝,當即撥馬回陣,喝道:“快去快回,再來斗個痛快!”

  紀靈如蒙大赦,拍馬轉回陣中,渾身已累得出了一身大汗。再看對面那白袍小將,仍是一副精神抖擻的模樣,心下忐忑,便喚了部將荀正,道:“你可去和他斗上一陣,若斬了他的頭,記你首功!”

  荀正膽量甚大,聽了紀靈的話,高高興興地拍馬出陣,挺槍指著趙云大叫道:“那小子,可敢出來與我一戰(zhàn)?”

  趙云見換了對手,心中納悶,拍馬出陣,向荀正遙遙大喝道:“只教紀靈來,與他決個雌雄!”

  荀正仰天大笑道:“汝乃無名下將,非紀將軍對手!”

  趙云聞言大怒,打馬如飛,挺起銀槍,向荀正疾刺而去。

  荀正正揮槍大笑,忽見那白袍小將如閃電般馳來,便被他打了個措手不及,慌忙舉槍來迎,卻見那銀槍在空中一閃而來,帶動風聲,狂暴刺來,重重擊在荀正手中槍上,發(fā)出“當”的一聲大響。

  戰(zhàn)馬狂沖之力,趙云雙臂巨力,合在一起,荀正哪里擋得住,被他一槍震飛了手中長槍,虎口開裂,鮮血狂涌。

  荀正雙手劇痛,正在驚慌之際,忽見銀光閃動,直奔自己而來。

  荀正嚇得大叫一聲,有心閃避,哪里躲得過那快若閃電的槍勢,被那槍噗地一聲,直刺進咽喉,透過頸椎,在后頸穿出。

  荀正悶聲慘叫,被趙云雙臂使力一挑,整個人被挑飛出去,重重地摔在地上。鮮血自頸間狂涌而出,霎時染紅了頭下大片土地。

  在后陣,徐晃見趙云得勝,心中欣喜,揮舞大喝道:“眾將士,隨我殺上前去,斬了紀靈首級,獻與大王,以成大功!”

  部下眾軍轟然應諾,徐晃拍馬揮斧殺出,身后大軍緊緊相隨,各挺刀槍,向對面紀靈大寨沖殺而去。

  紀靈部下軍兵見紀靈斗不過趙云,荀正更是一招未過,便被趙云刺死馬下,盡皆心中著慌。被徐晃率軍一陣狠殺,抵敵不住,向后敗走。紀靈看趙云挺槍殺來,也不敢抵敵,垂頭喪氣地率軍逃遁,連逃數(shù)十里,方才扎住營寨。徐晃率軍掩殺一陣,斬首無數(shù),見士卒也都殺得倦了,也收兵立寨,只待后日再戰(zhàn)。

  袁術聞訊大慌,忙派上將陳紀與副將陳蘭率二萬軍自宛城出,向北而行,前來救援紀靈。

  陳紀率軍疾行,眼看天色漸晚,正要安營扎寨,忽聽號炮響動,一支伏兵自山后殺出,當先一將,正是龐德,手執(zhí)大刀,狂聲呼喝,率軍直沖而來,闖進陳紀軍中,放手大砍大殺。

  陳紀部下軍兵走了一整天的路,連晚飯也沒有吃,正是人困馬乏之際,哪堪這群養(yǎng)精蓄銳半日的悍兵闖進攻殺,當即軍勢大亂。

  那龐德甚是勇猛,手中挺著長刀,見人便殺,當者無不披靡。

  陳蘭負責后隊,見他執(zhí)刀殺來,壯起膽子,拍馬上前與他拼斗,不過一招,便被他斜肩帶臂,砍去了半邊身子,慘死馬下。

  后隊士兵見陳蘭一死,隊伍更形混亂,大都四散狂奔,不敢抵擋龐德悍軍。

  主將陳紀見狀大驚,那陳蘭的武藝雖然不及他,在袁術麾下也是有名的驍將,要一招斬殺陳蘭,這般勇力,陳紀自知不及。當下也不敢親自去與龐德拼斗,只是揮軍掩殺,要借大軍之力,以眾凌寡,將龐德這支軍消滅在亂軍之中。

  兩軍正在混戰(zhàn),忽然號炮響起,又有兩支兵馬自旁側掩殺而來,當先打著兩面大旗,上書兩個大字:“吳”,“嚴”!

  率軍而來的兩員大將,正是嚴顏吳壹,上月剛奉詔隨王允自蜀地而來,封為校尉,在軍中效力。

  二人之中,吳壹年紀尚輕,嚴顏正當壯年,都甚有勇力,一直在益州牧劉焉部下聽令,近來奉了劉焉之命,跟隨王允入都。雖然不知朝廷召他們入都是為何事,但被提升為朝中校尉,心中也是高興。這次出征,被封沙派出來,交了數(shù)千兵由他們統(tǒng)帶,都有立功揚名之意。

  出發(fā)前,軍師祭酒郭嘉手執(zhí)令箭,付與二人,令他們率軍伏在敵軍前行的道旁,只待龐德率軍自山后殺出,便也率軍殺至,三面合擊,擊潰敵軍。

  二將聽令而行,聞得前面殺聲大起,便也率軍沖殺過去,闖進敵軍陣中,一陣猛沖。他們知道征戰(zhàn)之中,絕不可手軟,況且此戰(zhàn)一起,天下皆聞,必要使天下人知道自己勇名,方才不負這一身武藝。

  兩軍在兩員虎將的率領下,沖進敵陣,放手狂殺,直殺得人頭亂滾,哭聲震天。陳紀部下軍兵早已被龐德的勇猛嚇得手軟腳軟,更哪堪這兩軍突入,當即大敗,落荒潰逃。

  陳紀見部下軍兵四散逃走,心中惶急,揮刀斬殺了數(shù)名逃名,仍是阻不住潰逃的狂潮,眼睜睜地看著三支悍軍沖進自己潰散的軍中,到處斬殺逃兵,不由仰天長嘆,捶胸痛恨。

  他見事已不濟,也不敢多呆,撥馬便走,帶著數(shù)百名親兵向荒野逃去。

  嚴顏久歷軍陣,經(jīng)驗老到,早在注意敵軍主將的動向,一心斬了敵將,以立威名。見帥旗一動,便已率部下軍兵狂沖而去,也不顧去追殺滿路的潰兵,直奔向陳紀逃去的方向。

  陳紀正在打馬奔逃,忽聽身后馬蹄響得甚是急促,忙回頭去看,卻見一名中年將官滿臉殺氣,揮舞大刀向自己追來,不由大驚。

  他舉起馬鞭,拼命地打著戰(zhàn)馬,一路狂奔,向宛城方向逃去。

  嚴顏見他馬快,追之不及,便掛起大刀,擎出硬弓,嗖地一聲,將利箭向陳紀后心射去。

  陳紀聽得弓弦響起,忙回刀擋架。那箭來勢甚急,力量又大,陳紀只將箭劈落于地,便已震得手臂發(fā)麻,心中暗悚。

  嚴顏連珠箭發(fā),嗖嗖嗖數(shù)箭向陳紀射去。陳紀左遮右擋,將利箭一一擋開,忽聽胯下戰(zhàn)馬狂嘶,用力向前一躥,陳紀猝不及防,被驚馬掀了下來,跌落塵埃,渾身酸痛,幾乎摔斷了骨頭。

  那馬放聲狂嘶,大步飛奔,落荒而去。在馬股之上,插著一枝利箭,卻是那嚴顏趁隙一箭射在馬股上,以斷陳紀逃路。

  陳紀部下幾名親兵見狀大驚,忙跳下馬去,扶起陳紀,將他扶上另一匹戰(zhàn)馬。正待打馬逃去,便已見嚴顏率軍殺來。眾親兵舍生忘死,上前阻擋,被嚴顏舉大刀狠劈下來,一個個被他劈殺于地,無人能擋住他一刀。

  陳紀被摔得昏昏沉沉,抬頭看見親兵盡被斬殺,目眥欲裂,揮刀沖去,便要與嚴顏拼個死活。

  嚴顏見他來勢兇猛,也不硬接,將馬向旁一撥,看陳紀一刀劈空,戰(zhàn)馬沖到身邊,便拍馬向前一躥,伸出手去,抓住陳紀勒甲絳,用力一提。陳紀身穿盔甲的沉重身子,被他一提而起,重重擲在地上,被摔得發(fā)昏十二章,幾乎暈厥過去。

  嚴顏部下軍兵雖是新被封沙派到他麾下的,卻因嚴顏愛惜兵丁,都對嚴顏有親近之意?,F(xiàn)在又見他武力超群,都興奮莫名,用力揮動刀槍,將陳紀部下軍兵斬殺殆盡,沖到陳紀身邊,繩捆索綁,將他捆得結結實實,拖到了后面。

  遠處,郭嘉自率一軍,遙遙望去,見陳紀被擒,部下軍兵逃散,被殺與被俘者不計其數(shù),不由點頭微笑,儒雅的臉上,充滿了興奮欣喜之意。

  他雖然精通兵法,但是排兵布陣,率軍攻殺,這還是第一次,難免有些忐忑?,F(xiàn)在見成了大功,喜悅非常,自己所率這支預備隊也不留了,都把他們派出去,漫山遍野地追殺敗兵。

  陳紀這支軍,遭受伏擊,幾乎全軍覆沒,部下兵將逃回宛城的不足千人。袁術得報,大驚失色,忙喚親信將領楊大將、張勛等人前來商議。

  楊大將獻計,召集宛城附近農(nóng)家子弟進入軍中,抵擋敵軍。袁術忙令張勛去做,于是張勛派出部下,滿鄉(xiāng)滿城地拉壯丁,臨時征召五萬新兵,帶入宛城,以抵擋徐晃凌厲兵鋒。

  此時,徐晃正與趙云、程渙等人率弩兵與紀靈相拒,兩軍都立下營寨,卻不相攻。

  看著趙云跨白馬、提銀槍,整日在營寨前來回奔馳,耀武揚威地叫陣,紀靈又氣又恨,卻不敢出戰(zhàn),只得命部下嚴守寨門,不得應戰(zhàn)。徐晃此時兵少,軍隊大都被郭嘉帶去伏擊陳紀,也樂得不與他決戰(zhàn),雙方就在宛城以北對耗。

  待得陳紀中伏兵敗的消息傳來,紀靈大驚,這才知道自己中了敵方奸計。待要出兵與敵軍攻殺,又怕被郭嘉帶新勝之兵殺回,兩面夾擊,那時真是要死無葬身之地了。

  他思來想去,沒有辦法,只得趁夜偷偷率軍離去,只留了一個空營寨給徐晃。待得天明徐晃發(fā)現(xiàn)敵軍已然逃遁,想要追趕,已經(jīng)遲了。

  徐晃派人去通知了郭嘉,兩軍合為一處,向宛城進軍。

  到了城下,卻見城門緊閉,城上甲士如云,望著城下黑壓壓漫布山野的朝廷大軍,個個臉上都有懼色。

  郭嘉派人進城探聽消息,得知袁術擁軍八萬,死守不出。他部下雖有八萬人馬,卻大都是新兵,未經(jīng)訓練。袁術君臣,聞知洛陽軍隊勇名,都有膽怯之意。因此人數(shù)雖多,卻不敢正面與朝廷大軍相攻戰(zhàn),只能守城待援。

  徐晃在城外立下營寨,與宛城遙遙相對。趙云受他委派,到城下挑戰(zhàn)罵陣,城中副將雷薄被洛陽軍兵罵得受不了,赤面怒目,挺刀出城迎戰(zhàn)。卻只在三合之內,便被趙云一槍刺死,橫尸城下。

  見到趙云如此勇猛,城上將士,盡皆失色。由此袁術命人緊閉城門,不得出戰(zhàn)。

  徐晃見挑戰(zhàn)不應,不得已,只得派人圍住城門,重兵攻打。

  宛城之中,新兵甚多,足夠支持許久。但袁術見敵軍如此悍猛,久攻之下,說不定便會被攻破了城門,恐懼之下,每日只能登城東望,只望那與自己素來不睦的兄長袁紹能不計前嫌,會同曹操、劉備等人,率軍來援救自己,以免袁氏一枝,廢于此地,倒讓朝中國賊,撿了便宜去。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