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的官爵秩品制度
這里主要是存放書中引用的一些資料,眾位讀者在讀書之余,不妨來此看看。想來對流暢的閱讀本書,應(yīng)有一定的好處。
本書中的官爵和品制度,主要類仿魏晉時期的北朝官制,在以漢制輔之。既是類仿,自然難免有些出入,諸位心中明白即可。
封爵:
魏晉之際,設(shè)置五等封爵,把自東漢以來的王、列侯二等封爵,變?yōu)橥?、五等封爵、列侯三大層次封爵。北朝取消列侯,王、五等封爵成為主要的封爵爵稱。
諸王封爵:西晉設(shè)國王、郡王(分大、次、小)、縣王,各有多少不等的食邑戶數(shù)。東晉南朝,僅禪代前期的異姓篡代者封國王,如劉裕封宋王,蕭道成封齊王。一般情況下,皇子才能封郡王(亦分大、次、小三級)。北魏前期,異姓多封王,但襲爵者即降為公。孝文改制,唯宗室封王,并按親疏遠(yuǎn)近分為一藩王、二藩王、三藩王,亦為郡王。北周末年,在郡王之上,又設(shè)國王,封授對象是皇子。諸王政治權(quán)益,因王朝而異。西晉王國按大、次、小可分別置三軍、二軍、一軍,自選官屬。其他王朝,則無置軍和自選官屬權(quán)。但諸王可參政入仕、領(lǐng)兵出鎮(zhèn),卻是這一時期各王朝的普遍現(xiàn)象。骨肉相殘因此時有發(fā)生,構(gòu)成諸王干政、亂政的政治格局。
書中的封爵制度,綜合了南北朝的封王,諸王中王位最高者為國王,如:鄭王拓跋猗盧,雍王拓跋遐思,簡王拓跋元讓等等,皆是手握重權(quán)之人。次一等為郡王,雖不分大、次、?。ㄓ捎诒救吮容^懶惰,不想搞的比較復(fù)雜),但是仍然是有一定的區(qū)別。如:中山王拓跋英、任城王拓跋澄等等,這些人往往掌管一城一郡的軍隊或者吏治,也算實權(quán)人物。
特別要說明的是,為了服務(wù)本書的劇情,在郡王這一級別,專門設(shè)立了四大外姓封王,他們是:蘭陵高世,目前的封王為高長恭,建康司馬世,目前的封王為司馬衷,長沙蕭世,目前的封王為蕭道成,南昌蕭世,目前的封王為蕭懿,弟蕭衍。如有熟悉歷史者,當(dāng)從中可以略知本書以后的一些片段。
至于縣王,大多是沒落子弟或者空掛其名的帝都貴族子弟,往往并無甚權(quán)勢,略過不述。
五等封爵:曹魏有鄉(xiāng)公、亭伯等爵稱。咸熙元年(264),即將代魏的司馬氏設(shè)立五等封爵。五等封爵,采《周禮》中公、侯、伯、子、男之名,每等又分大、次二級,共五等十級。每級封爵都有封疆里數(shù)和戶邑數(shù),以方五里和邑二百戶為差,井然有序。五等封爵官品在第二以上,名位低于諸王,卻有高于列侯的"祿奉禮秩",其中公、侯可置一軍。東晉南北朝,五等封爵不再劃定封疆里數(shù),大、次兩級合二而一,皆以郡或縣立國,并在爵稱前冠以"開國"字樣。伯、子、男三級封爵,品秩也由第二分別降至第三、四、五。北周后期,濫封無度,遂在郡公之上常設(shè)國公,以封柱國大將軍等重要功臣。時五等封爵的爵序是:國公、郡公、縣公、縣侯、縣伯、縣子、縣男。本書中的封爵制度,與此并無差異。
※※※※※※※※※※※※※※※※※※※※※※※※※※※※※※※※※※※※※※※※※
秩品:
漢制,以"石"之?dāng)?shù)目多少確定官吏等級。漢官吏秩等為萬石、中二千石、二千石、比二千石、千石、比千石、八百石、比八百石、六百石、比六百石、五百石、四百石、比四百石、三百石、比三百石、二百石、百石,百石之下,再加縣斗食佐史之秩,共十八等。官吏的"秩",既決定祿之多少,也標(biāo)明等級身分的尊卑。官秩有別,則所佩印綬及禮遇迥異。但官秩高低卻不完全表示政治權(quán)力的大小。以刺史為例,官秩僅六百石,較郡守(二千石)、縣令(高則千石)為低,卻"周行郡國,省察治狀,黜陟能否),斷治冤獄",權(quán)力極大。又如尚書令,秩千石,在東漢出納王命,操持朝權(quán),權(quán)力較形同虛設(shè)的三公(秩萬石)為大。*O
曹魏設(shè)官品九品之制,一品為高,九品為低。"品""秩"并行,官吏皆品、秩兼?zhèn)洹N鲿x至南朝,沿用此制。如晉三品將軍,秩中二千石;光祿大夫,品第三,秩中二千石。又如梁武帝定官品,"于品下注一品秩為萬石,第二第三為中二千石,第四第五為二千石"。但品似比秩更為重要,西晉占田、蔭客、蔭親屬等經(jīng)濟(jì)權(quán)益,皆以品之高低為準(zhǔn)。散官(分文散與武散),又稱階官或散階,"凡九品以上職事,皆帶散位;謂之本品。職事則隨才錄用,或從閑入劇,去高就卑,遷徙出入,參差不定。散位則一切以門蔭結(jié)品,然后勞考晉敘"。
書中的秩品制度,以此為準(zhǔn),如:拓跋燾在帝都時為西魏羽林軍都統(tǒng)領(lǐng),三品將軍,秩中二千石。陳寧副之,四品,秩二千石。光祿卿杜元一品級第三,秩中二千石。行軍參謀蕭朝貴六品散官,秩比千石。太中大夫李膺一品,秩萬石等等??梢钥闯?,在拓跋燾等四人當(dāng)中,蕭朝貴秩品最低,俸祿也是最少,所以有時他小氣一些,也是情有可原的。
北魏官無秩,僅有品。孝文帝改制,九品中每品分上、中、下,共九品二十七級。太和二十三年(499),始將九品中每品分為正從,自正一品至從九品,凡十八級;自正四品以下,每一級中又分上、下兩階,共計九品三十級。天監(jiān)七年 (508),南朝梁武帝亦創(chuàng)十八班之制,以班多者為貴,均士流居官;十八班之外有流外七班,為寒微士人居官;又有三品蘊(yùn)位、三品勛位,以安排冗散之人。這些設(shè)定過于繁復(fù),所以棄置不用。
以上便是本書中的官職設(shè)定,希望看完通篇的讀者們,不要犯暈才好。不過讀完此篇,向來對于進(jìn)一步閱讀本文,當(dāng)是有一定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