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更新,意味著我今天下午5點鐘爬不起來了……=_=||||
————————————————
所謂的射禮大會的射禮,最初是指六藝中的射。
如果說六藝中的書、數(shù)是家境較好的平民必須的掃盲課程,禮、樂、射、御就是貴族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說起來,多虧東宮善“御”,不然我們還沒辦法從山賊那里逃掉呢。)
射箭的水平高,是一項很值得夸耀的成績。在每次的射禮大會上,拔得頭籌的人可以享受豐厚的獎品,得到眾人稱羨的光環(huán)。當然,不是任何人都能來比試,上場的只限于太學(xué)生、文職官員和貴族子弟,否則,武將一出誰與爭鋒?
競技之外,射禮大會也是一場社交盛會,時間通常在春季,相當于著名大學(xué)同時舉辦運動會和校友會。能得到太學(xué)射禮會邀請的,都是京城有頭有臉的人物,大多是文職京官,也有一些社會名流。
東宮出席的身份有三,一是皇室儲君,二是監(jiān)國大臣,三是……咳,太學(xué)皇城分校的學(xué)生……他本來最討厭這樣的社交集會,不過這回我軟磨硬泡,把他給拖了來。
清早趕到禮部安排的會場,大家依禮節(jié)彼此問候,等著日出。
東方曙光初現(xiàn),射禮大會便正式開始。
首先是拜先賢圣人的畫像,隨后德高望重的長儒入席,再來是東宮,他有單獨的位子。禮樂過后,到場人員可以自己找席位坐下,維護會場秩序的京衛(wèi)兵士也陸續(xù)退到最靠近主位席的地方。
我稍微遇上一點困擾,長州籍的京官與太學(xué)貢入的京官席位并不相鄰,兩邊的熟人都招手示意我過去。略作考慮,我去長州派那邊跟大家問候,隨后去太學(xué)生席位入座。
校場上出現(xiàn)幾名太學(xué)生,丈量五十步距離,把布做的靶子安置好,固定,并排著架設(shè)了六個靶子。
“咦,是六人一起射擊么?”我悄悄問旁邊的學(xué)生。
“不是,左邊的三個靶子歸甲隊,右邊的歸乙隊。兩隊每次各派一人射箭,射三箭,都是先射外圍的靶,最后射靠近中間的那個。”
“還分甲乙隊?”
“嗯,今年甲方是由太學(xué)出身的士子組成,乙隊則由與會者自愿上場。”那人說著,掩口笑了笑。
誰都知道,就文人圈子而言,京城的官宦子弟顯然具備更多時間游獵,他們從小接受的課程里,也安排有射藝訓(xùn)練。而外地的學(xué)子,比如我吧,府學(xué)就基本不提書、數(shù)、禮以外的學(xué)問,考“樂”的時候完全是照本宣科,更別說壓根沒試過的射和御了。
射禮大會怎么看都是太學(xué)生的學(xué)習(xí)成果報告大會嘛,外來者哪里是他們的對手。
果然,先后上場的太學(xué)生都能中靶,有的甚至能射中畫上的鹿頭,而乙隊的士人明顯要差一些,哪怕只保持三箭不脫靶,也會受到長儒贊賞。
這樣的情況延續(xù)到第五對上場的人,據(jù)說是太學(xué)的上舍生與新科進士們比試,我一看甲隊那邊正是任太子舍人的即墨君,而乙方派出的是庶吉士、新科狀元趵斬。是說,他什么時候去偷偷報名的,我完全不知道呢!
兩人剛一出場,校場周圍的人就都激動起來:即墨君在上舍生里面貌似也算不錯的苗子,另外趵斬有文武雙全的傳聞,只是平常不能得見,如今終于有機會,讓大家開開眼界。
待唱報結(jié)束之后,即墨君從仆僮手里接過弓,再打箭袋中抽出一支箭,站到案前(這個木案就起著界線的作用),側(cè)頭看趵斬。
趵斬不客氣,選了順手的弓箭,拉弓搭箭射出,一氣呵成,正中第一張靶子的鹿頭額心。
即墨君點點頭,將箭枕在指上,慢慢拉開弓,這一箭飛去,射中了鹿的左耳。
兩側(cè)觀看的人發(fā)出贊嘆與惋惜之聲。
笑了笑,即墨君拎著第二支箭的尾羽,又轉(zhuǎn)頭去看趵斬。
趵斬瞥他一眼,微微皺起眉,這回拉了個滿弓,羽箭呼嘯而出,只聽嘣地一聲響,靶子竟然被射翻了去。待人扶正觀看,報的是亦中額心并穿靶而出,可見力道有多強了!
眾人驚嘆聲過,即墨君這才慢條斯理再射一箭,中的是鹿的鼻翼。
他轉(zhuǎn)身對趵斬行禮,說了幾句話,趵斬聽了也回禮,我這邊太遠,聽不見他們說了什么。
只見趵斬和即墨君幾乎同時轉(zhuǎn)身,同時拉開弓瞄準,然后趵斬嗖地射出最后一箭,擊中的是鹿的左眼。即墨君比他慢了一秒,這箭射中的是右眼。
趵斬仰頭大笑,丟下弓,回到自己的席位上去。即墨君則是等唱報成績的念過,長儒評說完畢,再退場回到太學(xué)生席位這邊來。
“學(xué)藝不精,編修大人見笑了。”他有些不好意思地對我說。
我答道:“哪里的話。目前甲隊里,即墨公子的射藝最為出眾,不愧是東宮侍讀呢!”
“編修大人謬贊?!?p> 其實也不是亂捧了,我真心覺得他們射箭挺厲害。貴族子弟把六藝都學(xué)起來是好事,至少是風(fēng)雅瀟灑、賞心悅目。而我,不用想,那柄弓能不能拉開都難說。
“啊,”即墨君剛咬了一口糕點,又急急忙忙咽下去,擦干凈嘴,道,“編修,你見過陳御史么,正是對面手持玉佩那位。”
“哦?”
我順著他的指頭看過去,確實就是我今天要找的諫官陳和。
即墨君怎么會恰好提起這個人呢?
仿佛能聽到我的心音,即墨君接著解釋到:“前幾天與殿下閑聊的時候,編修脫口而出,正是陳御史的詩句。子音就斗膽猜測編修閱讀過陳大人的詩文,但或許未曾一見?”
“正是如此。”我點頭。
感覺不太自在:這樣隨時注意我的一言一行干嗎?我會很有壓力的知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