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咸陽
這一晚,由于住的是郡守府上,吃的用的,與前一晚相比簡直是天差地別。
甚至,眼瞅著天氣涼了,吃完晚膳之后,郡守府上的管家還貼心的為秦悠安排了兩個貌美的婢女端來熱水,說是要為他暖腳。
看了眼嬌嬌欲滴的兩女,秦悠想到旁邊是呂雉呂素的住所,沒有任何猶豫,義正辭嚴的拒絕了。
兩名婢女失望的走了。
秦悠坐在床上,很快平復了心緒。
心想明日還要繼續(xù)趕路,便吹滅燭火,在一片漆黑之中摸上了床,蓋上干凈的被褥,緩緩入睡。
……
時光荏苒,轉(zhuǎn)眼即逝。
在半個月后的一個黃昏,不知道誰喊了一聲,讓一路奔波疲憊不堪的車隊,瞬間活了過來。
“咸陽,前面就是咸陽了?!?p> 聞聽此言,眾人瞬間有了精神。
坐在馬匹上的秦悠,亦是神色微微一動,輕輕扯了扯韁繩,馬蹄漸緩。
他抬眼望去,看到了遙遙在望的咸陽城。
映入眾人眼簾的,是一座樓臺各異,亭閣連綿不絕,一眼望不到盡頭的城市,遠處巍峨的宮苑,亦是隱隱可見。
不過讓秦悠和眾人之中沒來過咸陽的人感到有些意外的是,整座咸陽城居然沒有外城墻。
是的,沒有城墻。
一眼望去,便能看到裸露在外的民居院府。
那宦官似看出眾人迷惑,解釋道:
“咸陽一直是如此,從未設立過城墻,其緣由咱家不得而知。
只知前幾年,蒙恬蒙大將軍曾上書陛下,提議修筑城墻……”
“后來呢?”秦悠問。
“后來此事沒了聲音?!?p> “據(jù)說是因為丞相大人的反對,讓此事擱淺了?!?p> “丞相為何會反對修筑城墻?”秦悠登時有些好奇:“大人可否透露一二?”
宦官想了想,道:“據(jù)說……丞相大人認為,修筑阿房宮與長城已是耗盡大半國庫,再修咸陽城墻恐財政入不敷出,所以才會一直持反對意見?!?p> “而蒙將軍則認為,咸陽乃一國之都,連城墻都沒有豈不是貽笑大方,況且,天下腳下,城墻也是必要的安防設施?!?p> “聽聞當時文武百官就此事發(fā)生了激烈的爭吵?!?p> 聽后,秦悠大概明白了怎么回事。
蒙恬主張修筑城墻是為咸陽的安危考慮,而李斯反對修城則是考慮到了人力物力的消耗。
不能論誰對誰錯。
但從后世的角度來看,卻是蒙恬要更為正確一些,因為后來的劉邦之所以能這么快攻破咸陽城,恐怕和咸陽沒有城墻也有很大的關(guān)系。
連城墻都沒有,又何來守城?
所謂的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也是因為有著一個關(guān)字,這個關(guān)自然是關(guān)隘險要的關(guān)。
當然,這事兒與秦悠無關(guān),對于咸陽來說,他只是一名過客。
不過通過此事,秦悠也窺見朝堂一角。
以李斯為首的文官集團,和以蒙恬為首的武將集團,斗爭似乎很激烈啊……
天黑前,秦悠一行入了城,暫居于一間安排好的府邸之中。
而那名宦官則回去匯報去了。
……
咸陽宮中,燈火長明。
贏政神色威嚴,目光微凝,聽完跪在下方的宦官稟報,點了點頭:“寡人知道了,你退下吧?!?p> “諾?!被鹿倨鹕恚砭鸵蜷T外退去。
而就在宦官要退出門之際,殿內(nèi)又響了聲音。
“明日早朝過后,宣,公大夫秦悠前來見朕?!?p> ……
一晚的時間很快便過去了,第二日,秦悠在一名宦官的帶領下入了宮,來到麒麟殿外等候宣傳。
秦悠站在莊嚴的殿堂前,臉色淡然自若。
但心里卻是有些緊張的。
畢竟接下來要見的可是一位古代皇帝,而且是古時候的第一位皇帝,說不緊張,那是假的。
時間就這么一分一秒的過去了。
直到秦悠等得困意上涌,殿內(nèi)忽然有了動靜。
一群人的腳步聲和交談聲,驚碎了秦悠半夢半醒的狀態(tài)。
秦悠打了一個激靈,睡意全無。
抬頭一看,只見一群身著黑色官吏服飾的人從殿內(nèi)涌出。
秦悠怔了下,便明白了過來,原來已經(jīng)是到了百官下朝的時候了。
他就在旁邊這么愣愣的看著百官從身旁走過,眾人之中不少人注意到了秦悠,但只是瞥了一眼,未作理會。
只有一看著頗為年輕的青年凝目打量了他一眼,湊了過來好奇的問道:
“這位兄臺,你候在此處是為等誰?”
“我在等候陛下宣傳。”秦悠看了他一眼,如實道。
“宣傳?你是哪個郡縣來的官員?”
“在下無官無職?!鼻赜普f道。
“那你為何身著官服?”青年挑了挑眉頭。
“這是陛下賞賜的。”秦悠回道,并沒有不耐煩的意思。
“哦?還未請教閣下名諱,不知貴姓?”青年似乎是來了興趣。
“免貴姓秦,單名一個悠字?!鼻赜苹氐?。
“秦悠……”青年喃喃低語,總覺這名字很是耳熟,好似聽過幾遍,但一時卻想不起來。
為合禮數(shù),青年也報上姓名:“在下三川郡守,李由?!?p> 聞聽此言,秦悠微微有些訝異,上下打量了他一眼。
李由?李斯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