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章夫人過河拆橋,家中又沒了進項,但三棟樓房還在蓋,臨安出租房子最是賺錢,因此小圓無甚憂心,一心想著過好中秋節(jié)。
南宋雖有月餅,卻是菱形,且并未賦予團圓之意,小圓很是失望,只得親自到廚房拿了菱形的月餅叫她們改作圓形,又親手調了紅糖蓮蓉餡,這才走到陳姨娘房里與她商量過節(jié)的事宜。
“姨娘,能不能不回府過節(jié)?咱們剛搬的新宅子,后頭有園子有河,拜月放燈都便宜?!毙A靠著陳姨娘的肩膀,偎在她身旁問道。
陳姨娘摟著她道:“你平日里頂穩(wěn)重的一個人兒,怎么一說起府里就孩子氣起來?中秋乃團圓之節(jié),豈能在外單過?”
小圓撅著嘴扭了半日,陳姨娘就是不松口,使人送了她回房做針線。
晚上阿繡從老宅地督工回來,見著小圓繡的那只像極了鴨子的鴛鴦,一臉奇怪地問:“四娘既然已繡好了帕子,為何不送去后頭河邊?”
小圓比她更奇怪:“為何要去河邊?明日才放燈呢?!?p> 阿繡往門口一指:“我剛才坐船回來也正奇怪呢,今日又不是十五,程少爺怎么就放起燈來?!?p> 小圓一聽,趁著天黑沒人看見,抓了頂蓋頭就往后園跑,這宅子園中沒有蓋竹樓,無法登高去看,她只得編了個理由支開看角門的婆子,悄悄溜了出去。
阿繡緊跟在她身后溜了出來,指點她道:“四娘,那邊有個為了方便買水修的臺階,你去那邊看?!?p> 小圓依言站到臺階上,卻發(fā)現(xiàn)階上有只小船,在月光下微微泛著光澤,她撿起來一看,竟是玉雕的,她把手指伸進船里摸了摸,果然有條紙卷藏在里頭。
“四娘,那是什么?”阿繡在身后問道。
小圓忙把紙卷用兩只手指夾出來,塞進了懷里,她捧著玉船抬頭朝前看去豢淼男『傭園?,柳署嬄阎k乓灰緞≈郟漬咀諾?,是她再熟悉策€哪塹郎磧啊?
她癡癡地看了許久,突然船尾的程福撐了下桿,小舟藏進了垂柳枝葉下。“四娘,有船來了,咱們進去吧。”阿繡在她身后提醒道。
走進角門,小圓躲在暗處直盯著對岸不肯離去,阿繡看了看她手中的玉船,問道:“四娘,你與程少爺打小就好,他又上門求過好幾回親,咱們被趕出府后,好容易夫人松了口要把你許給他,你當時卻怎地百般不愿意?”
小圓慢慢把目光收了回來,嘆道:“是‘許’么?哪有嫁女兒卻向人家討海上生意的股份的?”
阿繡瞠目結舌:“四娘,我不知還有這么一出,那四娘以后去了程家,可怎么抬頭做人?”
她話一出口就反應過來,自己講了不該講的話,于是捂著嘴不敢再跟上去,小圓正想一個人待一會兒,便也不去叫她,獨自回房掩上了門。
“是情詩?”小圓撥亮了油燈,拆開紙卷,自嘲地笑了起來,“要是情詩,那他就不是程二郎了。”
的確不是情詩,那張紙上的內容讓小圓欣喜若狂,她含著淚奔到陳姨娘房中,把陳姨娘從床上叫醒:“姨娘,你看這是什么?真不知他是如何弄到的?!?p> 陳姨娘把那張紙看了又看,抱著小圓大哭起來,小圓拍著她的背安慰道:“姨娘,你現(xiàn)在是自由身了,該高興才是,等過完節(jié)我就使人去官府,把這宅子過到你名下。”
陳姨娘捧著那張已有些泛黃的賣身契又哭又笑,直問她這契紙是誰送來的,小圓只道是程二郎使人送了來,卻不敢告訴她玉船的事。
陳姨娘聽著聽著,突然抬頭道:“四娘,那明日我就不能陪你去府里了?!?p> 小圓替她擦了擦淚,說:“姨娘,我本以為你舍不得離開府里呢,見你還是高興的,我就放心了,你還管中秋作什么,我恨不得也能得個自由身才好呢?!?p> 陳姨娘輕輕拍了她一下,嗔道:“府里再怎么有不是,你這個身份是他們給的;我們孤兒寡母獨住在這里卻無人來欺侮,也是因為你哥哥們都大了;等你出了門子,要靠娘家的地方還多著呢,他們不必為你做什么,只要有人有身份在那里,你在婆家就能過得好?!?p> 小圓不得不承認在這個時代,陳姨娘的話很是有道理,但若欺人太甚,她還是要在棉里藏根針,不叫他們小瞧了自己去的。
別了捧著賣身契左看右看的陳姨娘,小圓回到房中,取了那只玉船擱在書架上,又恐小丫頭撣灰時摔下來;放在床頭,又怕睡覺時壓著了它……她折騰了大半夜,直到天色泛白才和衣睡了過去。
她一覺睡到日上三竿,正疑惑怎么沒人來喚她,采菊走進來說:“四娘,陳姨娘體恤繡姐姐,早上就讓她回家過節(jié)去了,今晚我陪四娘去府里。”
小圓點了點頭,換過衣裳就要出門,吳嫂卻趕了來,急道:“四娘,劉媽在賬上支了好幾百錢,已是往何府去了?!?p> 采菊不等小圓開口,先斥道:“沒一點眼力勁兒,沒主子的許諾,她有膽子去賬上支錢?”
小圓看了采菊一眼,“倒是沒想到你還這般伶俐。”
采菊見小圓夸她,越發(fā)得意起來,理也不理吳嫂,扶了小圓就朝外走。
小圓著急趕路,不及與吳嫂講話,只得路過她身旁時,微微朝她點了點頭。
吳嫂見她們二人走遠,往地上啐了一口,“作死的小蹄子,還說我沒眼力勁兒,我看你才蠢笨得很,四娘那是對你不滿了,還以為是夸你呢?!?p> 旁邊喂雀兒的小丫頭采蓮道:“吳嫂子,她不過是看著繡姐姐討了四娘的喜歡,一家人都造化了,也一心想著往上爬呢。不過她講的也有幾分道理,此事四娘必是默許了的,你何苦來討這個沒趣兒?”
吳嫂子見她話講得利索,笑道:“你這丫頭還是年輕了些,四娘明白,那是主子的英明;我特特地來回話,那是作下人的本分。”
采蓮若有所悟,“原來不是多此一舉,而是為表勤懇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