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都市

四合院之大佬人生

第七十二章 自動裝彈機(一科普,可直接跳過)

四合院之大佬人生 我是大軍啊 2857 2022-03-18 21:02:28

  忙活完了渦輪發(fā)電機機的事后,王洛一頭扎進了新坦克的工作中去了,新坦克樣車制造很麻煩,雖說有圖紙保證,但不免出現(xiàn)一些問題。

  一個自動裝彈機現(xiàn)在就是個過不去的大坎,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戰(zhàn)場上,首先出現(xiàn)了坦克。在隨后近100年的發(fā)展中,坦克贏得了陸戰(zhàn)之王的美譽。堅固的裝甲,犀利的火炮使其成為現(xiàn)代戰(zhàn)爭中一樣不可或缺的重要武器裝備。隨著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坦克火炮口徑越來越大,彈藥也越來越重,同時對火炮的射速要求也是越來越高。可是不同于其他的火炮,坦克火炮由于車體體積的限制無法增加更多的乘員。所以在戰(zhàn)后坦克自動裝彈機的發(fā)展得到了快速的發(fā)展,成為坦克戰(zhàn)斗力的一項重要指標。

  所謂自動裝彈機,指的是為火炮自動裝填炮彈的機器。其實嚴格說來世界上很多國家早就有了很多的成熟技術,而且從裝備的時間上看來~自動裝彈機早就不是什么高科技了。但是,現(xiàn)在裝備有坦克自動裝彈機的國家數(shù)量仍然有限,主要有毛熊,兔子,高盧雞,腳盆雞等國。

  坦克自動裝彈機按照裝填方式分類,可分為定角式和非定角式兩種?;鹋诙ń茄b填式自動裝彈機,主要部件通常布置在炮塔內,火炮須在高低向處于一個特定的角度并閉鎖后,自動裝彈機才能裝彈。這種裝填方式大大限制了火炮的射界,使得每次在再裝填的時候火炮必須位置重新歸零,而且觀瞄設備也必須跟著重新歸位,所以這種自動裝填方式雖然提高了射速但反而限制了坦克的戰(zhàn)斗力。火炮非定角裝填式自動裝彈機就好多了,主要部件通常安裝在坦克車體中,坦克炮在高低向處在任何角度,自動裝彈機均能裝彈。裝有自動裝彈機的坦克炮除可以使用自動裝彈機裝填炮彈外,還可以半自動裝填炮彈和人工裝填炮彈。自動裝彈機的補彈和卸彈一般由人工進行。

  眾所周知世界上第一款實用化的自動裝彈機是高盧雞的AMX-13輕型坦克。于1946年設計,1948年完成的第一輛樣車,1952年在羅昂制造廠(ARE)投產(chǎn)而后裝備部隊。該坦克安裝1門75mm火炮,有炮口制退器。該炮由炮塔后部的2個鼓形彈艙供彈,每個彈艙裝有炮彈6發(fā)。火炮發(fā)射后,空彈殼可經(jīng)炮塔后窗口自動拋出。火炮配有穿甲彈和榴彈,彈藥基數(shù)37發(fā)。之所以一輛輕型坦克有如此的高射速完全得益于其對自動裝彈機的使用。

  但高盧雞AMX-13輕型坦克體積很小,如果還有一個裝單手的話將坦克做如此之小幾乎是不可能的。這也充分說明自動裝彈機的優(yōu)勢之一,那就是可以有效的較少坦克的外型尺寸。

  自動裝彈機的使用使得AMX-13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高射速,但是坦克自身也為此付出了較大的代價。這個代價主要是由于其為了安裝自動裝彈機而使用的一種所謂的“搖,擺”炮塔。該炮塔結構分為上下兩部分,中間沒有剛性連接,這樣就使得該坦克的炮塔防護無異于一個悲劇,這也是該結構后來被淘汰的主要原因。

  所謂的搖擺炮塔,該結構將坦克炮塔一分為二,炮剛性地安裝在上塔體上,二者成一體繞火炮耳軸作俯仰運動,是謂“搖”;上塔體靠耳軸支承在下塔體上;下塔體支承在炮塔座圈上,帶動整個炮塔及火炮作旋轉運動是謂“擺”。這樣的好處就是可以將座圈做的很小。從圖中大家可以明確看到火炮安放在耳軸上,炮塔后部布置有裝彈機。這種布置方法結構簡單可靠性高,但是適裝性較差。

  隨后使用自動裝彈機的就是60年代瑞典的S坦克。S坦克是瑞典Strv103系列坦克的簡稱,是瑞典陸軍兵器局在50年代打破傳統(tǒng)設計的一種無炮塔型主戰(zhàn)坦克,固定式安裝的火炮依靠車體的旋轉和俯仰進行瞄準和射擊。他的自動裝彈機很有意思,坦克的炮彈裝填采用液壓操縱自動裝彈機。駕駛員或車長按下駕駛-射擊操縱裝置的裝填鈕,炮彈的固定卡爪自動松開,炮彈靠自重落到最下一層托彈槽上,送彈挺桿將其推到彈藥架中間的裝彈機上,然后裝彈機將彈藥舉到炮尾,由后邊的裝填滑塊推入炮膛。這種靠重力的上彈裝填方式也是獨一無二的。

  這就是著名的瑞典S坦克,純粹防御戰(zhàn)術思想下的產(chǎn)物,擁有獨一無二的外觀。也可以算是世界上最為低矮的坦克了。

  采用自動裝彈機的后的坦克其外形尺寸得到了明顯的縮小,并且可以節(jié)省一定的人力資源。那么除此之外還有哪些明顯的優(yōu)勢呢?

  (1)使用自動裝彈機后可以有效降低車高:由于裝填手在車內基本是采取的立姿工作,占用較大的空間和需要足夠的高度,采用自動裝彈機可以大大的節(jié)省空間。而且取消一名乘員后可以不在火炮一側前后安排座位,也有利于降低炮塔的高度,減少坦克的被彈面積。最典型的就是俄系坦克如T-64其高度只有2.20m,高度比T-62坦克大約下降110mm,而T-72更降低至2.19m高,德國的豹2坦克的高度則有2.46m。

  (2)由于減少了體積,可以使得裝甲使用量減少,有利于減重或者增加裝甲防護。

  (3)便于實現(xiàn)隔艙化,提高坦克生存能力:采用自動裝彈機后,易使乘員和彈藥分開,減少殉爆的危險。

  (4)便于裝填大口徑彈藥:火炮口徑的加大將明顯增大彈藥重量。實踐證明,120mm炮彈的裝填基本已經(jīng)達到了人體所能承受的極限。而未來所研制中的140mm火炮如果沒有自動裝填將很難進行。事實也表明毛熊在換裝125mm主炮的坦克后基本再也沒有考慮過使用人工裝填。

  (5)可以有效提高射速:經(jīng)過前面的火控系統(tǒng)的介紹我們知道所謂射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坦克捕獲目標的速度。所以說,越高的射速可以為第二目標的捕捉提供更多的機會。目前在人工裝填狀態(tài)下一般射速只有4-6發(fā)每分,而采用了自動裝填后射速可以達到8發(fā),甚至于勒克萊爾所宣稱的12發(fā)。

 ?。?)在顛簸狀況下人工裝填頗為困難。

 ?。?)自動裝彈機對于改變坦克常規(guī)結構創(chuàng)造了條件。比如鷹醬斯特瑞克火炮系統(tǒng)。

  前面說了自動裝彈機的優(yōu)勢,那么下面就來說說自動裝彈機的組成結構。一般來說坦克自動裝彈機由操縱臺或裝彈操縱臺、炮彈數(shù)量指示器、輸彈機、提彈機、推彈機、拋殼機、火炮閉鎖器、記憶裝置和配電盒等及部分組成。在操作的過程中為了防止故障帶來的災難性后果還要求有由人工按照常規(guī)方式可以在裝填彈藥。相對來說尾艙式的布置方法則比較簡單,一般由一個電控輸彈機、推彈機、帶式彈倉和一套電子控制裝置幾部分組成,主要是減少了一個提彈機。自動裝彈機牽涉到如下幾樣技術:

 ?。?)選彈技術:威脅目標不同,消滅威脅所需的彈種自然不同,選擇合適的彈種是第一關鍵。由于儲存在彈倉內的炮彈是無序存放的,何位置存放的是何種彈,在存放彈藥或補彈時就需要記憶,以供選彈時能有一個目標,這就需要研究能夠記憶彈種的記憶盒及其相關技術。

 ?。?)輸彈技術:彈藥到位方能向炮膛裝填,其前提條件是選擇合適的彈種。自動裝彈機尋找到所需的彈種后,需要借助機械將其輸送到裝彈位置,不偏不差地正好對準炮膛需要開發(fā)相應的技術,這就是輸彈技術。

  (3)推彈技術:彈藥不入炮膛是無法發(fā)射的。如何將炮彈裝入炮膛,而且是恰如其分的裝入,是推彈技術需要解決的問題。

 ?。?)自動化技術:選彈、輸彈、推彈,既需要快速準確地完成,又需要協(xié)調地進行,方能提高射速,滿足作戰(zhàn)的需要。自動化技術在其間起著關鍵的作用。

  (5)可靠性技術:西方國家遲遲不肯使用自動裝彈機,最主要的原因是對自動裝彈機的可靠性持懷疑態(tài)度,因為一旦自動裝彈機出現(xiàn)故障,將造成災難性的后果。沒有滿意的可靠度,是不能正式裝車使用的,首先必須解決使用可靠的技術問題。

  (6)閉鎖技術:不采用人工裝填的話就必須自動開鎖閉鎖。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