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出門,最后總是想回家,想起宅在家里的幸福。給我這么一個房間,不需要太大,只要里面有一臺電腦,幾盤動漫光碟,一個空調(diào),幾本書,幾本作業(yè),幾份答案,一支筆,一本筆記本,最好還有一臺電視,一張床,一大瓶水,這樣的房間就算讓我宅一輩子我也不會膩煩,因為宅在這樣的房間里會覺得超級幸福。不僅是宅在自在里,也宅在了那份熟悉。
這個暑假,在家里宅了很久很久了,久到只會呆在那個角落里自言自語,然后突然地大笑,久到寂寞爬過頭頂,身上都是蜘蛛網(wǎng)了。終于,在今天,借著去看世博的借口來到了上海。早上八點,我們已經(jīng)漫步在恒豐路上了,現(xiàn)在的天氣很好,沒有驕陽似火,舒爽的海風吹皺了衣角,輕撫著臉龐。很喜歡上海的風,比起南京的風,我更多了些留戀,那種感覺就像回到了過去,回到了小時候。走到了蘇州河的橋上,停留了一會兒,河水比以前干凈多了,和這里的原始上海在一起,多了一份和諧。安靜亦如九點前的上海,沉睡是整個的城市。上海人很會生活,九點前是不喜歡起床的。早餐亦是很簡單,一手喝著豆?jié){,一手啃著油條,蔥油餅,簡單而快樂地開始了新的一天。我們沒有急著去世博,而是走進了浦西的那個熟悉的胡同,古老而陳舊的就像這房子的主人,如此的褐色木制樓梯,踩在腳下感覺還真是不那么踏實,就是這樣的一步一步地上去,卻多了份喜愛,喜歡那陳舊的感覺,充溢著歷史的味道。很可惜,那主人并不在家。
我們繼續(xù)走到了南京路,店還沒有開門。繼續(xù)向著目的地走著,我們來到了外灘,天氣變得很熱,如果不是海風,身體就快要受不了了。停下來照了兩張相,繼續(xù)走著,可對世博的向往已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成反比降低了,皮膚被曬出了點點紅色,開始有些后悔,因為哥哥家有客人,不能和我們一起,身心都開始疲憊起來。望著湛藍的天空,突然有些陌生了,畢竟,這里早已不再熟悉,又或許,這里我從來沒有熟悉過。望著密集的建筑物,上海好像也變得趨向格式化了,就像這些高樓一般規(guī)矩,冰冷,少了那些人情味,替代的是那一段隱形的距離。道不出它是什么,就像那梔子花開的香味,風兒一吹,若隱若現(xiàn)。突然想起了南京的天空,雖然沒有那般湛藍,卻多了分溫潤。上海的天空看久了會傷眼,而一個人清閑的時候,坐在陽臺上,望著南京的天空發(fā)呆,卻勾起了一顆青澀的心的無限遐想。上海的天空里也少了那鮮活的生命力,不像南京的天空,鳥兒可以自在地飛。
海風吹久了也會心煩,畢竟那只是一時的留戀,改不了的是多年的熟悉和依賴。它的輕撫加快的只是那對熟悉的依戀。我們決定回頭了,或許是我們本就不是來看世博的吧,亦或許那種對家的依賴已經(jīng)成了一種習慣,只是沒有離開前總想著離開,擁有的時候卻不懂得珍惜。也可能浦東就是更陌生的地域了,陌生到?jīng)]有一點記憶,也不會有一點遺憾。于是,我們返回了南京路,那里還殘留了那些古老的痕跡,從曾祖父開始,那又是另一股歷史的氣息,說不上熟悉,但卻向往。古玩店還是有著很大的吸引力,從不后悔把時間留在這里,因為這里有著類似的味道,卻不是這個城市帶來的。我們喝著飲品,逛著百貨商店,商店里的貨物亦不如往昔。曾經(jīng)追求的那些無奈地在時間的面前悄然褪色,就像許三多那般的精神,慢慢隨時代的發(fā)展隱退。望著這個城市,我不再留戀,因為在選擇離開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陌生。在我沒有回來之前,我選擇繼續(xù)陌生下去,因為有一塊地方我已經(jīng)熟悉,它在等著我回去,還有一個家在等著我,因為它亦離不開我,空洞的屋子因人而變得有感情,沒有了我,它會寂寞,我會難過。就像已經(jīng)喝過這杯苦丁茶,又怎么忘得了它的味,何況喝了如今的一生。那股味道不光是熟悉,更是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愛,久了已成為這股深深的依戀。
回去,決定了,不在回頭。現(xiàn)在的我只想回家,回到那片熟悉的天空下,吹著那熟悉的味道,喝著水,坐在我的電腦旁看著動漫,寫著作業(yè)。累了,躺在我家熟悉的大床,透過窗子,望著自在飛翔的鳥兒,讓我的思緒和它們一起,在這片熟悉的地方。就像人們常說,失去了才知道后悔,如今的我只是短暫的離開,卻發(fā)現(xiàn)自己早已深陷其中。
——20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