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xiàn)實

生于鄉(xiāng)野,心懷山海

第四章 落后就要挨打

生于鄉(xiāng)野,心懷山海 太初飛仙 2514 2022-01-31 18:19:13

  子不教,父之過。要想進步,必須從嚴。

  正是祖祖輩輩身體力行的示范,耳濡目染的熏陶,才有了華夏張氏的興盛和壯大。

  雖說至此張秋生已是莊稼人,但那份存在于骨子中的大族志氣,依然隱隱生威,這應該就是一族之底蘊的體現(xiàn)吧。

  而最直觀的,自然就表現(xiàn)在了張秋生對于云天的嚴教上。打是親,罵是愛,傳統(tǒng)的長輩總是偏愛家里的老幺,而張秋生,自從另立了門戶,后輩沒有了傳統(tǒng)的溺愛,也無祖輩的庇佑中,對于云天的“愛”,這究竟是好是壞,張秋生只能懷著期望向前看。

  張秋生初中畢業(yè),在以前,他也算是半個秀才的文化人。然而自從新中國成立,全國的老百姓得到大翻身,被封建毒瘤壓迫千年的勞苦大眾當家作主,打到剝削主義的熱情就迅速席卷全國,而張家作為舊時代黃河堡的大族自然就被冠以“地主”之名。

  辭舊迎新,翻身農奴把歌唱;歡天喜地,感謝領袖***。至此,中國的天地徹底變了模樣。

  那個時候,傳承上千年的特權社會被終結,人民當家作主的時代如摧枯拉朽之勢,洶涌而來。那當真是華夏文明的偉大進步。

  順應天時,才能幸福生活。在這樣的大勢下,有人歡喜,自然就有人哀愁。中國人從最早的農耕文明時代到現(xiàn)在的社會主義時代,一直都在追求真善美的道路上踽踽獨行,百折不撓。

  但在這之中,亦不乏墻頭草,鉆營宵小之徒,落井下石者,麻木不仁者,雪上加霜者,比比皆是。比如袁世凱與民國軍閥的糾葛就可窺知一二。復辟帝制,人們紛紛買辮子,帝制倒臺,人們紛紛高掛青天白日旗,望風披靡者大抵皆如此。

  民眾的悲哀,也在被制裁者身上得到體現(xiàn)。就好似魯迅筆下的《吶喊》《彷徨》。只是現(xiàn)在的黃河堡張家,卻只有無奈的嘆息。因為他們,并不是黃河堡真正的“地主”。好在他們并沒有就此頹喪,而是一如既往地秉承著先輩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篳路藍縷。

  這是張氏一族永遠的痛,而痛點就在于當初偌大的家業(yè),卻沒有識文斷字之人,明辨大勢之才??床磺逄煜麓髣?,自然也就要葬身于這天下大勢。

  所以,對于解放后的張家,老輩人時時刻刻不忘讓子弟讀書,傳到云天這里,秋生自然更加嚴厲。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父輩沒有實現(xiàn)的愿望,就希望后輩去實現(xiàn),這就是為人的意義,這就是奔波的追求。

  回看當下,從當初的白手起家,到現(xiàn)在有了柴油動力的生產力,一輛藍色的三輪農運車,有了只有一臺黑白電視機,雖說簡單,但也比以前境況好了許多。

  此時的秋生,滿眼含笑,腳下油門一踩,車子歡快地吼著歌向前飛奔,一路風馳電掣,朝著家的方向而去。

  冬季大棚,夏暑賣瓜。正直夏日,秋生兩口子賣完瓜后,還不忘去城里的書店去轉轉,因為他知道,知識是可以改變命運的。

  “哇!爸,你給我們買了這么厚一本字典嗎?”云天好奇的瞄著秋生手里的書。

  這本書,整體是墨綠色,分別是《中國成語故事》《中國神話故事》《中國典故故事》。線膠硬殼,三冊成套,裝在硬紙書套里。應該說是一套書,甚是精致。

  “今天給你們倆買了一套課外書,以后要努力在學業(yè)上下功夫,永遠記住,落后就會挨打,知道嗎???”秋生一邊遞書,一邊不忘教導兩兄弟。

  “嗯,知道了爸,我一定好好學習!”云聰搶先接過書回答道。

  “云天,我先看《中國神話故事》,你看其他的兩本,我這本看過了咱倆再換著看?!痹坡斒峙踔聲_心的說道。

  “好啊,都行。”云天應承著。他對于看書,興趣不是很大。

  云天自打上學以來,對學習都不怎么上心,每天最快樂的事,就是和同學們一起打彈珠,拍卡片,或者放學了,同學們聚集在一起,在屋后面的莊稼地里拉開陣勢奪紅旗,甚至后來竟然學起木匠的活兒做高蹺。總之就是對學業(yè)不感冒。

  家里的墻上,貼著云聰?shù)娜脤W生獎狀,每天寫作業(yè),時不時都能聽見媽媽夸贊哥哥的話。

  “云天,你看你哥的字寫得多工整,你要多向你哥學習?!?p>  每當這時候,云天都會一臉認真的回應,但手下仍然是隨心所欲。

  實踐決定認識。可能這就是素質教育的意義吧。不一定所有的學生都要一個樣,但只要每個人有自己的想法,并且會去付諸行動,這也許會有另一種可能也說不定呢。

  所以在兩兄弟的教育上,兄弟兩的表現(xiàn),秋生夫婦也并沒有統(tǒng)一標準,這給了成長當中的孩子,自由的空間和創(chuàng)造的可能。

  年與時馳,歲月更替。此時的黃河堡也早已換了新顏。自從去年政府牽頭,從山東引進溫室大棚種植蔬菜技術,整個堡子到處都是豎起的土墻圍子。自那開始,云天一家在冬天也能夠吃得上新鮮蔬菜了,不過隨之而來的苦也是水漲船高,與日俱增。

  技術帶來變革,也必將促使人更加的勤勞。就是在大冬天,一家人夜深了也要圍在火爐旁,將拔回來的小蘿卜,油菜,茼蒿等蔬菜根根淘洗干凈,然后用秋季打完稻米的稻米稈一捆捆仔細的捆扎漂亮,以便隔天凌晨馱著去賣。

  也是從那時候開始,云天兩兄弟的生活也開始變得更加豐富斗趣起來,時不時多了斗嘴,多了打架,多了見不得也離不得的情愫。

  而對于不上心學業(yè),調皮搗蛋的云天來說,他的成長也在悄然來臨。

  有一次早晨,好不容易放假,正在睡夢中的兩兄弟被叫醒了,原來是家里沒水了,需要他倆去一里地外的大路口水房抬水,兄弟倆不情愿的出發(fā)了。

  冬天的北方,道路上雪泥混合,交錯不平的車轍印比腳還深。去的時候兩兄弟倒沒覺得有多困難,但在回來的時候,卻是步履維艱。作為弟弟的云天,聽云聰?shù)陌才?,兩個人,弟在前,哥在后,搖搖晃晃地抬著兩桶水踏上了回家路。

  “哎喲!好疼!你干嘛,能不能慢點?。俊痹铺靷饶樝蛑竺娴脑坡敽暗?。此刻本就不好的心情,在寒冷疼痛中徹底爆發(fā)出來。

  “是你自己走得不穩(wěn),還怪我?。俊痹坡敶藭r也沒有好臉色的回應,他覺得弟弟在無理取鬧。

  “嘭?。?!”只聽一聲響,兄弟倆辛苦的成果,就這樣消失在地面上寒冷的車轍印里,水慢慢地流了一地。水桶也被摔了個坑坑洼洼。

  后面抬扁擔的云聰,被云天突如其來的扔扁擔閃了一下,不禁怒上眉頭。

  “哼!水票浪費了,水桶被你摔壞了,你就等著挨打吧!”說著,云聰氣哼哼的提著水桶自顧自的回家了。

  云天定定的站在路邊,他看著被水桶底邊扣破皮流血的腳后跟,心里不是滋味。要按往常,受傷了他就有理,但是這次,云聰說得話讓他沒有了底氣,想著心里不免害怕起來,“唉,又免不了一頓打了。”

  云天看看東邊的太陽,旭日初升,好像太陽公公也還在打盹兒。晨光熹微,透過遠處幾棵葉落冬眠,沒有一片樹葉的白楊樹梢,一切越發(fā)顯得蒼白冷清,他瞅了一眼摔在路上的扁擔,抱起來往家走去。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