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隱相

第三十六章 士林之恥(求票)

隱相 水葉子 1976 2011-11-11 11:39:26

    這事了結(jié),唐松雖然心中渴念卻沒回鹿門山。畢竟三日之后,龍華會就該開始了。

  會期前一天的上午,唐家先后來了兩撥傳信的。第一撥是個伙計模樣打扮的人找柳眉,為的是通知并提醒她第二天晚上準(zhǔn)時參加龍華高會,一并確定表演的曲目舞蹈。

  第二撥來的則是穿著皂衣紅裹肚的州衙公差送來一封便箋。這便箋看著不起眼,里面的內(nèi)容卻是滿襄州士子夢寐以求的。箋邀唐松于明日赴漢江之會,共賞美景并臨清流以賦詩,便箋下方,赫然有著本州刺史及別駕的親筆具名。

  看到便箋上“臨清流以賦詩”這幾字,唐松實在是無話可說。他自在這里糾結(jié),那邊廂唐達(dá)仁卻因為這份信箋興奮的老臉放光,這可是刺史和別駕親筆具名的邀約信箋哪!嘖嘖,祖宗顯靈了,嘴里嘟嘟囔囔的說著誰也聽不清的自言自語,自己把自己給激動的了不得的唐達(dá)仁到后來居然眼圈都濕潤了。

  對此,唐松更是無語了。這老頭兒真是沒法說他,前些日子唐達(dá)信拍他面前兩萬貫錢的時候,也沒見著老頭兒有這么激動?。?p>  唐松真是覺得唐達(dá)仁有些難以理解,也正是因為這份難以理解,唐松知道自己永遠(yuǎn)也無法真正成為一個唐人,更別說一個正宗的唐代讀書人了。

  烙印在骨子里的東西是無法改變的,他是,且永遠(yuǎn)只會是一個裹著唐朝皮的后世人。

  這一天剩下的時間里,整個唐家愣是被往日最安靜的唐達(dá)仁整出了雞飛狗跳的感覺。這老頭兒沉寂太久的父愛居然就此大爆發(fā),十年來第一次關(guān)心起兒子的穿著來,且是關(guān)心的細(xì)密到了瑣碎的地步,就連女兒按他的意思給兄弟的衣服改一下袖子,他老人家都得親自在旁邊盯著。

  唐松也被他折騰的不行了,不到一個時辰的時間里喊了足足十七遍,且每一遍到跟前時交代的都是些不用交代的廢話。到最后唐松也算看明白了,老頭兒根本就沒有什么有用的東西要交代,他純粹是激動的太狠后癲狂了,不這樣折騰,那砰砰狂跳的心就安靜不下來。

  唐松看明白這點后果斷的溜出了家門,任老頭兒在后面喊的聲嘶力竭也絕不回顧,找到本城最大的萬客來酒肆吃了三甌上好的河?xùn)|葡萄釀,看了六個歌兒舞女的表演,又好好欣賞了一番酒肆門口做活店招的碧眼胡姬。直到夜色降臨之后這才踩著歪歪斜斜的月光回了家。

  一夜好睡,第二天一早,唐松梳洗罷換上昨天那襲折騰了大半天的士子服老早就出了門,免得再被老頭兒堵住瘋魔一回。

  精細(xì)的用過早飯后,唐松安步當(dāng)車出了襄陽南門。襄州自古即為交通要塞,素有南船北馬匯聚地之稱,眼前這一片碼頭大小船只交錯停泊,當(dāng)真是桅帆入林,船工如雨,再加上水面帆影之間不時錯飛而過的水鳥,真是好一派熱鬧喧嘩景象。

  在這船舶??窟B綿達(dá)十?dāng)?shù)里的碼頭區(qū),位置最好的那一片水面上卻顯得極為空闊。其間便只停泊了一艘闊倉平底的打花櫓,這船身子極大,速度也慢,卻勝在平穩(wěn)奢華,正是游江賞遠(yuǎn)的上好佳物。

  唐松來的稍早,今日與會之人多不曾到。遞出便箋登上花櫓放眼望去,只見襄州古城與遠(yuǎn)處的襄北平原盡收眼底,水天一色之間只有說不出的雄渾壯闊景象。

  眼見好景可賞,唐松邁步向打花櫓艙頂改制成的觀景臺走去,正行走間忽然看到打花櫓一側(cè)的船艙陰影處有兩個船工模樣的人聚在一起。無意間瞅了一眼卻總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但猛然之間卻又想不起來。

  直到登上觀景臺極目楚天時,腦海中靈光一道閃過,想起來了,這兩人確實是見過的。當(dāng)日他應(yīng)張啟玉之邀帶柳眉赴硯山之會時,先是遇著晴雪,隨后在一個山間小道的疾彎處差點與這兩人撞到了一起。

  之所以能將這兩個僅僅一面之緣的人想起來,出了那犀利的眼神之外,還因為這兩人當(dāng)時的穿著打扮太特殊。今個兒他們怎么又成了船工?而且剛才那湊在陰影中的樣子現(xiàn)在想來總有些鬼祟的感覺。

  兩次赴文會都見到了這兩人……唐松走到觀景臺一側(cè)俯身下望,那兩人已經(jīng)不見了蹤影。

  就這一會兒的功夫,陸續(xù)有鮮衣華服的士子抵達(dá)。其中頗有幾個是同在鹿門山中結(jié)廬的,這些人上船后隨意打量間看到觀景臺上的唐松時不由自主的流露出愕然的表情

  隨著唐緣案的傳播,唐松這段時間在襄州真可謂是如雷貫耳,只是情形依舊如上次那“書中自有黃金屋”一樣,市井間固然是贊譽如潮,但士林里卻對此嗤之以鼻。

  一個讀書人居然不顧身份與人對簿公堂,做起了訟棍的勾當(dāng),這就已經(jīng)夠讓圣人衣冠蒙羞的了。更別說其還在公堂之上揭人陰私,那里還有半點讀書人洵洵儒雅的氣度。這唐松啊,真是把襄州士子們的臉都丟盡了。

  最終,諸士子們得出了一個公推的結(jié)論:五十年來襄州士林之恥,莫有過于唐松者!

  今天這聚會到底是怎么回事大家心里都清楚,此次聚會參與者雖然不到三十人,卻是整個襄州士林萬眾矚目。所以這些接到便箋的人無一不是心中激動不已,雖未吃酒已是飄飄欲仙,如有醺然之醉。

  但是他們這份滿帶著榮耀感的激動此刻卻被兜頭潑了一盆冷水,在這般等級的文會中居然看到了這個士林之恥,就如同在長安的萬福萬壽樓宴飲時看到一只蒼蠅,那地方原本無論如何也不會出現(xiàn)這種東西的。

  ……………………

  PS:這章內(nèi)容少了點兒,實是不得已。請大家繼續(xù)給予票票支持,晚上那章不會像這章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