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逐客令
《第五紀元》的副本,不會無緣無故的傳送時間。
前世由于進入副本太多次,茅毛也記不清,第一次進《總有刁民想害朕》被隨機到什么時間。
后來,因為末日景象越來越可怕,幸存者整日都在副本,以至于什么時間段,什么方位都去過。
不過這一世,茅毛知道了,第一次進入副本的時間,一定是SSS通關的時間。
這個時間段內(nèi),發(fā)生了什么呢?
茅毛找了條河,清洗了身上和衣物,退出游戲,搜索著“大元至正十八年、平江路?!?p> 大元至正十八年,是公元1358年,平江路是現(xiàn)在的SU州。
此時的朱元璋還是元帥,三年后才被封為吳國公,人在應天府
SU州現(xiàn)在是張士誠的地盤。
搜索中,茅毛還發(fā)現(xiàn)了兩個很出名的人——施耐庵和羅貫中。
《三國演義》、《水滸傳》、《隋唐演義》的作者。
此時他兩正是張士誠的謀士,人就在蘇州。
打開《第五紀元》官網(wǎng),論壇里搜索了“羅貫中”、“施耐庵”。
沒有消息出現(xiàn)。
果然沒有人去拜訪過,和祖沖之一樣的情況。
看到這里,茅毛趕緊進入游戲,找羅貫中去了。
《第五紀元》副本都是以華夏歷史為藍本,可這些歷史都被羅貫中寫的栩栩如生。
如果茅毛猜想的不錯,這兩人很可能是SSS通關的關鍵人物。
搜索中,此時的張士誠因為弟弟被朱元璋俘虜,東出無門,西進受阻,投降了大元。
現(xiàn)在任職大元朝的太尉一職。
于是便向人問了太尉府,找他兩去了。
來到太尉府,大白天的,里面奢靡之音傳出。
茅毛趕緊整理了一下還未干的衣服,向守衛(wèi)拜首說到
“弟子燕州學子,起來拜訪施耐庵、羅貫中兩位大師。”
為什么要說燕州呢?燕云十八州?茅毛下意識說出口的。
“拜訪可以啊”守衛(wèi)比了一個古今中外通用的手勢
【拿錢來】
“弟子一路行來數(shù)千里,局勢動蕩,財物早已丟失,希望兩位大人看在……”
“滾滾滾,沒錢還想進門,再看見你,腿都給你打斷。”
言罷,守衛(wèi)拔出了腰間的刀,指著茅毛說到。
“朗朗乾坤,光天化日,我就不信你們敢胡作非為”
茅毛有些不忿,呵斥到
一個守衛(wèi)沖過來,一刀砍下,茅毛的頭發(fā)瞬間散落一地。
“這一刀是警告,如果在叨擾,我砍你的頭”
茅毛差點嚇尿了,這是實打實的大刀,砍過來的時候,“呼呼”聲音可嚇人了。
“告辭”
茅毛轉身拋開了,守衛(wèi)在后方哈哈大笑。
看來張士誠投降大元之后,失去了斗志,驕奢淫逸,貪圖享樂。
連門口的守衛(wèi)都如此,難怪打不過朱元璋。
太尉府看來是進不去了,茅毛開始打聽施耐庵和羅貫中的住處。
打聽清楚了,就在不遠的地方,茅毛打算去府上拜訪。
守在羅府門口,茅毛等到晚上,依舊不見有人,于是回到乞丐堆,打算明日再來。
第二題,來到羅府門外,等了半天,茅毛終于忍不住,上前敲門。
門內(nèi)有女子的聲音傳出
“何人敲門?”
“燕州學子,子易拜訪羅大儒,煩請通報”
“我家先生在太尉府中,不?;丶遥闳ヌ靖野??!?p> “太尉府守衛(wèi)不讓進,故此叨擾?!?p> “那你就在府外等著吧”
“麻煩您了?!?p> 茅毛說完,里面再也沒有聲音傳出。
見此情況,茅毛只好在府外等候。
這一等,一個月過去了,每日混跡于乞丐堆,也知曉了張士誠的為人。
此人和朱元璋一樣,都是農(nóng)民起義家,可以說張士誠的家境還不如和尚朱元璋。
身為鹽商,卻因為大元苛捐雜稅繁復,鹽商張士誠居然吃不飽穿不暖,最后才起義。
起義之后,占據(jù)了華夏最富庶的江浙一帶,保境安民,輕徭薄賦,老百姓對其風評甚好。
張士誠三兄弟的仁義之名在民間廣為傳頌。
聽到這些風評,茅毛有一種錯位感,合著這三兄弟,咋的和劉備三兄弟那么像?
仁德之君:張士誠,忠義雙全:張士義,驍勇善戰(zhàn):張士德。
這特么不是劉大哥、關二哥、張三弟么?
形象也差不多,張士義使用的就是一把大刀,張士德用的是丈八長矛。
慢慢的,茅毛發(fā)現(xiàn),如果《三國演義》對應整個元末局勢,能完全對應。
《水滸傳》108將,對應張士誠一眾起義軍,也能完全對應。
不得不說,小說來源于生活,這句話是對的。
……
又等了半個月,茅毛終于在羅府外看見一人進入府中。
不一會,此人站在門口,問茅毛
“聽說你來找我?已經(jīng)快兩月了?”
看著說話之人,茅毛有一種錯覺。
羅貫中三十來歲,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滿臉正氣,濃眉大眼,蓄著長胡,手持羽扇。
看到這個形象,茅毛想到了三國里的諸葛亮。
茅毛看得呆住了,果然和諸葛亮一模一樣,三十歲來投張士誠,成為謀士。
不過下場么?還是諸葛亮好一些。
“你這人怎么回事?即來找我,何不言語?”
羅貫中有點發(fā)怒,如果不是眼前之人穿著破爛,起了惻隱之心,早就關門了。
“哦,燕州學子,子易前來拜訪羅大儒。”
“什么大儒?庶子膽敢取笑汝?”
聽聞此言,羅貫中怒了
“不是取笑,而是真心拜訪?!泵┟s緊俯首,行了一個大禮。
“你有何事?速速說來”
這一個多月來,茅毛早就想好了說辭,急忙說到
“羅大儒大才,容學生慢慢道來?!?p> “當今之世,張?zhí)救实轮麖V為傳播,學生此次前來,是想投靠太尉?!?p> 茅毛抬頭看了看羅貫中,繼續(xù)說到
“奈何,一路行來,千里之遙,耗盡盤纏,始至此地?!?p> “然太尉門吏,索要錢物,吾兩袖空空,不得已求見大儒,望大儒賜教?!?p> 羅貫中聽到茅毛的話,問道
“進屋說話?!?p> 說罷,帶著茅毛進房間了。
“你是燕州人士?”
茅毛趕緊回答到
“是的,學生是燕州人?!?p> 羅貫中仔細的看著茅毛,繼續(xù)問
“你還是回去吧,別說你沒什么本事,就算有本事,在這里也混不出啥名堂?!?p> “大儒為什么這樣說呢?”
“燕州?現(xiàn)在還是大元的統(tǒng)治,你一個北方學子,突然來投,定會遭人算計”
“為何?”
“老師走后,就因為我是北方人,連太尉的面都不讓我見了,實在寒心?!?p> 羅貫中,眼神中帶著無盡的落寞,淡淡的說著
“我打算,再過兩年,如果還得不到重用,也要辭官遠行了”
“你老師?可是施耐庵,施大儒?”
“嗯,我看你可憐,不忍你入這個火坑,還是死了這條心吧”
“原來如此,學生拜謝大儒教導之恩?!?p> 說完,茅毛再次起身行大禮。
“那么,不知大儒之后將前往何處?”
“我么?老師走了,我現(xiàn)在走太惹眼了,雖然受點氣,好歹也能吃飽飯,過兩年再說吧”
說完,羅貫中滿眼的不甘心。
想當初,剛投張士誠的時候,第二年就立下戰(zhàn)功,沒成想大好前程,就因為張士誠投降元朝,戛然而止。
老師施耐庵極力勸說張士誠,不得降元,奈何張士誠不聽,老師一氣之下,辭官遠行。
老師這一走,自己在張士誠面前更扎眼了,日夜受盡屈辱。
羅貫中滿臉痛苦的回憶著,茅毛則是不知怎么辦。
繼續(xù)問道“大儒日后,可有撰寫歷史的想法?”
“休要胡言,歷史自有史官記載,我等謀士,怎可染指?!?p> “我好言相勸,如果還想去投,盡管去,只是太尉府守衛(wèi),自己想辦法?!?p> 羅貫中本就心情不好,可是茅毛還問出一些莫名其妙的話,更加煩悶,下達了逐客令。
茅毛聽見,也知道羅貫中不待見自己了,只得悻悻然的離開羅府。
看來,世事無常,茅毛也想到了老鼠屎的話,趕緊結束副本。
想來自己等了快兩月了,就得到這么個結局。
出了羅府,詢問應天府的方向,開始上路了。
走了小半日,夜色見晚,茅毛路過一個道觀,這個時代,道觀還是可以借宿和討口飯的。
走到道觀門口,上書“白鶴觀”,茅毛喊道
“有人沒,叫花子遠走他鄉(xiāng),要口飯吃”
道觀里面回答到“從哪出來?將往何處去?”
“從平河來,前往應天去”
“緣何離開平河,又緣何去往應天?要飯哪里都是要,何必長途跋涉呢?”
這一問,讓茅毛頓感疑惑,要口飯,還要被盤問這些?回答到
“不就要口飯吃么?不給吃就算了”
說完就要離開。
道觀大門緩緩打開。
里面走出一位50歲左右的道士,滿臉慈笑的看著茅毛。
“請進吧,剛才有無聊小友開玩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