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姓馮,出自世家名門,族譜上第一筆記錄乃是初唐時期,至今下來已有千年之久。老太太的父親是家族中的嫡枝一脈,家有兄弟六人,早年因為世道艱辛,老太太的祖父,便讓她大伯帶著一房人避世留存,其二伯更是遠走海外,三伯四伯入世救民,一個在廟堂一個在江湖,終究雙雙犧牲在洋人的槍炮下。五伯著書立傳,望喚民眾以覺醒,后棄筆從商,苦苦輾轉于列強諸國,希冀吸取洋夷之工藝,成就中華之鐵騎,只留下老太太的父親,以幼子之名供養(yǎng)父母??上涓缸铀脝伪?,只有一子一女于膝下。
馮門一氏祖上有諭:馮氏子終生不得納妾,反之,棄。又留書于祠堂,言:馮氏子孫娶妻嫁女不看門戶,只取德才。馮氏婦,不懂孝悌者,出;不仁不慈者,出;不義不法者,出;貪墨狠毒者,出。余者,其夫不得輕棄之;棄,償良田千畝、田莊兩個,鋪面三家、別院一處,黃金百兩,白銀一萬,以供其存活于世。馮氏子終身不得納妾,反之,棄于全族。馮氏女,無辜而受怨于別姓,族中兄弟皆有救其出之責,后可供養(yǎng)于家族,再嫁與否,憑其心愿,族中子弟不得冷眼冷遇,有之,則罰。……天佑馮氏得存于魏晉,發(fā)跡于隋唐,馮氏一族得天之幸,族中子弟盡皆惜之,子孫有不德者,初犯皆嚴懲不貸,再犯者棄出于族,非日后有大德則不續(xù)入。族之延續(xù),皆看天意,煙火之續(xù)不能強求,遂,族之重乃育子孫之才德而非數(shù)之,今留書于此,以望族人謹記!日后子孫作惡、不仁不義、壞民族之根者,族棄之;若馮氏一族盡惡,則……天棄之!
以上是馮氏家規(guī)的一部分,也由此大概看出馮門一派的行事品格。這也是老太太的父親在幼子夭折之后,只有老太太一個姑娘的原因。老太太是讓其祖父充作男孩養(yǎng)大的,見識手段不輸男兒,她父親原本想招個女婿入贅,當然也是這么做的,誰想到早年定親的蘇家唯二的小兒子沒有了,馮家厚道,馮老太爺做主,招贅一事權當沒有,唯一的條件,便是蘇家大爺終身不得納妾,若是自家孫女經年無子,蘇大爺三十歲之后,可酌情納之以留子孫,蘇家十分爽快的答應此事。因此,馮老太爺在兩年之后,便將養(yǎng)了十八年的孫女嫁到了蘇家。
老太太心眼活,是個有主意的,在父母想將家業(yè)給她帶過去時,便攔阻下來,理由只是四個字:人心難測。剛嫁到蘇家,老太太和蘇大爺,也就是現(xiàn)在的蘇老太爺?shù)挂睬偕网Q了一陣子,也是,當時的蘇老太爺雖不是貌比潘安,卻也是風度翩翩、行止卓端、身軀偉岸的一個年輕人,其才學見識更是遠超一般的富家子弟,雖然那時的蘇家已經落敗,但蘇老太爺卻靠著自己的本事漸漸的挽回了家族頹傾之勢,因此身上帶著一股子成熟莊重的貴氣,很是有讓女子傾心的資本。更何況,他待妻子溫柔體貼,對家中一眾丫鬟侍女不假辭色,由此使得老太太對丈夫漸生愛慕。
老太太人爭氣,嫁過去的第一年,就有了蘇家大少爺蘇懷清??上?,生活中總有人讓你不如意:蘇老太太的婆母蘇老夫人,想讓大孫子過繼給早夭的幼子,讓幼子一脈不致斷絕。老太太不愿意,蘇老太爺不愿意妻子和母親產生齟齬,便許諾妻子,日后他們有了其他孩子,便過繼一個給馮氏,老太太琢磨了一整晚,曉得事已至此,有婆婆壓著,她又剛在蘇府立足,再鬧下去,怕是丈夫也要惱了,便忍著心痛,終是借著這個梯子下了臺。好在蘇老夫人想補償媳婦,蘇懷清仍舊在老太太膝下生活。
到了蘇懷清三歲,熬過了天花,蘇老夫人便帶著孫子回老家改族譜去了,她也不是糊涂人,知曉過繼之后名分到底不一樣了,日后兒子媳婦必定會再生子嗣,這個大孫子處境就有點尷尬,所以為了保障孫子日后的生活,出行前便和兒子商議,做主將家中產業(yè)一分為二,一半歸蘇老太爺,另一半給蘇懷清。對此,老太太自是心甘情愿,蘇老太爺?shù)故怯行┆q疑,但終歸是同意了,蘇老夫人怕兒子反悔,連夜準備,第二天就將事情過了明路,再無更改。又自己出錢,在蘇府旁邊另建了宅院,說是將來給蘇懷清娶妻生子用的。理由也很簡單,蘇家向來是幼子養(yǎng)老,因此老夫人將來是要跟著孫子蘇懷清生活的。
老夫人帶著孫子回老家去了,老太太再度有了身孕,按說生活又平靜下來,老太太可以舒心下來,可哪想到更沉重的打擊還在后面。老太太這一胎懷得不穩(wěn),馮家不放心,便將孫女接回家中調養(yǎng),終歸是世家,好的方子自是有的,三個月后,老太太和肚子里的孩子都被養(yǎng)的健健康康的。娘家不是久居之所,老太太帶著馮家送的滿滿一車的禮物回到蘇府時,蘇家多了個姨太太。老太太一時沒反應過來,愣在那里把蘇老太爺嚇個夠嗆,再等聽完丈夫的解釋,她心里什么都明白了。無論蘇老太爺說的多么好聽,一個姨奶奶一個尚在襁褓的男嬰都說明了問題。老太太給自己關在佛堂一天一夜,再出來之后,仿若一切都很正常,什么也沒發(fā)生,問過了下人,知曉那個男嬰,也就是蘇家二少爺,名叫蘇懷生。
蘇老太爺當時忐忑了一段日子,發(fā)現(xiàn)妻子和平時并無兩樣,當然前提是那個姨奶奶別在她面前出現(xiàn)就行,這個不難,蘇府到底是有些底蘊的家宅,別的不說,就是府院夠大。當然,他知不知曉自己的妻子將那個姨娘的底細早已查清就難說了。
老太太聽過馮家給的信,長嘆一聲,心底明白自己娘家不想讓這不干不凈的事影響自己和孩子,可到底意難平。青梅竹馬的追到這里,怪難得啊,老太太心底嘲諷,面上不顯,她們馮家自來不是那種沒有愛情就不能過活的人家,即便不是蘇家主母,她也照樣是頂門而立的馮家千金。
事情轉變是在蘇老夫人帶著蘇懷清回來之后,時間已過了一年,老太太的二女兒蘇懷冰百歲兒剛過,蘇府里人稱三小姐。提起排行,還有一段古要講。在蘇家,因為開創(chuàng)家業(yè)的是位女戶,男主人是入贅進蘇府的,所以,蘇家的女兒很是貴重,地位待遇與男孩兒一般,便是出生時賞給穩(wěn)婆的賞錢都是一樣的。又因為蘇家子嗣艱難,所以一直到老太太嫁進蘇家,女孩和男孩還都是一起排行的。
蘇老夫人一輩子剛強,之所以以婦人之身頂住門戶靠的都是個信與義;昔時入贅之事,若不是馮老太爺主動解除,硬著頭皮她也不會反悔,只是會給小兒子要個承繼香火之人。她應諾馮家自己兒子終身不納妾,今日卻被打嘴,老夫人怒氣難當,見了兒子二話不講,搬出家法立時懲戒一番。蘇老太爺?shù)拐媸菍δ莻€姨娘上了心,死活非要留下,只說是姨娘又有身孕,不能始亂終棄。老太太叫人喚來姨娘一看,登時氣暈過去,原來這個女人姓佟,和蘇老夫人丈夫最愛的妾室是姑侄,和蘇老太爺?shù)拐媸恰扒嗝分耨R”。
蘇老夫人心中憋屈,想當初與馮家娃娃親是尚且活著的蘇老爺干的好事。將她生的兒子“許給”馮家當上門女婿,為的不就是給他心里那個賤人的兒子讓路么?好在她爭氣,不久又懷上小兒子,才守住她在蘇家的地位。也是那賤人的孩子命不好,沒躲過天花,倒讓那賤人和蘇老爺一起赴黃梁??上牌欧堑坎蛔R丁無法守住家業(yè)還常常將蘇老爺之事遷怒于她,可憐她懷著遺腹子既要看家護業(yè),又要照顧長子,時常還得應付婆婆的刁難,使得幼子不足月便降生,先天不足,也早早的去了。在蘇老夫人心中,蘇老爺干的唯一一件好事,就是與馮家結親,若不是馮家明里暗里多多照顧,恐她母子三人早就無處安身、無業(yè)立命了,這也是她感念馮家,信守當初蘇老爺承諾的緣由。
想起當初的苦日子,想起離開自己的幼子,蘇老夫人老淚橫流,指著長子痛罵,蘇老太爺?shù)降资窍窳烁赣H,沾上佟姨娘就挪不動步,始終不退讓,老夫人灰了心,親自去馮家請罪,回來之后便將家業(yè)全部交給兒媳,至于佟姨娘,則是在生下一個女兒后,被老夫人讓人灌下碗藥水,從此不準她出所住的冬園一步,而蘇老太爺也不再被允許過問家中產業(yè)。佟姨娘的兩個孩子,兒子蘇懷生,就放在兒媳身邊,后來生的女兒蘇四小姐蘇懷晶因為和三小姐只差一歲,便放在老夫人自己身邊看著。
老太太有了娘家和婆婆的雙重支持和丈夫的愧疚,開始了當家主母的日子。長子七歲入學那年,她又一次生下自己的兒子,一對雙胞胎,蘇府的五少爺蘇懷錚和六少爺蘇懷鳴。彼時,蘇懷生在她那里已經生活將近三年。老太太不是個狠心的人,這位二少爺?shù)某源┯枚冉允呛退拈L子蘇懷清相若,府中上下無人敢欺凌。到雙胞胎抓周過后,蘇懷生感染天花,要按蘇老夫人的說法,便是讓那庶子好好的去了,省得將來平白生出事端??衫咸粗菑埳n白的小臉,想著他好歹在自己身邊生活三年,還是個小孩子,讓她看著他消失,心里的坎她邁不過去。老太太手里握著藥方,掙扎幾番,終究還是命人準備藥材。蘇老夫人知曉之后搖搖頭,卻也沒再說任何話。
時間就那么不咸不淡的過著,老太太時隔三年再誕雙胎,正好是一對千金,分別是七小姐蘇懷娉和八小姐蘇懷凝,喜得老夫人直道湊成了一雙“好”字。老太太也挺高興,只是始終惦記著給娘家過繼子嗣之事,老夫人找她談過,不希望將雙胞胎拆單,那為今之計只有繼續(xù)生子,雖然看著蘇老太爺膈應,可老夫人活一日,她的子女一日未成人,她就只能忍。忍字頭上一把刀,隨著時間的雕刻,卻將老太太琢出另外一番風骨,而這番風骨竟被她的所有兒女皆繼承了去,蘇老太太后來一直慶幸,她所出的兒女終究沒有繼承蘇家的劣性。
老太太在雙胞胎兒子六歲入學時,給他們添了一個弟弟作為賀儀,就是蘇家九少爺——蘇懷承。六年之后,再添一子,蘇十少爺蘇懷興。至此,老太太的孩子們算是齊了。蘇懷承出生之時,老太太就想將孩子過給娘家,老夫人也默認了,卻是蘇老太爺不知是想給他親娘添別扭,還是給他媳婦找麻煩,竟然不同意了,還徑自給孩子取了名,只是他不知道的是這孩子的名字根本就沒進族譜。馮老太爺也不搭理那個不著調的孫女婿,給這個過繼來的孫兒取名馮亦知,待得過了天花,看過天性,便加進族譜,只作老太太父親這一支的延續(xù),嚴格來說,卻沒有入嫡支的資格。當然,作為給孫女的補償,這孩子馮亦知將繼承的不僅是老太太父親的家業(yè),連馮老太爺?shù)乃椒恳惨徊⒌昧巳ァ?p> 蘇家十少爺出生時,過繼出去的大少爺蘇懷清也已經19歲,到了該定親的時候,待其娶妻之日,便是他出府另過之時。想到自己生的兒子,自己養(yǎng)大大孩子,成親不能拜自己,老太太心里難受,蘇懷清為人忠厚孝順,知道母親心思,時常哄老太太開心。最終,老夫人給孫子訂下了自己娘家侄女的嫡女兒沈盈。沈盈出自江南望族,父親是江南布政使司布政使,哥哥是杭州的知府,正因為她是家中的老來女,十分受寵,才被許給姑祖母家的孫兒,為的是嫁過去不受欺負。雙方皆有意成好事,遂訂光緒二十年十二月初十迎娶。
本來該是喜洋洋的氣氛,卻被突如其來的戰(zhàn)爭打亂了。光緒二十年八月,中日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到了11月21日,日寇攻占旅順進行了4天3夜的大屠殺,這便是慘絕人寰的“旅順大屠殺”。消息傳遍全國,百姓無不憤恨,在廣東更有人一個名叫楊凱的年輕人帶領一隊壯漢獵殺了一支日本商隊,并喊出“活扒日寇,踏平東瀛”的口號。如果錦歌在這里,一定會大呼一聲:歷史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