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璃緩了好一陣子,待到身上氣機(jī)平復(fù),運轉(zhuǎn)真氣滋養(yǎng)自身,滋養(yǎng)了好一陣子,消除了麻感,才從地上爬起來。
周璃拍了拍身上的塵土,而這一幕早就把眾人看傻了,“開什么玩笑,武道外景居然被法道的外景打敗了?”“這人好生厲害,媽呀,我要躲在里頭多修煉幾年,不然出去容易被打死。”“+1”剛才那一幕引起了眾人的討論,這群古武修士回想起之前的打斗,都心有余悸。
也有不少人跑過來跟李清搭訕,不過這一回歷經(jīng)明顯感覺到對方真誠了很多,不再像之前那么敷衍。
其實這很正常,對于武修來說,大家都是崇拜實力高的,也希望能從對方那里得到指點,獲得一些交情,李清展現(xiàn)出了這樣的實力,他們自然不會像之前那么敷衍,反倒是真心實意的想從他身上撈到點指點了。
周璃走到李清面前,疑惑的問道:“剛剛你是怎么做到的?明明你之前那幾個法術(shù)只是能夠把我困住,但是到了后面那一擊,我完全沒法反抗,你為什么不一開始使用呢?”
李清倒是還愿意給她解答,既然對方已經(jīng)敗了,說說又有何妨呢,更何況一來二去的交情也就有了,說不準(zhǔn)日后能夠用得上。
李清問道:“你是不是不了解法道外景?”周璃點了點頭,“對呀,我只聽說過法道,反正曾爺爺跟我說,咱們武修是同境界最強(qiáng)的,說這群法道的人念咒做法,磨磨唧唧的,半天一棍子打不出個屁來,你還是我第一個見過的修煉道法的人呢?!?p> 李清頭上出現(xiàn)了一些黑線,內(nèi)心吐槽到“你當(dāng)著我一個修煉法術(shù)的人說我們法道磨磨唧唧,你禮貌嗎?”
不過他還是沒有說出來,只是有些無奈的跟周璃開始解釋“其實不是什么別的,知己知彼,方能百戰(zhàn)不殆,我真正能贏你的原因,不是因為我的實力比你高,而是我了解你修煉的東西,但你完全不了解我啊,看你這樣是因為心高氣傲而不屑于了解吧?!?p> 周璃有些驚異看著的李清,“你怎么知道的?難不成你對我用讀心術(shù)?”李清已經(jīng)給她這句話弄麻了,“就你剛剛那話,但凡是個人都知道你不就是因為不屑才不去了解嗎?”李清再次在內(nèi)心吐槽。
不過李清還是要回答了她那個讀心術(shù)的問題“你放心好了,我又不會對你用讀心,君子是不會窺探人的隱私,更何況我就是窺探你,咱倆是同一個境界的,你又不是感覺不到啊。”
“那你給我講講你們法道外景是什么樣吧,我倒還真是對你們不了解,要是了解了以后,以后對付你們這種應(yīng)該不會吃虧了?!敝芰б荒樥J(rèn)真的看著李清,開口問道。
“其實也不是什么很稀奇的事情,若講外景,必先講內(nèi)景,法道的內(nèi)景其實就是將精神修入到入天門之后,就像是武道最終將自己的化成一炁的六物還于地根之后,就能見到真宅,也就是元黑所居之處?!?p> 李清說到這里,又開口說了一句“其實世人理解的法道修行在上丹田并不正確,一開始的真宅在感知上事實上位于胸口,但是又不能真的守胸口里頭,法道修的東西怎么說呢,既在身內(nèi)又在身外,身內(nèi)有感知,但是卻不能意守肉身內(nèi),不然就容易出偏?!?p> “修法道,雖然在之前道路上的差別很大,有一點卻是和武道相通的,就是在內(nèi)景和外景?!?p> “法道修行中,所謂的后天的有形有象之氣都不是其真正所求的,很大的一個區(qū)別在于法道其實也有一個最關(guān)鍵的大坎,就是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先天,才能夠借此踏入內(nèi)景,不然一輩子都跨不過煉已筑基,這更偏向是一種頓悟?!?p> “所以他們修法道還是要看天分才情唄,咱們修武道如果肯修的話,雖說艱難,如果肯吃苦,有正確的方法,最后還是能夠筑基成功,入半步先天的?!敝芰П容^了一下二者的區(qū)別,內(nèi)心這樣想到。
此刻的李清就好像用了他心通一樣,正好開口說到“其實我比較了武道和法道的區(qū)別,發(fā)現(xiàn)其實兼修武道更有益于對法道入先天的領(lǐng)悟,因為武道其實只要肯練,都能入半步先天,而且道路上也比法道明朗的多?!?p> 周璃對這話來了興趣,“你是說這二者是共通的?”李清點了點頭,接著又開口說“其實本來兩者都是從一家里頭分出來的,不都是上古修真者的修行方法里頭分的嗎?祖師說的性命雙修還真是沒錯?!?p> 周璃聽到李清說祖師沒錯,不由的開口笑道:“祖師爺說的話肯定是沒錯的呀,要是有錯的話還能夠成仙做祖嗎?!?p> 沒想到李清聽到這話以后卻正色了,問道:“其實我是不同意這個觀點的,要是這么說的話,葛洪祖師可是說過其他祖師爺也有錯的地方,任何仙經(jīng)都會有錯漏之處,不可能是沒有問題的。”
周璃這一下可就有些疑惑了“祖師爺既然證道成真,這就說明他們的道路是可以成仙的,既然可以成仙,那為什么又說理論當(dāng)中一定會有錯誤之處呢?”
李清問道:“祖師爺成仙之前,不過也是凡人,編寫仙經(jīng)的有幾個是純靠內(nèi)丹成就?而且很多東西直接寫出來,常人是難以理解的,所以祖師爺會用一些代指性的詞語,先引導(dǎo)他修到這一步,然后再往下一步走,但是很多世上的愚人就對祖師爺說的話沒有半分懷疑的心思了,這樣難道是可取的嗎?”
“就拿以心為火,以腎為水來說,這本質(zhì)就是代指,是引導(dǎo)這些修行的后來人入門的,但是所謂的真火真水,和這心腎卻是毫無關(guān)系”
“前期對高深的理論不能理解,暫時拿這個修煉修煉可以,但是真正入門以后,卻不能再拿這些當(dāng)做指導(dǎo)了,甚至難以訴諸文字的修行關(guān)竅確實很多啊,這就是為什么祖師爺講修到高深當(dāng)忘法的緣故?!?p> 周璃聽到李清這有些對于她來說離經(jīng)叛道的話,也有一些不滿,畢竟她是與世隔絕了千年下的環(huán)境中誕生的人“你怎么能夠這么說呢?反正我是絕對相信祖師爺?shù)??!?p> 李清看著周璃,忽然笑了,開口說道“若是按照你這么說,有仙經(jīng)當(dāng)中說自古神仙無別法,皆因玄牝立其根,玄牝之門人罕識,想腎存心漫勞心?!薄敖鑶柸绾问切??嬰兒初生先兩腎,兩腎中間一點明,逆為丹母順生人。一陽萌處急下手,黑中取白無中有,一時辰內(nèi)管丹成,九載三年徒自守。這是呂祖所言。”
“而第30代天師卻說兩腎中間一點明,癡人守此欲通神。誰知此處皆陰氣,若比陽晶隔萬程。有言臍下寸三分,作用金光此處存。豈識此中陰濁氣,運成穢濁不堪聞。莫非呂祖是玄門祖師,這位就不是?”
周璃聽這一句話,反而更加的氣急敗壞,開口說“這怎么能夠相同,呂祖修的法門流派和虛靖祖師的法門流派都不一樣,如何能夠混在一起?”
李清卻不慌不忙的再道:“若是按你的說法,二位祖師都是成仙做祖的,二人之間的理論相互不對付難不成二者都是對的嗎?”
“《西升經(jīng)》曰:“偽道養(yǎng)形,真道養(yǎng)神,真神通道,能亡能存。神能飛形,并能移山,形為灰土,其何識焉!直接否認(rèn)了武道證仙,難不成你也要說《西升經(jīng)》的作者不是祖師嗎?”
周璃膛目結(jié)舌,竟也不知道說什么好,只好重新拾起先前的話題“且不說這個了,你不是說法道外景,還有武道法道互通嗎?接著說唄?!?p> 李清知道自己的理念,終究還是沒有影響到周璃,不過他也只不過是發(fā)表自己的理解而已,既然人家不想聽了,他自然也不會再說。
李清開口道“我之所以說二者互通,那是因為若是能夠真正做到武道當(dāng)中練純自身,練的六物混一,歸于兩腎之間光明,就能直接從兩腎之間光明中感受到人先天就有的先天一炁,而不需要法道一般,從自身元黑當(dāng)中提煉出來,有了這先天一炁的模板,再提煉就不會走歪路了,能夠真正理解到先天一炁的性質(zhì)。”
周璃問道“那這么說,經(jīng)書當(dāng)中說的當(dāng)中什么是黃芽?什么又是白雪?什么是水?什么是火?”
李清回答道:“所謂黃芽白雪不過代指,如同所謂水火亦是代指,非真有黃芽白雪亦非真有水火,只是因為看似形象相像,便將其這樣做稱罷了?!?p> “若論水火,水者,生形之母也,火者,生光之母也,生形之物,形曰精,至純至澈,外物皆不能染,便是透明,好似清水,故曰水,非俗人所言腎中純黑之炁,亦非天地之水炁。光曰神,至凈至虛,皓白而若無,好似火光,故曰火,非妄人所言心中純紅之炁,亦非天地之火炁?!?p> “至于黃芽白雪,黃芽者,在法道曰內(nèi)景之中,元黑所生靈光一點,在武道曰在一炁至純之后,兩腎之間光明混于全身之后所生黎米,白雪者,因先天一炁動則生波動,待到內(nèi)景外景修到渾一無分,返要關(guān)閉七竅,則七曜光芒交射,氣迸渾身,又先閉五炁,祖炁方有所養(yǎng),炁全神全,自然通靈。炁乃神之主。抱元守一,神應(yīng)無方。五戶不閉,五炁不聚?!?p> “然后諸炁凝聚不外化后天之氣,先天一炁方可凝,炁凝而白,非先天之炁白,此為波動之所聚,一旦運用,立刻消除無見,若陽春白雪,見火立消,故曰白雪?!?p> 周璃也來了興趣,又問到:“那按你這么說何謂先天?何謂后天?”
李清回答到,“你有曾看過列子所言?有生不生,有化不化。不生者能生生,不化者能化化。生者不能不生,化者不能不化,故常生常化。常生?;?,無時不生,無時不化?!?p> “故有生者,有生生者;有形者,有形形者;有聲者,有聲聲者;有色者,有色色者;有味者,有味味者。生之所生者死矣,而生生者未嘗終;形之所形者實矣,而形形者未嘗有;聲之所聲者聞矣,而聲聲者未嘗發(fā);色之所色者彰矣,而色色者未嘗顯;味之所味者嘗矣,而味味者未嘗呈:皆無為之職也。能陰能陽,能柔能剛,能短能長,能員能方,能生能死,能暑能涼,能浮能沉,能宮能商,能出能沒,能玄能黃,能甘能苦,能羶能香。無知也,無能也,而無不知也,而無不能也。”
周璃問道:“這般說法我倒還不能完全理解,能用粗淺直白的語言講一講嘛?!?p> 李清嘆息了一聲,“若是用膚淺之言來講,就會失了其真義,這也無怪乎仙真至人為什么所說仙經(jīng)里面也會有這般的錯漏之處了?!?p> “大道在乎至簡,繁言萬卷反倒失其真義,我就用我自己的粗淺理解來講一講吧,若是辱沒了先賢祖師,還請見諒。”
“若辯先天,后天之別,《春秋繁露》,有正名之言,既有先天之名,后天之名自然各有其義,若取其本義,何也?”
“先天者,天地之先也,天地未生之前,渾淪五太之中,具可以言為先天,先天者,唯一炁也,一真真外更無真,祖炁通靈具此身。道一生三生妙用,元精元炁與元神。元精元炁與元神,三者無形亦有形。運用得傳真可見,光明無極是分明。所以精氣神三寶實則在先天之中,三者實則不分,具是一體,神可以為炁,炁可以為精。”
“若是要講后天,則是天地己成之后,自太極已分以后,陰陽兩儀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曜八卦九宮十方具是后天演化,世上修行之人,所求純陽,實則純陽非陽,此陽者,代指一也,便在太極之先,所謂純陽仙師,實則身無半點陽氣,而是一身俱為陰陽未分,先天之體也,故仙真圣人,蓋有形亦無形也,世上養(yǎng)生之道,就是后天功夫,后天已然有聲有色,有形有質(zhì),故后天變化有限,陽不能為陰,陰不能為陽,熱不能為寒,寒不能為熱,縱使變化萬端,亦有其數(shù)。”
“若以此言,劍仙之道為何只取金炁,經(jīng)書所言后天金氣反先天金炁,所謂先天一切未分,渾淪一體,無聲無色,無形無象,亦無所定名,先天金炁,又是何物?”周璃發(fā)覺李清說的話對她也是頗有啟發(fā),這一句已經(jīng)是算是虛心求教了。
“大道若閉環(huán)之中,往復(fù),其際不可終也,縱使孤求一道,也南轅北轍,然而至于金炁為極,凡至極則必反也,固有無量量劫,萬世輪轉(zhuǎn),無終始也,后天金炁若是修行到其極限,參破輪轉(zhuǎn),破死而生,亦可以入先天也,此謂之曰極道,觀太極圖可以得知,太陽之中可生少陰,太陰之中可生少陽,蓋若此也?!崩钋寤卮鸬?。
“其實所謂外景,不過參破三才,明白天地人三者,不過三才天地人同炁,人稟先天一炁靈,我身一炁相關(guān)合,同祖同宗貼骨親。以天地人三才之體量具返先天,法武在此并無區(qū)別,若是將溝通天地任成先天,將天地已生的后天之力當(dāng)做先天之力,所真道相差甚遠(yuǎn)也?!?p> 周璃聽完李清這一番論斷,也是放下了一身傲氣,躬下身子向李清行了一個弟子禮,語氣謙卑的說:“今日受教了,我這才明白,之前是坐井觀天,我們倆的區(qū)別正向鯤鵬和二蟲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