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我是傀儡皇帝

第一百三十二章 流言再起

我是傀儡皇帝 將臣一怒 2024 2014-05-22 18:45:48

    就在韋津離開大興的第二天,桑顯和帶領(lǐng)一萬兵馬匆匆趕往延安郡。

  延安郡太守呂清已經(jīng)催促幾次了,梁師都來勢兇猛,靠近雕陰方向的幾個縣城已經(jīng)淪陷。

  整個延安郡兵力單薄,也沒有經(jīng)歷過戰(zhàn)亂,面對梁師都的凌厲攻勢,根本不是對手。

  現(xiàn)在梁師都的兵力直指郡城膚施,形勢相當(dāng)?shù)奈<薄?p>  “你知道嗎?梁師都已經(jīng)完全占據(jù)了雕陰郡,正向延安進攻?!贝笈d城中有人神神秘秘的說道。

  目前整個大興城最火的話題只有兩個,那就是延安郡和梁師都。

  每當(dāng)有人提起這兩個話題的時候,總會涌現(xiàn)一大批人圍聽。

  “你的消息已經(jīng)晚了,魏平、延川兩縣已經(jīng)前天已經(jīng)被梁師都攻破了?!绷硪粋€不屑道,

  魏平、延川是延安郡最靠北方的兩個縣,毗鄰雕陰郡,最先受到梁師都的攻擊。

  “看來延安郡是不保了!”眾人紛紛搖頭嘆息。

  第二天,有流言傳出,說梁師都大軍已經(jīng)到達了到達了膚施縣城下,延安郡已經(jīng)危在旦夕。

  雖然有人心生疑惑,但是依然信者眾多。對于延安郡的戰(zhàn)斗力,所有人都不抱希望。

  第三天,另一股勁爆的流言出現(xiàn),延安郡守呂清開城投降,整個延安郡淪陷。

  這個流言在有心人的推動下,在極短的時間內(nèi)傳遍了整個大興城。

  整個故事傳的有鼻子有眼睛的,有的說延安郡守呂清貪生怕死,也有的說呂清和梁師是同鄉(xiāng),二人早有勾結(jié)。

  如今只是相互配合,二人已經(jīng)合力準備進攻京兆郡,奪取京兆郡無盡的財富。

  不明真相的普通人立即陷入了恐慌之中,延安郡距離京兆郡,只相隔了上郡這一個郡縣。

  上郡雖然是上等郡縣,但是面積卻不大,如果從延安郡邊界出發(fā),一日一夜的行軍,就能穿過整個上郡,到達京兆郡最北邊縣城宜君。

  “得大興得天下!”一個文士故作深沉,幽幽的吐出一句。

  此話一出,立即得到了其他人的贊同,梁師都最終的目標一定是大興城,這個流言沒有人懷疑,這也間接助長了流言的可信度。

  大興、洛陽只有擁有一個就能成就霸業(yè),但是現(xiàn)在看來,大興城似乎更像軟柿子,而且**性更大一些。

  “錢財動人心呀!”有人更加直白。

  所有的言論最終都不自覺的回歸到帝國銀行之上,那里的財富才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才是**梁師都進犯京兆郡的罪魁禍首。

  所有人都在搖頭嘆息,代王殿下到底是太年輕呀!不知道人心險惡。

  帝國銀行里面的金山銀海讓所有人都為之心動,更別說那些公開起兵造反的反賊們。

  可以想象,如果不是洛陽擋在了李密的前面,估計李密立馬就會殺到大興城來。

  相比于洛陽的堅城高墻,大興城無疑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李家灣。

  筆直寬闊的磚道橫穿整個小鎮(zhèn),然后分成一個個小岔路,通到每一個四合院的門口,這些四合院的主人全部都是從關(guān)東地區(qū)流亡地主豪商們,

  楊侑為了從這些關(guān)東地主的口袋里掏錢,直接按下快進鍵,李家灣率先實現(xiàn)了‘戶戶通工程’。

  不過這些世家地主們的花費是值得的,李密的突然崛起,一下子施虐整個中原地區(qū)。

  沒有來得及逃脫的世家地主一個個家破人亡。

  亂世之中,他們這些肥羊往往都是亂兵盜匪的第一個目標,破財消災(zāi)往往只是幸運的人才能遇到,一不留神就會家破人亡。

  這些提前遷往大興城的地主們不由的心生慶幸,要不是自己有遠見,恐怕他們的下場和那些目光短淺的家伙一樣。

  翟讓手下的匪兵打仗不行,但是要敲詐勒索,攻打幾個地主村寨,那可是手到擒來,所過之處,一片哀鴻。

  李密雖然明令禁止縱兵搶掠,實際上不過是做得隱蔽一點而已,沒有涸澤而漁,維護自己良好的聲譽。

  私底下,李密還是讓世家地主自己乖乖的獻出家財,或者主動投靠,如果再不識相,立即就會有翟讓所屬的匪兵上門。到時候就不是獻出家財就能解決的事情了。

  這也是李密的高明之處,靠著這一招,李密在短時間內(nèi)樹立威望,手底下聚集了大批的世家地主武裝勢力,短時間內(nèi)擁有超過了翟讓的力量

  新李家灣最中心的一個嶄新的四合院內(nèi)。

  五十歲的鄭顯舒適的坐在軟榻上,鄭顯是第一批來到大興城的關(guān)東地主。

  溫暖的陽光照射在泛白的棉襖上,散發(fā)出絲絲溫暖。

  溫暖、舒適、愜意,這種感覺和在關(guān)東的自家大院一樣,在亂世之中還能享受這樣的生活,實在是祖宗保佑。

  鄭家歷代的先祖早有,在祖訓(xùn)之中就有了后輩如何在亂世之中保全自己家族。

  李密戰(zhàn)勝張須陀之后,鄭顯就已經(jīng)察覺到危險的氣息。

  祖輩的遺訓(xùn)使得他深刻認識到了亂世的殘酷,早在那個時候,鄭顯就有了躲避戰(zhàn)亂的念頭。

  起先,鄭顯的躲避戰(zhàn)火的最佳目的地就是郡城,那里也算是兵多墻高。安全性還是很有保證的。

  如果郡城不保,那就到洛陽去。

  然而燕來樓的邀請,讓他眼前一亮,大興城翻天覆地的變化的傳言,使得鄭顯有了新的想法。

  不同于其他世家先派出自己的子侄輩先來探探路,鄭顯則親自來到大興城,他想親自見證一下這個神奇的城市。

  在大興城,他仿佛遇到了一個夢幻之旅。筆直的磚道,養(yǎng)活近百萬人的賑災(zāi)司。循環(huán)利用的魚塘臺田,還有存錢支付利息的帝國銀行。

  鄭顯已經(jīng)五十多歲了,他的一生見證了大隋朝的強大的繁盛。對于皇家的信用更是深信不疑。

  回到關(guān)東之后,他不顧其他族人的反對,舉家遷往大興城,留下大兒子照看田地和宅院。

  反正大兒子遲早是要繼承家業(yè)的,而且孤身一人,賊兵來襲時,也好脫身。

  事實證明了他的英明,不到一個月,李密就攻占了他的家鄉(xiāng)。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