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人走時拖著長長的車隊,塞滿了搶來的財物,隨行還裹脅著數(shù)千女子,周軍卻沒有誰敢上前挑戰(zhàn),只能跟在身后,將突厥人送出境外。
突厥人一退出平高郡,后面安定郡的周軍就將這座城池接管,只是卻只得到一個廢墟,突厥人臨走時不但放了一把火,在走之前還將城墻也拆了,以報復(fù)攻城時死在這座城下的數(shù)千突厥人。
聽到突厥人退走,楊天不由慶幸自己的運(yùn)氣,若是這七萬突厥人再進(jìn)攻普樂郡,普樂郡肯定沒有能力抵擋,好在沙缽略聽到普樂郡有數(shù)萬大軍后,特意繞行普樂郡,突厥人一退,玄龍軍恢復(fù)了與朝庭的通道,楊天一方面派人向朝庭報捷,一方面派人趕著五千匹戰(zhàn)馬回京。
自從玄龍軍出征后,長安城中的秩序已恢復(fù)正常,只是玄龍軍出征后毫無消息返回,百姓心中還是不免有點忐忑,前線勝利的消息傳來,頓時朝野振動。
這條消息卻不免讓人懷疑,隨國公長子,年僅十四歲的驃騎大將軍親率二千人,挺進(jìn)千里,戰(zhàn)勝突厥二萬大軍,聽起來更象神話,只是突厥人退出平高郡卻是不假,許多人半信半疑起來,數(shù)天過后,等到楊天派人趕著五千匹戰(zhàn)馬進(jìn)京后,這種懷疑才不消而散,人人都在談?wù)撝S國公的長子,大周新的不世英才。
只是民間不免越傳越玄,有說楊天二千人就殺敗了突厥五萬大軍的,有說出敗十萬大軍的,還有人傳這次入侵的突厥人已全軍覆沒,京城的酒樓,茶館每天都在談?wù)撝鴹钐鞖灉缤回嗜说氖论E,真真假假,誰也不能辨,年輕人充滿著對楊天的崇拜,連帶著這些天長安的酒樓,茶館也生意大好。
大柱國元孝矩府內(nèi),元清兒正坐在花園,呆呆的看著遠(yuǎn)處的圍墻,心中想像著楊天兩次翻墻進(jìn)入的情景,遺憾的兩次她卻沒有看到,自從楊天率軍出征后,元清兒就不免牽腸掛肚,尤其是久沒有戰(zhàn)報傳到京城,雖然杏兒常安慰她沒有戰(zhàn)報是好事,那就表示姑爺沒有和突厥人交戰(zhàn),平安無事。
只是元清兒卻不能釋懷,萬一楊天碰到突厥人怎么辦?他的兵力遠(yuǎn)比突厥人少,若是被圍了怎么辦?只是她是一個足不出戶的少女,縱然心中再急也是無用,只能每天催著杏兒出去打聽有無楊天的消息,她父親每天回朝,都要被纏上一陣,拐彎抹角的詢問前線的戰(zhàn)報。
元孝矩開始不明白女兒的心事,對于女兒在他每天剛下朝就相迎大感欣慰,女兒總算沒有白養(yǎng),知道疼父親,等到知道女兒真正關(guān)心的是什么后,才感嘆女大不中留。
“普六茹勇,你現(xiàn)在到底怎樣了?突厥人如此兇殘,你千萬不要和他們硬拼?!痹鍍亨哉Z,恨不得楊天突然站在圍墻上。
“小姐,小姐,有姑爺?shù)南⒘??!毙觾猴w奔著跑進(jìn)了花園。
元清兒騰的站了起來,顧不得杏兒姑爺,姑爺?shù)慕校骸靶觾?,快說,是不是好消息?”
杏兒喘了一口氣:“當(dāng)然是好消息,好的不能再好的好消息?!庇智纹さ耐铝艘幌律囝^:“小姐,我說了,賞什么給我?”
元清兒揚(yáng)起手:“死丫頭,三天不打你就上房揭瓦,還敢跟我討價還價,再不說,瞧我不擰下你的舌頭。”
杏兒忙將吐著的小香舌收起,將自己的嘴捂住,嗡聲嗡氣的道:“小姐,你要擰下我的舌頭,那我想說也沒得說了。”
元清兒急了,象杏兒撲了過去,伸手?jǐn)Q向杏兒的小嘴,杏兒連忙逃開:“唉喲,小姐,我不敢了,這就說還不行嗎?”
見杏兒逃開,元清兒恨恨的道:“死丫頭,那還不快說?!?p> 杏兒知道適可而止,否則元清兒真?zhèn)€生氣可沒她好果子吃,連忙道:“小姐,外面都在盛傳姑爺帶著二千人,越過被突厥人占領(lǐng)的平高郡,與突厥數(shù)萬大軍交戰(zhàn)在一起,結(jié)果把突厥人殺得血流成河,現(xiàn)在突厥人已經(jīng)逃到邊境去了?!?p> 元清兒聽到楊天與突厥數(shù)萬大軍交戰(zhàn)時,嚇得啊了一聲,心都快要跳出來,聽杏兒說完,才松了一口氣:“死丫頭,不先說完,差點嚇?biāo)牢伊?。?p> 杏兒白了自家小姐一眼,天地良心,自己可是一口氣說完,中間連停頓一下都沒有,沒想到自己還落得埋怨。
停了一下,元清兒又急忙問道:“那他怎樣了,有沒有受傷?”
“他?”杏兒故作不解:“小姐,哪個他???”
“死丫頭,又皮癢了不是?!?p> 杏兒見小姐又要張牙舞爪的過來擰她,連忙道:“小姐,這個我真的不知道,街上只是在傳姑爺大敗突厥,突厥人不但退走了,而且還死了好幾萬,至于其他的,恐怕要等老爺回來再說了?!?p> 元清兒頓時坐臥不安,在園中走來走去,喃喃自語道:“他真傻,怎么能冒險和突厥幾萬大軍做戰(zhàn),難道不知別人會擔(dān)心嗎?若是受傷了怎么辦?”
“不行,杏兒,你不是說大街上有很多人在議論嗎,咱們也出府去聽聽?”
杏兒搖頭:“小姐,街頭那些人都是以訛傳訛,反正姑爺是打了大勝仗沒錯,你要等準(zhǔn)確的消息,還是要等老爺下朝?!?p> “那你到門外去看看老爺有沒有下朝?”
杏兒頓時哭笑不得:“小姐,現(xiàn)在巳時還未過,老爺至少要到申時才會回來?!?p> 元清兒哦了一聲,抬天看了看天色,太陽還未過中天,只得打消了讓杏兒到門外察看的念頭,只是接下來杏兒還是不停的被元清兒差出去打聽街上有沒有更確切的消息。
對于楊天的大勝,不但長安老百姓聽得象是神話,對突厥人打過交道的大臣們也感覺像神話,只得楊天的奏章不可能作假,否則朝庭一查就清楚,尤其那五千匹突厥良馬很快就要進(jìn)京,如果造假,哪來的五千匹良馬,許多人忍不住嘀咕,莫非突厥人并非想像中那么可怕。
楊堅對這個兒子越來越滿意,從楊天請求出征時起,楊堅就有一種預(yù)感,自己這個兒子恐怕會一飛沖天,才答應(yīng)讓楊天的要求,只是沒想到楊天竟然做得比他想像中還要好,不過,楊天立下如此大功,卻未免和自己韜光養(yǎng)晦的策略不符。讓楊堅有點頭痛。
周宣帝得到楊天大勝的捷報也是大為高興,他昨晚難得的連讀了數(shù)遍,不停的叫好,今天破天荒的主動從后宮走了出來,召集大臣商量對楊天封賞之事,在他看來,楊天是他的小舅子,十四歲就取得如此大的功勞,這也是他慧眼識才。
朝會一開始,周宣帝就讓鄭譯宣讀楊天的奏章,這份奏章雖然是昨晚收到的,但在周宣帝看過之前,早有許多大臣先行看過,所以大家絲毫沒有感到意外。
“各位愛卿,普六茹勇小小年紀(jì)立下如此大功,該如何賞賜為好?”
深知皇帝心意的鄭譯馬上道:“稟天尊,普六茹勇當(dāng)重賞,大大重賞?!?p> 宇文赟激動起來:“不錯,那就封普六茹勇博平郡公,加柱國大將軍,如何?”
眾臣愕然,郡公也就罷了,反正是虛銜,可是十四歲就加柱國大將軍,那也太快了,只是許多大臣看到宇文赟難得高興,又與楊堅交好的面上,不便反對,可是要讓他們贊同,總覺得太荒誕,誰也不愿開口,一時之間竟然冷了場。
宇文赟頓時不悅:“諸位愛卿,普六茹勇僅二千人就立下如此功鄖,難道不該封賞,別以為本天尊不知道,當(dāng)初若讓你們帶兵,一個個定然推三阻四,如今看別人立下功鄖就成了啞吧?!?p> 柱國大將軍可領(lǐng)兩府兵力,尉遲順怎么也不愿意普六茹家的實力又增強(qiáng),硬著頭皮道:“稟天尊,普六茹勇少年英才,只是年齡還小,以后必定會立下更多功鄖,實不宜現(xiàn)在就以柱國大將軍托之,臣聽說普六茹勇已和元寶矩之女訂親,不如多賞金銀財物,封寶矩之女誥命,讓他們風(fēng)光成親?!?p> 尉遲順的話語說得明白,現(xiàn)在就封楊天為柱國大將軍,以后再立功就不好封了,宇文赟頓時遲疑起來。
楊堅走了出來:“稟天尊,臣有話?!?p> “愛卿若有什么要求盡管講,只要合理,本天尊一定答應(yīng)?!?p> 眾臣都羨慕的看著楊堅,心想普六茹堅已是大前疑,女兒是天元大皇后,兒子又如此英武,隨國公府恐怕要一代比一代興旺,中大夫顏之儀卻緊皺眉頭,外戚勢力如此之大,恐怕不是什么好事,不過,顏之儀也是皇帝東宮舊人,向來被皇帝視為心腹,知道皇帝所擾的是那些皇叔,才會拼命加強(qiáng)外戚勢力,立五名皇后,倒也不是完全胡鬧。
楊堅道:“尉遲柱國所說在理,犬子年齡還小,不宜多封賞,臣家中近日頗為節(jié)據(jù),天尊只需多給財物,臣感激不盡?!?p> 眾臣都露出一絲微笑,誰也不會認(rèn)為隨國公家真會缺財物,顯然這是行韜晦之計,普六茹堅不愿自己兒子太過鋒芒畢露。
“這……”周宣帝有點不好意思,剛剛自己說過要封普六茹勇為柱國大將軍,轉(zhuǎn)眼又推翻,只是尉遲順的話也不無道理,周宣帝還是決定順?biāo)浦郏骸凹慈绱耍馄樟阌聻椴┢娇す?,賞絹五千匹,錢萬貫,其余有功將士,等博平郡公回京后再封賞?!?p> “謝萬歲?!?p> 封賞完楊天,周宣帝興致勃勃的道:“各位愛卿,既然突厥人已敗走,那先前準(zhǔn)備的財物和親事是不是可以免了?”
幾名老臣大急,大周和突厥人交往頻繁,對于突厥的汗位之爭也有所了解,雖然這次將突厥人打敗,但損失數(shù)萬人對于突厥人遠(yuǎn)沒有傷筋動骨,沙缽略只所以主動退讓,是怕?lián)p失太大無法回草原交待,只是大周一旦反悔,就等于將沙缽略逼到絕路,不得不對大周全軍進(jìn)攻。
上柱國于翼連忙站了出來:“稟天尊,國不可無信,既然與突厥人簽訂了合約,我朝當(dāng)遵守才是,請?zhí)熳鹑?。?p> 許多大臣也一同道:“請?zhí)熳鹑??!?p> 于翼是從西魏時來的老臣,曾經(jīng)和本朝太祖都平起平坐,宇文赟只是心血來潮,突厥人要的財物并沒有放在心上,見于翼和眾臣反對,不再堅持:“好了,好了,即如此,就按前約給突厥人交付,讓他們盡快返回草原去?!?p> “天尊英明。”
周宣帝隨即又處理了幾件政事,掂記著后宮的美人,在龍椅上頓時坐不住,迫不及待的宣布散朝,重新回到后宮。
下了朝,鄭譯,劉昉等人紛紛向楊堅道賀,楊堅一一還禮,下大夫高颎等眾人都離開卻悄聲道:“隨公,令公子鋒芒太露,恐非好事?!?p> 楊堅點頭:“本公也沒想到犬子會如此一鳴驚人,所以才推掉皇上的封賞?!?p> 高颎搖了搖頭:“沒用,令公子才智已露,恐怕會成為一些人的眼中釘?!?p> 楊堅一驚:“獨(dú)孤公,你莫非有什么對犬子不利的消息?!?p> 獨(dú)孤是高颎賜姓,高家父子與獨(dú)孤信極為親密,獨(dú)孤信曾認(rèn)高颎為子侄,常呼之為獨(dú)孤颎。楊堅如此稱呼高穎,就是要拉近雙方的距離。
高颎沒頭沒腦的說了一句:“趙王馬上就要進(jìn)京了?!备孓o而去。
望著高颎離去的背影,楊堅咀嚼著他話里的意思,趙王,楊堅當(dāng)然不會忘記,將趙王之女嫁給突厥人還是他的主意,沒想到卻引得這個趙王借機(jī)進(jìn)京。當(dāng)初真得所料未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