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三山符箓,乃是指龍虎天師、茅山上清、閣皂靈寶三派的別稱。
一、五斗米道——天師道——龍虎宗
道教初始有兩個派別,即五斗米道和太平道。
五斗米道又稱天師道,創(chuàng)立者為張陵,又稱張道陵、祖天師或正一真人。
張陵在蜀鶴鳴山立教,之后其子張衡、孫張魯繼續(xù)傳道,后人稱為“三師”。張衡并非發(fā)明地動儀的張衡,其事跡未見記載;張魯曾在漢中為漢寧太守,后建立起政教合一的政權,并作《老子想爾注》,對推動五斗米教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后張魯降曹,與其五子均遷至鄴城。張魯死后,其五子均未再傳道統(tǒng),而其他士族中出現(xiàn)了大量信徒,如錢塘杜子恭等頗為有名。杜子恭傳弟子孫泰,孫泰與侄孫恩、孫恩妹夫盧循曾有相當大的勢力。
南北朝時曾有南北天師道并立的情況,但其天師并非張氏。北天師道天師為寇謙之,南天師道為陸修靜。其實陸修靜雖然上承天師道衣缽,本人實開宗立派,似不宜歸于天師道。
到唐以后,龍虎山漸漸成為張?zhí)鞄焸鹘讨?,因而被人稱之為“龍虎宗”。據(jù)說張魯曾有一子名張盛,在張魯降魏時南奔龍虎山嗣教。但此說不見于史冊。
自唐宋以降,天師道逐漸顯露聲勢,各代掌教均稱天師,至元時更得政府承認“天師”稱號。后又被封為“正一教主”,主領江南道教,位居諸符箓派之首,獲得了極大的發(fā)展。
龍虎山在道教七十二福地中位列第三十二位,主宮稱上清宮,全稱為上清正一萬壽宮,是天師道祖庭所在。
二、上清派——茅山宗
上清派得名于“上清經”。所謂“上清經”并非特指某部道經,而是一批經典,最主要是便是《上清大洞真經》(又稱三十九章經)。其開創(chuàng)門派者一般認定為東晉時楊羲及許穆、許(歲羽)父子,奉魏華存(美女?。殚_派祖師。
在上清道法中,對“存思”之法最為重視,而對符箓、外丹相對不太看重。
南北朝時期,上清派第九代宗師陶弘景歸隱茅山,傳道授徒,被世人稱為“茅山宗”。
唐宋兩朝,茅山宗發(fā)展進入鼎盛時期,為天下道教之宗,至南宋逐漸衰微。元朝時并入正一道。
茅山為道教十大洞天中第八洞天,號金壇華陽洞天,又為七十二福地中第一福地。主宮為元符萬寧宮。
三、靈寶派——閣皂宗
靈寶派初建于東晉,因葛巢甫在古《靈寶經》傳授基礎上,進一步造作“靈寶”類經典而得名。其中最重要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簡稱《度人經》)強調勸善度人,受佛教影響頗大。
靈寶派奉葛玄為開派宗師,稱之為“太極左仙公”。葛巢甫為葛洪從孫,而葛玄為葛洪從祖。
靈寶派特別重視齋醮科儀,體系頗為完整。南北朝時,陸修靜對此貢獻頗大。陸修靜與天師道、上清派、靈寶派均有淵源,但皆無直接的師承關系,自稱“三洞弟子”。但其于靈寶經的整理、闡釋以及對靈寶齋儀的撰訂用力頗多,也為靈寶教派大行于世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入宋以后,宋真宗在閣皂山建崇真宮,賜給銅印,許其單獨傳授法箓,自此與龍虎、茅山三足鼎立,為符箓三宗之一。
閣皂山為道教七十二福地中第三十六福地,主宮為崇真宮,是靈寶派祖山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