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秦王府朝會
伍常忠恭敬地說道:「王大人,如今圣旨已宣,請王大人更換官服,隨小人進宮朝會吧!」
原來大堂上有一個個箱子,俱是皇帝賞賜,其中有一盤紅巾覆蓋的正是王小龍他的武官官服。
「請伍大人、邱公公稍等,待本官回內(nèi)堂更換一下?!褂谑峭跣↓埮踔俜胤块g更換,三名婢女連忙跟上。
徐員外這時連忙上前對邱公公道謝,又從袖里摸出一小袋,硬塞進邱公公懷里:「邱公公遠來辛苦,這點不成敬意……」
邱公公呵呵笑納了。心里說:「這徐員外果然是懂得做人的……難怪會物識得如此佳婿……」
徐員外又對那名錦衣衛(wèi)打恭作揖,討好地也塞了一小包硬物。
這兩人都是明白人,手上接過來一摸一稱量,便已呵呵笑納。
「徐員外擇得良婿,以后徐家定是飛黃騰達……」邱公公笑道:「這些禮物俱是我家秦王代圣上賜與王大人……禮單剛才已經(jīng)給了你。徐老爺好好收下吧……以后可要記得圣上和王爺?shù)暮谩拐f著又雙手恭敬地向南方虛揖了一下。
「老朽代小婿謝謝圣上、王爺……」徐員外也向南虛揖一下。
王小龍從來沒穿過大明官服,在三名女妾的幫忙下也搞了好一陣才穿好出來。
卻原來門外已停著馬車,王小龍與太監(jiān)上了車。伍常忠便去坐車頭車伕旁邊……
「王大人,我家郡馬爺交帶,須向王大人講一下待會兒在秦王府朝會的規(guī)矩……」
原來這位邱太監(jiān)卻是秦王府的人。
王小龍趁機了解一下,卻原來闖王雖然類似原明末時空建立了個大順國,但卻沒有稱帝,反而留下了秦王這個藩王。所以大明表面上在大順國內(nèi)仍有管治權,大順國內(nèi),大順大明現(xiàn)在是共用一套文官班底,所有州、府、縣官員,既是大順國任命,但也受大明封授官印。
秦王手上直接便可用印代皇帝下旨封大小官員,除了內(nèi)閣這類一、二品大員,其它都便宜行事。
但事實上當然一切人選任命必須由闖王定奪,秦王府就是橡皮圖章,保住大明顏面。
但大順國朝會,卻是在秦王府舉行。
在世人一般老百姓眼中,卻是秦王招安了闖王,大明皇帝便把闖軍已占領的陜西、山西、四川、河南及湖廣北方一部分等地全撥進大順國管轄,名義上全變成了秦王封地。表面上這個大順國是分封給秦王的大明屬國,闖王是總管大順國內(nèi)所有軍隊,只是分了秦王的軍權,其它百官任命都是秦王說了算。
而大明又封了燕王領地為大燕國,領北直隸及原遼東等地,在大燕國內(nèi),大明皇帝把軍政全權交付燕王,而南明朝廷透過山東仍可與北邊燕王串連。
可是遼東全境早已全淪入后金女真手上,成了實際上聽調(diào)不聽宣的大清國,與燕王的大燕國,加上大順國,共抗北方仍然十分強大的北元蒙古王庭。
畢竟,現(xiàn)在的大明皇朝完全不認為大順、大清,甚至大燕會是心腹大患。北方控弦騎兵百萬的北元王庭才是大明眼里的亡國之患。
利用三個事實上已經(jīng)失控的分封國去扺抗北元,并且互相制衡,這已經(jīng)是南方明廷那幫聰明絕頂?shù)淖x書人能想到的最好辦法了。三個藩國自領軍政全權,這倒與滿清入關后封的南方三藩很類似。
xxx
秦王府。
大順國朝會。
文武分列于大殿。王小龍終于看到了高高坐在上首蛟椅上的秦王。
秦王中年長須。說他肥胖如豬太過份。但說秦王十分富態(tài)卻錯不了。
這都是靖難之變后,大明皇帝把藩王當豬養(yǎng)形成的。諸藩都被削了兵權,行政權也沒剩多少。
除了北方燕王要應對北方諸族蠻夷外,共他藩王根本便是米蟲了。
一個太監(jiān)揮鞭令眾人肅靜。
「諸卿有事啟奏,無事退朝……」秦王說話了。
闖王竟然卻是站立于武官班子最前面。
但他尚未發(fā)言,卻已被文官搶先出列。
「臣有事啟奏……」
王小龍發(fā)現(xiàn)這是秦王府那位文士。文士名叫朱興,乃王府長史。正五品的官員。
朱興說道:「潼關外匯集了難民以十萬計……據(jù)各地報告,河南遭受災情如下:前幾年大旱三年,去年鄭州大水,黃河冰堅如石,今年夏旱蝗,飛蝗食小麥如割。上蔡地裂,洛陽地震,斗米千錢,人相食,今年二月起大饑疫……“」
絕世天災還是連續(xù)不斷地來了。
王小龍聽了一段,發(fā)現(xiàn)都是各地災情嚴重,地方官員索要救援錢糧。
王小龍聽得十分乏味。
幾乎看遍某點明清網(wǎng)文小說的王小龍當然清楚歷史上明亡清興的幾大主因,網(wǎng)文里解釋得比念中國歷史教科書還詳細。不說歷史上背鍋被褒貶不一的英明末代君主崇禎帝該不該背這個鍋,就以當時的外憂內(nèi)患加天災瘟疫,估計任何英明君王遇上也八成要亡國,其中一樣天災引起的饑荒便難以處理,大明的皇帝不可能打地主造自己統(tǒng)治階級的反,也不可能直接下令屠殺子民,只能任由戰(zhàn)亂及天災消滅大量人口,減到了當時農(nóng)業(yè)科技水平能支持的人口數(shù)時,自然也沒有問題了。
所以好多鍵盤俠說的崇禎早日南下治南明,中國大明皇朝可能真會有一位中興的崇禎皇帝。滿清還真可能頂多與南明南北分治??上н@位崇禎帝太重面子名聲,不是實用主義者,寧死不屈,白白便宜了滿清皇帝撿漏,難怪好多傳說是風水問題。一堆當年犬儒還提出五德輪回說來解釋這個清竟然成功取代大明的不可能亦不合理的怪事。
當年穿越者的一槍改變了歷史,原來的整個北方爛攤子,現(xiàn)在便丟給了北面的燕王和西安的秦王了。
以前的原時空,整個江山是大明皇帝的,一堆豬般養(yǎng)著的藩王才不理朝廷如何治民,反正他們沒有權力去管,也不敢管。一句市恩于民便可懷疑你藩王有謀反之意。
但現(xiàn)在這個時空,秦王的權力似乎極大。反正只要闖王不抬杠,秦王在大順國表面上便是軍政一把手。
難怪賑災的事要歸他管。
他也不敢不管。
之前的洛陽福王可是真的被李自成切肉片烹了。
若非如此,自稱龍傲天的新闖王吳軍也不會與李自成發(fā)生嚴重矛盾,暗中出手把李自成和劉宗敏都干掉了,取而代之。
畢竟再這樣搞下去,穿越眾都難以收拾殘局,北方強大的蒙古可是比原來時空歷史上的大清更強大。
而且除了拯救災民難民,各地發(fā)兵北上救援的軍隊也把富得冒油的秦王當成錢莊提款機,一個個也提出要求支援錢糧。
「荊襄左都督亦要餉80萬両。」
「江北四鎮(zhèn)中只有黃都督領兵三萬北上。其余三鎮(zhèn)徐弘爵、劉澤清、劉良佐皆索要糧餉一萬至三萬両不等。?!?p> 「登萊孔有德參將領兵3千北上參與救援,亦要求援餉一萬両。」
咦?孔有德這時竟然還沒有叛投大清?!
究竟現(xiàn)在是原時空歷史上的崇禎幾年?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writer/p1/contentv2/photo_default.png)
玉龍2009
**本文正版首發(fā)于起點中文網(wǎng)站** **本小說內(nèi)容純屬幻想虛構(gòu),如有雷同,純屬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