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明末資本家

第六九章唐家海上貿(mào)易中心

明末資本家 么小妖 2788 2009-08-26 00:08:20

    一

  錦衣衛(wèi)的劉百戶聽說那個唐都指揮使來了,若是平時,他定會很高興的出來迎接,然而這一次,劉百戶卻是卻是讓手下把大門關(guān)了,嚴囑手下不可放唐同進了家來。

  唐同的這一次事情鬧的很大,有沒有罪,劉百戶心中也吃不準,在這個時候,他自然是要與唐同撇清一切關(guān)系的,免得到時牽連到自己。

  唐同無法之下,只好快馬趕到金陵,面見金陵的鎮(zhèn)守太監(jiān)寧杰初,這大半年來,唐同沒少給這個太監(jiān)好處了,錦衣衛(wèi)的事情,找他來解決是最好不過的了,只是這家伙很貪錢,一點二點的是塞不飽他的胃口的。

  要說這寧太監(jiān)對唐同的印象還是很好的,因為平日里沒事時,唐同對他的賄賂可不少,在寧太監(jiān)的心中,唐同已經(jīng)漸漸被他看成了自己的門生。

  官場上自然是少不了門生弟子之類的關(guān)系的了,一個掌了權(quán)的太監(jiān)一般也是很注意培養(yǎng)屬于自己的手下親信的,而對于一個貪錢的太監(jiān)來說,誰給他送的錢多,他一般也就會把他歸屬于自己的親信手下一類,畢竟太監(jiān)也不傻,嘴巴上的馬屁,永遠比不得錢來的實惠。

  其實在那一封狀告唐同妖言惑眾的折子中,寧太監(jiān)也是很為唐同花了心思的,唐同弄出這么大的動靜,那么多的秀才舉子跳出來告狀,寧太監(jiān)想為唐同隱瞞都不容易,所以寧太監(jiān)不得不寫了一份狀告唐同妖言惑眾的折子,在這折子中,寧太監(jiān)只是對唐同的罪名輕描淡寫的說了一下,卻重點說了那些秀才舉子們?nèi)绾蔚膰谒母T前,如何的影響他的日常工作與生活,看似沒有一句怨言,實則讓崇禎皇帝的心中有了一個這些秀才舉子們無理鬧事的印象,這也就是為什么崇禎皇帝會在心里偏向于唐同的原因之一,而那王承恩又與寧太監(jiān)的關(guān)系不錯,王承恩是以把這份折子放在了最上面。

  寧太監(jiān)這個人自然是個挾恩圖報的人,唐同到了他的府上后,還不等唐同有求于他,就先把自己為唐同所做的一切得意洋洋的說了出來,唐同自然是在嘴上表示了一番感激,同時將禮物奉上,心中卻是暗暗吃了一驚,心想自己難道被史書誤導(dǎo)了不成。

  歷史上言論最自由的是北宋時期,明朝的言論相對來說也是很自由的,唐同前世在網(wǎng)絡(luò)上可是看到過不少這樣的評論,明朝中后期的言官可是很牛的,上跳下竄的有事沒事的就挑皇帝的毛病,這些家伙可不是因為有骨氣有正氣,而是因為做皇帝很少殺那些言官,這才讓這些家伙有了為自己撈取政治資本的膽量,這要是在清朝,敢說皇帝的不對,跳出來一個就會殺一個,所以滿朝都成了奴才。

  正因為有這樣的認知,唐同才敢弄出一份《吶喊報》來,平時他也很注意不讓《吶喊報》的內(nèi)容中有造反的嫌疑存在,沒想到,這般小心了,還是有人告他妖言惑眾。

  寧太監(jiān)見唐同又給自己送來不少的禮物,心中也頗為滿意,心想這個唐都指揮還是蠻懂事的,及至唐同說出自己手下有三人被錦衣衛(wèi)所抓,希望寧公公能夠幫忙放出來時,寧太監(jiān)微一沉吟,便答應(yīng)了下來,這三個人是因為什么原因被抓,寧太監(jiān)的心中是很清楚的,這三人說是有罪也好,無罪也好,實在不是什么大事,當(dāng)下給唐同寫了個手條,讓唐同帶回。

  唐同告辭了寧太監(jiān)后,又快馬趕回了常州,那個錦衣衛(wèi)的劉百戶見了寧太監(jiān)的手條,沒說二話,將那三人的名字清除出了錦衣衛(wèi),然后讓唐同帶走。

  唐同這才知道這三人是因為什么原因被抓的,見這三人為了替他唐同保密而遭此劫的,唐同的心中也很感動,好言安慰了三人一番,第二天,那三人聽人說唐同為了他三人四處求人,并為此花了不少的錢賄賂金陵的鎮(zhèn)守太監(jiān),心中也同樣很感動,在心里發(fā)誓要追隨唐大人一輩子。

  這事情過去十天后,京城的圣旨也下來了,讓唐同徹底松了一口氣,雖然圣旨上說要罰銀三十萬兩,但很顯然并沒打算追究唐同妖言惑眾的事情,而且還升了唐同的官,成為金陵的副總兵,管理江蘇一地的海盜與走私活動,表面上看,這是個吃力不討好的事,但唐同心中明白,這可是有著天大的油水可撈的位置,因為這個時候大明雖然有收商業(yè)稅,可沒有專門收海關(guān)稅的地方,唐同完全可以把蘇杭一帶大明最富裕的地方的海上貿(mào)易控制起來,到時候別說三十萬兩的銀子,就是一百萬兩的銀子也會有。

  唐同首先接管了太湖的水軍,雖然這支水軍名存實亡,但唐同要的就是這個正當(dāng)名義,否則就不好擴張自己的海軍隊伍,至于大明的其它水軍,唐同是撈不著的,只有這支駐扎在了太湖的水軍千戶所,唐同才能憑著圣旨把它納入自己的管轄之內(nèi)。

  隨后唐同成了海上輯盜縱隊與海上貿(mào)易中心,這海上貿(mào)易中心和水軍的大本營就設(shè)立在后世的吳淞口一帶,這個地方現(xiàn)在還只有小漁村,沒有城市,但這個地方有一個好處,就是扼守了長江出口與杭州灣,對于控制蘇杭一帶那些想出海做生意的人是很有利的地勢。

  那支掛在太湖水軍名下的編外軍隊正式回到了唐同的手中,現(xiàn)在唐同手中雖然有不少的船,但大海船卻只有兩艘,而且只有一艘船上有四門落后的火炮,后膛槍到是有三千支,由于現(xiàn)在工人的技術(shù)已經(jīng)很熟練,出現(xiàn)廢品率很少,又采用了鐵制的水力機床,加工的精度大副度的增加,成本也降下很多,因此,現(xiàn)在一支后膛槍的成本只需要二十五兩的銀子,只是唐同手中沒有太多的錢,所以沒有大力生產(chǎn)。

  唐同找到那些有生意往來的商家,以年息百分之二十的代價借到二十六萬兩的銀子,購買了兩艘海船和十六門西洋火炮,至于原先船上那四門落后的火炮則得理給了別的海商。

  唐同又從流民中招收了五百名十八至二十二歲的年青人充入了水軍隊伍中,唐同一切就緒后,準備開始帶著隊伍出海去時,蘇淮鹽幫金陵分堂的香主蘇大找上了唐同。

  這個蘇大這些日子可不好過,唐同那一下,等于把他私人所有的錢都給拿走了,使他成了窮光蛋,還讓分堂中的公共財產(chǎn)也虧空了一部分,對于唐同他自然不敢報復(fù),為了彌補公共財產(chǎn)的虧空,他只好想辦法在分堂的賬本上做更多的假賬了,結(jié)果卻讓幫主方若仁發(fā)現(xiàn)了賬本上的破綻。

  對于手下貪污一些幫中的公共財產(chǎn),只要不是很多,方若仁是不會去計較的,然而這一次蘇大在帳上下手太狠了,方若仁自然是不能輕易放過,本來若是蘇大老實的跟幫主方若仁講明情況,那也不會有什么事,但這蘇大心中卻不愿讓方若仁知道他被唐同敲詐的事情。

  這個江湖,表面上是個講義氣的地方,實際上卻是只講實力的世界,蘇大跪地求饒的事若是風(fēng)傳開了,他蘇大也就不用在蘇淮鹽幫中混了,正因為如此,蘇大才不愿意說出那件事,而他雖然是方若仁的親信,但他出了這樣的事后,方若仁也不會再把他蘇大放在金陵分堂香主這個位置上了,要知道方若仁可不只他一個親信,眼紅著這個位置的人多著呢。

  方若仁查出了賬本上的問題,先是找蘇大詢問了一番,原本的意思是希望蘇大把那些貪下的錢自己吐出來,可問題是蘇大哪來的錢補上這個窟窿,方若仁見蘇大遲遲沒有補上這個窟窿,自然對蘇大有所懷疑,便想把蘇大從金陵堂香主的位置上調(diào)走,可蘇大又怎舍得自己辛辛苦苦十幾年才得來的位置,這個時候又正好聽到唐同升為了副總兵,于是,蘇大心中一橫,便找到了唐同,表示愿意投靠到唐同的手下。

  唐同現(xiàn)在本沒有心思管這種小事,后來蘇大說那方若仁至少有二十萬兩銀子的身家時,唐同心動了,于是在蘇大的帶領(lǐng)下,唐同帶了柳生三郎與六百士兵連夜出發(fā)。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