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這道圣旨來的過于突然,趙元僖一點準(zhǔn)備都沒有,故而不得不把對那龔美的計劃,給停了下來,全身心的投入到了這開封尹兼侍中的職位中。也不知是怎么地,這趙元僖一接任這個官位,事情就立馬多了起來,因這開封府負(fù)責(zé)京城的治安。很多老百姓一有了什么不正常的情況,就立馬跑到了開封府。若是以前到還好些,可是自從這趙元僖來了以后,就連這張家少了一只鴨,李家缺了一袋米的事。都去開封府求助,再加上因前任開封尹兼侍中乃是因生病方才請辭,所以留下來了一大堆因其生病而未完成的公務(wù)。害的這趙元僖日日皆要在府衙忙到半夜,方才能休息。
因這開封尹兼侍中的事務(wù)繁多,比起他當(dāng)初那段閑散王爺?shù)娜兆樱遣盍瞬恢挂稽c兩點。并且趙元僖一向過慣了養(yǎng)尊處優(yōu)的日子,突然之間要他一下子忙個不停,這身子是斷斷吃不消的。再加上他如今又新納了一個張姓姬妾,那張姓姬妾年輕貌美,在床第之間也是頗為厲害。趙元僖是恨不得日日都能歇在她房里,若是以前也只不過是有些縱欲過度。只要多補補也就沒事了,可是現(xiàn)在不同,這府衙事務(wù)繁多本就勞累。但是這趙元僖又放不下那女子,總是想辦法抽空要和她云雨一番。果然這還沒有上任滿一個月,趙元僖就已經(jīng)力不從心了,府里的大夫,也告誡他如今操勞過度,精氣失調(diào),若是不加以休息調(diào)養(yǎng),日后必定是會烙下病根的。
可是那趙元僖仗著自己如今年輕力壯,平日里也是燕窩人參補個不停,哪里肯放下手中的公務(wù),去乖乖的回府休養(yǎng)。并且這說不定是太宗的一個考驗,看他是否有能力勝任這太子一職。為了自己未來的榮華富貴,如今的一些苦又算得了什么,趙元僖秉持著“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指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原則,硬是咬著牙堅持了下來。
行事為人也處處嚴(yán)格要求自己,一直拿著太子的標(biāo)準(zhǔn)來衡量自己。以前散朝后,趙元僖有時還會和一些官員,攀談幾句。如今因自己已經(jīng)升為開封尹兼侍中,并且自己如今又是太宗膝下最為年長的皇子,趙元僖自是知道要避嫌,唯恐自己與那些大臣來往過密,到時候引得那太宗胡亂猜忌。
只是趙恒就不同了,他一貫是一個閑散王爺,手中也不像趙元僖那樣握有實權(quán)。雖然也需要注意避嫌,但是并不用像趙元僖那樣草木皆兵,而且趙恒一向是一幅彌勒佛的樣子,臉上一直掛著微笑。不少新進(jìn)京的大臣,他也沒有因其官位底下而瞧不起,依舊是對其好聲好氣的。對于那些手握實權(quán)的老臣,也沒有阿諛奉承故意討好,只是和對待那些沒有實權(quán),品階低下的官員相比,倒是多了幾分疏遠(yuǎn),少了幾分放松。
這一切都被太宗看在了眼里,這趙元僖的確如自己所料一般兢兢業(yè)業(yè),行事也是頗有明君風(fēng)范。但是對于自己就太過苛責(zé),和趙恒的悠閑儒雅相比,倒是少了幾分上位者該有的胸襟氣度。略顯得有些拘謹(jǐn),小家子氣了,但是他的那份勤懇和認(rèn)真,卻是趙恒沒有的?!翱磥磉€是得要繼續(xù)看看”太宗自言自語道。
因這趙元僖如今是自顧不暇,龔美這里的暗線也早已經(jīng),被那管家林福給滅口了。如今趙元僖對于這南康縣的情況,可真是一問三不知了。不過經(jīng)他這么以倒騰,反倒是讓這李府和龔美的關(guān)系,更為親近了。
當(dāng)李母得知自己兒子中毒,乃是因為自己特意給他準(zhǔn)備的那一盤海鮮給鬧得。心里自是自責(zé)不已,懊惱自己為什么別的都不準(zhǔn)備。卻偏偏聽了廚房里的廚子說,這幾日的應(yīng)海鮮剛剛上市甚為美味,而一時頭昏給他準(zhǔn)備了這么害人的東西,差點就要永遠(yuǎn)都見不到自己的兒子了。同樣對于那救活自己兒子的葛姓老者,也是萬分感謝。本不想讓書院破費,想要自己去支付那二十貫銅錢的懸賞銀。
卻沒想到被龔美給婉拒了,這李毅說到底也是在書院里中的毒,而且也是因為吃了書院里免費提供的時令鮮果,方才會和他早前食用的海鮮相沖,從而造成了這么一出事故。書院怎么說也是有著不可推卸的責(zé)任,況且這李府不僅僅是在這南康縣頗有勢力,就連京城里也有李貴妃在替他們撐腰。龔美自是知道這李貴妃,一貫是支持趙恒繼任太子之位的,自然也就不好再收那李府的錢了。
畢竟這日后還要那李府幫忙的地方,還多了去呢!自己今日就暫且當(dāng)是,花了二十貫銅錢,替自己和趙恒結(jié)了個善緣吧!李氏夫婦見龔美執(zhí)意不肯收下,自己準(zhǔn)備的那些銅錢,也只好作罷,只是心里卻是暗自記下了龔美的這份情。
因被這李府這么一鬧,縣城里的不少人都對書院持以敵對的態(tài)度。如今這事情已經(jīng)是水落石出了,李毅中毒一事,并不是書院害的,而是一場意外。這李父自然是要還書院一個清白,不然別說是龔美了,就連自家兒子李毅也不會原諒自己。李父和城里的幾名士紳商量了一下,決定還是暫且放下自己的面子,帶頭去替書院重新打造了一塊匾額。
從城里一直敲鑼打鼓的送到了城外的書院,一路上是引來的不少民眾的圍觀。這樣一來書院也算是徹底洗清了自己身上的污點,再也沒有人會對書院指指點點了。因聽自己兒子曾對自己說過,這書院的經(jīng)費一向是頗為緊張。若是以前的書院李父自是不會管他,畢竟這件書院倒了自然還有其他的書院還可以選!
但是這回不僅是自家兒子堅持要在這間書院一直讀下去,而且龔美還救了李毅一命。李父自是樂的替書院募捐,但是又害怕王禹偁那些文人,為了清高而不肯收下自己捐送的錢財。干脆就把自己名下的,書院旁邊的那幾塊地送給了書院,美其名曰見書院太過狹小,想要讓書院能夠有地方擴建,這畢竟也是自己這當(dāng)?shù)孛魉鶓?yīng)該做的。
一些原本就不愿和書院為難,但是當(dāng)時迫于李父的壓力,不得不跟其一道詆毀書院的士紳。此時見李父帶頭向書院捐地,為了擬補自己當(dāng)初的行為,也都紛紛巧立名目,向書院捐送各種各樣的物件。
等到這一切都平靜了下來,那葛姓老者也徹底治好李毅。龔美也終于可以靜下心來,好好的詢問那老者的來歷了,本來龔美還以為那老者只是一名普通的醫(yī)師,最多也只不過是一名當(dāng)代隱士??墒且粏栔拢瓦B書院里一貫自視清高的朱旦和徐良,也對老者是拜服的五體投地,恨不得能將其奉為自己終身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