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二次元

初音的到來

第五百六十二章 疑云

初音的到來 嘆息的殲滅者 2371 2024-04-14 18:14:03

  伊翁能看清楚帝國內部暗流涌動不值得疑惑,如果看不見,那才奇怪。

  自萊科顯跡,掀起并贏得統(tǒng)一戰(zhàn)爭,他便是帝國毋庸置疑的中心人物。這樣的人忽然失蹤,無論在哪個地方都會掀起滔天巨浪。

  別看帝國民眾對王室簇擁之至,可這份感情大部分建立在對萊科本人的崇拜和感謝之上——帝國崛起的底蘊源于數代國主的積累,但民眾能直觀看到的是萊科上位時的厚積薄發(fā),況且他本人確實是一位冠絕眾人的領導者。

  好在,萊科主導建立的體系足夠優(yōu)秀,在許多人的共同努力下,負面影響被壓倒了最小。

  可這無法消除帝國面臨的困境,萊科一天沒有重新現身主持大局,難題就一天得不到解決。

  除非帝國再出現像他這樣的人物。

  而且,困境之上,此人還將面對民眾心目中已然神化的萊科所間接帶來的壓力。

  也就是說,繼任者要比萊科更加優(yōu)秀!

  這個可能性……

  于是,在看清局勢的人眼里,想要解決帝國面臨的問題,唯有萊科重新現身。這也是為什么幕后主使要盡一切努力抹殺安的原因,對方不敢賭“安就是隱藏了身份的萊科”那一絲絲的可能。

  來帝國之前,安依靠自己擁有的信息,大致歸納了帝國面臨的兩大問題:

  領導人的缺失會讓帝國前進的步伐混亂,以幕后主使為代表的、心中留有野心的存在會忍不住篡奪權力。

  這是內憂。

  沒有了帝國攝政王的震懾,帝國豐厚的資源和技術會引來周邊國家的覬覦——雖然帝國兇名在外,但最兇的那個不見了蹤影,無知者總會對“拉強者落水”一事樂此不疲。

  不說動手的結果如何,只要戰(zhàn)爭發(fā)起,本就存在裂痕的帝國將進一步遭受損失。此乃外患。

  相對于內憂,外患更好解決一些。

  帝國本就是參天大樹,若能和作為另一顆大樹的王國保證親密無間的關系,其他國家膽子再大也不敢肆意挑事。

  說句不客氣的,就算其他國家被利益蒙蔽心智,不顧一切地宣戰(zhàn),他們捆一塊也不夠帝國和王國打。

  幕后主使趁帝國王女出使王國時發(fā)動刺殺,為的就是動搖帝國和王國的盟友關系。

  只要能揪出發(fā)動數起襲擊的幕后主使,不但帝國和王國的關系能夠在兩方高層的主動維護下彌補,而且將幕后主使作為典范進行審判,也能震懾帝國內其他心懷不軌之人。

  帝國內剩下的問題,只能隨時間,讓帝國的有識之士一起慢慢解決。

  作為外人的安,即便擁有來源不清的、與萊科有關的記憶,也不可能對帝國內部的重要問題一清二楚,更談不上歸納和解決。

  一開始,沒辦法想那么多。

  演劇團幾次三番遭受襲擊,致使安為了自己和同伴的安全,不得不偽裝成萊科,前來帝都查找幕后主使的身份。

  這是掌握主動權的唯一辦法,可結果會不受控制地演變成,帝國內部一直想要解決問題但無從下手的有識之士,會將所有期望投在作為“萊科”的安身上。

  別說他們不清楚安的真實身份,就算最后明確了安和萊科并非同一人,他們大概率也會無視這件事,甚至可能主動為安塑造“萊科這七年來的空白期”,直到他們找到本尊的下落。

  安對這些后果多少是有所察覺的,但剛才也提到了,這是掌握主動權的唯一辦法,他沒得選。

  所謂“不在口頭上宣稱自己是萊科”只不過是安垂死掙扎,他最近的言行舉止已經頗有破罐子破摔的意思……也和他目前沒有搞清楚的自身狀況有關。

  隨著在帝都調查的逐步推進,安意識到,扮演萊科是無奈之舉,卻也是最好的選擇。

  “萊科”出現在帝都便是最好的壓陣手段,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會自然而然靠攏過來。

  唯一的問題在于,安必須扮演好“萊科”這個角色,不能出任何差錯。否則即便有人彌補,事情也會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慢慢地,安有了“長時間扮演萊科”的覺悟,并且在與帝國方許多人相處得不錯的前提下,錯亂般萌發(fā)了“這樣也不錯”的感覺。

  但是,今天伊翁的突然坦白,讓安忽然發(fā)現了自己的狂妄!

  什么叫不得不偽裝成萊科?!

  要偽裝成萊科,得拼了命才行?。?p>  雖然至今為止的過程都順風順水,但安終究缺乏關鍵記憶,不可能處處得當。

  例如,伊翁的態(tài)度就表明了,他的身份絕非“帝國政務大臣”這一點能夠概括的。

  如果不是在戰(zhàn)爭期間和萊科建立了更加深厚的聯系,伊翁現在絕對不可能是這種表現。

  我等?

  這個“等”字都是誰?

  帝國體系內的人?

  ——不像。

  伊翁的反常表現已然代表著他此刻的身份不再是“政務大臣”,而是代表著另一個群體。

  ——大概率是包括像埃爾蘭這樣的人在內的有識之士。

  那么,是否像“夜鴉”這樣,存在著一個表面上不存在,但將這些人聯系到一起的組織?

  考慮到統(tǒng)一戰(zhàn)爭期間的種種仍有許多不明確的地方,萊科“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的手段也過于神奇,這種可能非常大!

  從伊翁的態(tài)度上看,萊科似乎是這個組織的領頭人,至于是否是發(fā)起者,不好判斷,但可能性比較高。

  一時間,安感到自己的手腳隱隱發(fā)麻。

  萊科究竟還藏著多少未解之謎……

  安以模糊的態(tài)度回應了伊翁的請求,沒留下破綻,只是他的心情變得復雜起來。

  來商會見伊翁,進而試探他態(tài)度的目的算是成功了。

  以現在的狀況,伊翁是幕后主使的嫌疑降了下來……

  取而代之的是嫌疑人選進一步變多!

  ——如果伊翁屬于某個組織的推斷成立,那這個組織在統(tǒng)一戰(zhàn)爭期間起到的作用一定不小,其成員絕對會有當時被吞并的國家當中的高層。

  作為勝利者,帝國在這場戰(zhàn)爭中獲益最大,而被吞并的國家當中,民眾的生活雖然變好了,但是統(tǒng)治階級無疑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或許當時的他們懷著崇高的理想加入組織,但這么些年過去,難保這些人的理想沒有發(fā)生變質。如果真存在這樣的人,那毫無疑問會是幕后主使的嫌疑人選!

  這類嫌疑人擁有的能量雖然不比伊翁,但是在隱秘程度上更符合幕后主使直到現在也沒能露出端倪的結果……

  嫌疑人的范圍非但沒能縮小,反而進一步擴大!

  面對這個結果,安來不及苦惱,他得盡快搞清楚一件事:

  有關萊科,到底還有哪些關鍵的信息?

  想要弄清楚,目前唯一的辦法是與萊科最親近的人談一談。

  當時的莉莉安娜和雷翁哈特年齡還小,知道的東西有限。最佳的人選,是不會背叛兩人,同時一早跟在萊科身邊的筱月。

  安之前就發(fā)覺筱月的態(tài)度有些微妙,但出于諸多原因,他沒有直接進行詢問。

  但現在,有些事情是他必須該搞清楚的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