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人怎么樣才能不孤獨?
回想我過往的日子,孤獨總是一個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詞語,人多不一定代表不孤獨,孤獨究竟是一種選擇還是本來如此呢?
我們知道,一個人活著是為了活的更好,為了更好,就需要獲取各種資源,得到更多利益,但是,人也總會有閑下來,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或者也有不太得意的時候,那么,孤獨感也會找上我們。
人的生命說起來很長,但時間這東西,對每個人來說都不相同,不是有句話叫做人類的悲歡并不相通嗎?他的快樂不是我的快樂,他的成功不是我的成功,他的歡喜不是我的歡喜,當然,他的悲傷和痛苦我也不能感同身受,除非。
除非我們之間有共同的利益,只有共同的東西才能讓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相通,人的情感想通了,孤獨感自然就消失了。
由此我聯(lián)想到生命,聯(lián)想到人的一生,大多數(shù)人被父母生下來,長大,然后在本能在影響下,做各種事情,讓自己擺脫這無趣感,結(jié)婚,生孩子,和別人吐露心聲,社交,等等,不斷地擴展自己的影響力。
生命的發(fā)展,我覺得應該包括一個人能影響他人的程度,最好是正面的影響,同時,如果能被別人正面影響,其實也是好的。
孤獨感是一種心理感受,人為什么會孤獨呢?主要因為不自信,不自信經(jīng)常和孤獨聯(lián)系在一起,不自信的人也就是自卑的人,要么自信,要么自卑,介于中間位置的人是沒有的,就像要么活,要么死,介于中間的人是沒有的。
所以,擺脫孤獨感的辦法,我認為首先是獲得自信,而不是其它辦法,我知道的人,有了為了擺脫孤獨,選擇結(jié)婚,結(jié)果更加孤獨了,孤獨的本質(zhì)是自卑,自卑不是不相信自己,而是不接納自己,抑郁癥是一種精神疾病,和長期的精神壓抑有關,孤獨感總是和抑郁癥一起出現(xiàn),我覺得我天生就有那種接納自己的能力,總覺得天地之間生出我這種會思想的精靈,是無言的天地要通過我來表達他們的偉大,所以我的內(nèi)心從來不曾灰暗過。
記得小時候,我經(jīng)常會因為受委屈而顧影自憐,后來我讀了中國傳統(tǒng)的書籍之后,我就不再可憐自己了,因為人太過多地關注自己,而太少關注別人了,因為人類的悲歡總不相通,即使是生了你的父母,也不能在所有事情上和你感同身受,這會讓你難過。
但事實就是這樣,人類無法擺脫孤獨的原因就在于人是獨立的,是自由的,即使是連體人,他們也有兩個腦袋,雖然能共同感受到饑餓和疼痛,但也想分別獲得關愛。
那么,我們面對孤獨能做什么呢?我們無法改變別人,只能改變自己,好就好在我們?nèi)颂焐灸艿負碛兄饔^能動性,擁有最強的自我意識,在這已知的世界上,宇宙之間,我們的這種能力,是最強的。
我曾經(jīng)讀資本論,感覺對人類社會的前途充滿灰暗,讀了之后我心里堵的慌,后來我讀紅樓夢,也是同樣的感覺,后來看了莫言的部分小說,也同樣覺得不好受,不過,我后來還是想通了,答案就在于人有主觀能動性,這只是其一,還有一個就是人類社會有龐大的共同利益,公共利益,這種利益如果遇上擁有正向主觀能動性的人,結(jié)果將是確定的。
人如何才能不孤獨呢?答案是融入主流,往人多的地方去,尤其是往和自己一樣高尚的人那樣的地方去,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人對世界的看法其實對自身的潛意識是有影響的,積極的看法能看法增強人的信心,消極的看法嚴重影響人的心態(tài),導致得過且過,失望頹喪。那么,世界會變好還是會變壞呢?
世界,個人世界,人類世界,還有二人世界,世界這個詞有范圍的,一般意義上,我們這里的世界,就是人類世界和個人世界。
每個人都是自利的,只是他的利益所影響的人不同而已,有人只能影響自己和身邊一些人,有人卻能影響千萬人,就看他有沒有這個意識了,在其位,謀其事,人的影響力的邊界就是自己利益的邊界,如同手指觸及的邊界,其冷熱是和我們相關的。
人之所以孤獨,之所以自卑,是因為缺乏自信,缺乏自信是因為過低地估計了自己的影響力,我們不能撬動地球,但我們可以操縱螞蟻,人活在世,能影響什么就先影響什么,這樣,起碼能排解孤獨感。
打游戲是讓人癡迷的活動,因為我們能控制人物,重要的是有反饋,打游戲的人從中獲得自信,避免孤獨感的侵襲,所以,打游戲的時候是不會有孤獨的感受的,只是覺得世界只有這一方有趣,而其余盡是無趣的世界。其實世界從來沒有變過,只是自己沒有自信,不敢冒險去探索。
世界總是不平衡的,人總是流動的,總有人的世界不夠好,但總有人的世界很美好,我們要到那好處去,就算是飛蛾撲火一般,至少不會孤獨,至少,我們要先做到風景這邊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