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xiàn)實生活

都是往事

第五章

都是往事 難產(chǎn)不慘 621 2022-02-10 22:06:27

  我和母親在一起最忙的時候要數(shù)秋冬季節(jié)。國慶節(jié)一過,地里的柑橘逐漸成熟,既要去果林里巡邏防止被偷,還要翻地播種來年的小春,接下來就是收柑橘。農(nóng)村的孩子自小都會爬樹,加上我靈活輕便,母親就將果凳放在樹下,再讓我爬上去摘,她在下面扶著果凳。通常我們娘倆配合著收完一棵就趕緊背到指定地點賣掉,價格都是隨行就市的。顏色好看,個頭又大,水分足甜度高的果子,通常就是四毛或五毛一斤,其余一般都是兩毛或三毛。我們分家的時候果林位置都是最差的,所以光線不足,果樣就遜色很多,價格也就不美麗,別人一棵樹賣100元錢,我們可能只有50元錢,這也是母親吐槽奶奶家不公平的理由之一。

  但是再不好的果子都是自己的,再不美麗的價格都是進賬,只要收回來的是現(xiàn)金,就算忙的忘了吃飯也值得,實在沒體力了剝幾個柑橘就解決了。只有回到家里,聞著香噴噴的飯菜,那種饑餓感瞬間就會被激發(fā)出來,沒幾碗飯下肚是滿足不了五臟廟的。但那種辛苦勞作換來豐收的喜悅,一點也不亞于我們現(xiàn)在收到年終獎的竊喜。

  柑橘收完了,我和母親又開始收甘蔗。剝甘蔗葉子久了,我們的雙手都裂開了好多小口子,一碰水就生生的疼。那個時候有沒有什么護手霜,唯一可能的就是蚌殼油,條件好點的買一盒百雀羚,但是天天做農(nóng)活,搽了也沒什么用。哪像今天洗碗都要帶個手套,甚至直接交給洗碗機。那時的我們,整天灰頭土臉的在田地和果園里穿行,哪有閑工夫涂脂抹粉保養(yǎng)皮膚。別說開裂,好多小朋友的雙手長凍瘡流膿流血都照樣干活呢!沒有那個條件,嬌氣給誰看?

  記憶里母親一直很瘦,90斤左右的體重,卻要背120斤的背簍或者挑100多斤的水桶,在那種壓力下經(jīng)常只能左肩換右肩,實在累了才停下來歇息。如果與父親一起的話,就會看到父親先走到前面去放好,再倒回來接一下母親,但絕大多數(shù)時候都只能她自己扛,扛肩上的重量,擔(dān)生活的壓力。她最需要的可能不止是父親在家時偶爾一次的體貼,更多的是希望他能力夠強大,大到可以隨時庇佑我們娘三,不用擔(dān)憂生活中的種種困境,不用謹小慎微度過每一個被婆婆刁難的日子,不用害怕風(fēng)雨交加時會不會屋頂漏雨,不用焦慮臨逢年過節(jié)無錢無糧等米下鍋……

  奈何父親的能力實現(xiàn)不了母親的這些樸實的愿望,所以她只能自己多費心操持,畢竟父親的木訥和老實是眾所周知的。有時候這些雞零狗碎也就成了他們之間爭吵的導(dǎo)火索,在一段關(guān)系里面,多付出的一方時間久了,自然就會渴求對方的呼應(yīng)。他們也曾向其他人一樣吵架以后彼此不說話,各自找個地方喋喋不休重提舊事,那些傷疤就總是要好了又被揭開,其實疼的還不是自己?看他們這樣的相處模式,小時候我就想長大了要找一個脾氣好一點的愛人,我受不了這種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爭吵。他們吵得忘乎所以的時候,我和姐姐就只能找個地方待著,他們幾乎不打架,但是吵架的聲音和氣勢都很嚇人,我很害怕,可他們都沒想過安撫我們。如今我和愛人幾乎從不吵架,我們都是文化人,理論斗爭的最高形式是說服別人產(chǎn)生共鳴,而且孩子是我們的共同關(guān)注點,保護她是首要條件,輕輕說話別人也聽得懂等等,可能這些改變和克制也是受了父母相處模式的影響。

  在沒有見過別家父母吵架比我們家厲害以前,我一直覺得我們家太嚇人了。直到有一天在公路邊看到鄰居的父親拿著十斤重的柴塊子狂追著他的母親打架,我被徹底震撼到了,又開始重新審視父母的吵架和相處模式。其實那個伯伯平時不說話,干活也厲害,有時候路過我家還和父母聊天。但從那之后我都不敢靠近他,覺得他一不高興就會打人,而且他說臟話,我的父母不說臟話(這一點在農(nóng)村是很少見的)。多年后參加工作聽見別人說臟話,我心里就不太舒服,總想遠離,偏偏有些人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口頭禪,萬不得已只能裝聾作啞。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看問題的角度也慢慢發(fā)生變化,會變得不再尖銳和單一,對于父母當(dāng)年的夫妻關(guān)系,也產(chǎn)生了理解,同時作為女性,也更心疼母親。試想她難道不想溫柔賢淑端莊優(yōu)雅嗎?生活給她選擇的機會實在太少了。還記得母親說過她本來有一次機會改變命運的,但被外婆和舅舅否決了。70年代的時候,知青上山下鄉(xiāng)后有的就留在了當(dāng)?shù)兀械暮髞硗ㄟ^考試返城了。同時當(dāng)?shù)氐膶W(xué)生也就可以跟著參加考試,考過了就可以分配工作,但要自己準(zhǔn)備路費。原本母親自己兌換好了糧票也攢好了路費,萬事俱備只等家長同意了。誰曾想在那個喪父以后長兄如父的娘家,生生斷送了她的這一點希望。后來聽說考上的那些人,很多學(xué)習(xí)都不如母親好,母親哭的一塌糊涂。

  我還記得高考結(jié)束后和母親一道上街時,偶然碰到了她當(dāng)年的同學(xué),寒暄以后得知,那個叔叔在縣城某機關(guān)工作,相較之下母親太卑微了,我的心被刺痛了。分手時我還聽見那個叔叔說母親培養(yǎng)了一個大學(xué)生,真了不起!但我想那不是什么贊美之詞,那是對她生活的憐憫。后來母親告訴我那個叔叔就是當(dāng)年一起考試的同學(xué)之一,只不過他的家庭寬松而富裕,所以成績不好但掌握了機會,也就有了后來的好日子。我看得出母親眼里的神情落寞而憂傷,無法改變的過去她想認命,可現(xiàn)實又勾起了她的傷痛。那是她夜深人靜無人訴說時的難過,也是生活壓力無處釋放時的遺憾。她只能屈從于現(xiàn)實的殘酷,同時拼命地讓我和姐姐汲取知識改變她沒有改變的命運,因此我成績好帶來的改變可能不僅僅是我自己,還有我的母親,我的父親,甚至我們整個家庭。這在當(dāng)時的環(huán)境下,一點都不奇怪,很多家長都是把自己的期待死死地綁在孩子的身上。

  我們的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農(nóng)民,但是在自古以來的“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熏陶下,父母們自然而然的重視讀書,只是大多數(shù)的父母不知道如何重視,如何因材施教而已。在他們淳樸而有限的見識里,書念的好就能有個鐵飯碗,不僅可以按時領(lǐng)工資養(yǎng)家還可以穿的體面吃的講究,仿佛一人吃皇糧全家有面子。當(dāng)然對于女孩子而言,讀書出去還可以嫁個條件好的城里人,從此過上無憂無慮的生活。以前我曾很抗拒這種觀點強加給我,還曾尖銳的指責(zé)說這是一種自私的捆綁行為,我用書本上學(xué)到的“之乎者也”極力抨擊它的狹隘和功利。如今,我自己也當(dāng)了母親,就慢慢理解了兒時父母的那些用意。其實他們只是想要自己的孩子過得輕松一點,只不過他們不知道讀書的益處不止這些而已。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雖然簡單了點,但那不是他們的狹隘,只是他們品嘗到的甜蜜和經(jīng)歷的美好太少了。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可能讓他們?nèi)タ催@世間的風(fēng)景,品這人間的美好,讓他們?nèi)ジ兄ビ|碰,而不是一味的埋怨和指責(zé)。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父母愛我們毋庸置疑,從他們的過去,我汲取了部分精華并澆灌在女兒身上。也許我的女兒也不是很理解,但是等她長大了,只要知道那是我愛她的方式就行。我不需要她回報我,很多時候她只要接受,及時反饋我,我就很滿意了。畢竟成為一家人是前世修來的緣分,彼此珍惜,彼此陪伴,再好不過!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