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都市

我激活了月光寶盒

第0067章 開業(yè)大吉

我激活了月光寶盒 租客的狗大白 2036 2022-03-16 17:32:49

  周五,劉三江和王大龍,又將商鋪里里外外打掃了一遍。

  很多路過的街坊,見有陳家的這間鋪子有人收拾衛(wèi)生,都好奇的往里瞅幾眼,“小同志,老陳家打算又重新開張了?”

  劉三江回道:“是的,老伯。明天正式開業(yè)!”

  “這個老陳,開業(yè)怎么也不告訴我們一聲!”

  劉三江笑著送走這些老人,按理說,重新開業(yè)應該張羅一下,有個開業(yè)慶典的儀式。

  但這個時候,個體戶經(jīng)營還處在非議之中,是社會,還是資本,誰都不敢下這個結論。

  槍打出頭鳥,劉三江自然明白這個道理,也就決定,不搞這個開業(yè)儀式。

  大張旗鼓,萬一讓有些人舉報了,再折騰一番,得不償失。

  不過牌子,還是要重新掛上去,他還專門買了一張大紅紙,找會寫毛筆字的同學,給寫了“新鮮毛蚶,批發(fā)零售”,這個大字,貼在鋪子門口。

  周六清晨,好多人來幫忙了。蘇晴、陳雨霏,當然少不了劉三江的三個舍友夏海洋、李長城、梁愛國,還有夏海洋的老婆張秀紅。

  這些年輕人,在碼頭等待著貨船到來。

  商海工廠多,用的煤炭也多。蘇州河上的運煤船隔十幾分鐘就有一艘經(jīng)過。

  這個小碼頭,時不時的傳出“來了”的驚呼,接著“不是”的失望。

  就這樣,在期待和失望的狀態(tài)來回切換,到了九點鐘的時候,大家終于迎來了送毛蚶的貨船。

  隨著一聲汽笛聲,時隔多年提籃橋碼頭再次有船靠岸。

  一位五十多歲的老伯,先下了船,拿出一張介紹信,“劉三江同志,我是昌濰地區(qū)壽光縣羊口公社的會計,我姓侯?!?p>  劉三江接過介紹信,然后遞上一根煙,“侯叔,一路上辛苦了,咱們這次運來了多少?”

  侯會計說:“三噸多點,第一次沒敢多運。”

  劉三江說:“那好,咱們卸貨!”

  花了不到一個小時,眾人合力把毛蚶卸下了船,過了稱,暫時放在碼頭上。

  本來劉三江想要留下侯會計,還有羊口公社的五個社員,在商鋪里吃頓飯,可是運煤船不能耽擱太久,也就只好讓他們卸完船就離開了。

  下次船再來的時候,貨款由跟船的社員帶回去。

  海運用的時間雖然長,但是毛蚶可以隨時用海水沖刷,不用擔心新鮮度會降低,而且這一路上,毛蚶也把泥沙吐得差不多了。

  陽光太強,需要趕緊把這些海貨,搬到商鋪內。

  除了蘇晴和陳雨霏,其他人都有一把子力氣,兩兩一組,開始往鋪子內運。

  可能是汽笛聲的原因,好多周末在家休息的人,來到碼頭一探究竟。

  當看到一筐一筐的毛蚶時,有人便向劉三江問道:“這位同志,你們這是從哪運來的毛蚶!”

  “剛從從魯東省運來的。”

  “怎么賣?”

  “零售四元一公斤!”

  劉三江把價格喊出去,圍觀的人立馬不安定了,“這么貴!比市場上最好的,還要貴上一元錢!”

  劉三江也不慌,“一分錢一分貨,好東西當然要賣得貴一些!”

  有一位中年人并不不買賬,起哄道:“我看你們的毛蚶,和市場上的也差不多。開業(yè)第一天,你賣這么貴,我怕你們賣不出去!要不便宜些,我買點幾斤回家嘗嘗?”

  “開業(yè)第一天,當然會優(yōu)惠一些!等一會兒,我先煮一點給大家嘗嘗。要是好吃,大伙就給捧捧場!”

  在劉三江與圍觀的群眾聊天的時候,其他人也沒閑著,已經(jīng)清洗了十來斤毛蚶。王大龍用早就準備煤球爐子和大鐵鍋,燒了一大鍋開水。

  劉三江裝著毛蚶的鐵笊籬,浸入沸水中十幾秒,有位老伯喊道:“小同志,可以了,再煮就過了!”

  “好!”劉三江撈起笊籬,然后倒在一個搪瓷盆子里,“煮的不多,大伙誰先來嘗嘗?”

  還是那位起哄的中年人,搶先說道:“嘗過了,不買可以嗎?”

  “可以!”

  “那我先來!”

  這位起哄的人不是別人,正是修車鋪的魏師傅。

  今天早晨,魏師傅又送來了一輛人力三輪車,劉三江怕開業(yè)冷場,就讓魏師傅留下來,當一個氣氛組的托。

  有第一個就有第二個,不一會兒,十幾個人同時上陣,全都吃光了。

  魏師傅手里還抓著四五個毛蚶,“味道還行!”

  “什么還行,這個味道很好!”剛才那個老伯嘗過后,很是滿意,“就是煮的時間有點長,少了一些鮮味!我來給做點讓你嘗嘗?!?p>  老伯一說話,吸引了好多人的目光,看樣這位老人在周圍這一片,很有威望。

  劉三江見老伯親自上手,自然很高興,沒想到還有野生的專家托。

  只見老伯把毛蚶放入鍋里,快速蘸了兩下,接著撈出,“來,大伙嘗嘗!”

  對于某些美食家,海鮮越生越鮮,尤其是毛蚶,里面帶著絲絲血色,才是最鮮美的時候。

  就像是牛排,熟過了就老了,一分熟、三分熟,是某些人的最愛。當然大部分人,還是吃不慣這種半生不熟的食物,最多也只能容忍七分熟。

  在老伯的極力推銷下,眾人認可了這批毛蚶的品質。

  這時候,也不需要魏師傅出來烘托氣氛了,好多人開始討價還價,“四元一公斤有點貴,再便宜一元錢,好不好?”

  “大伙安靜一下!”劉三江維持著秩序,“價格都是我們經(jīng)理定的,我去請示一下他,大家等一會兒!”

  劉三江進了鋪子,然后急匆匆地上了二樓,也就半分鐘,他又跑了回來,手里拿著一卷紅紙。

  “大伙,聽我說,四元一公斤,是有點貴,但是我們從北方運來的,路費不便宜,再說品質也好,這個價格是不能降!但我們經(jīng)理又說,第一天開業(yè),多謝各位街坊來捧場,為了感謝大家,我們經(jīng)理決定,這批貨,價格還是四元一公斤。”劉三江停頓一下,將手中的紅紙蓋在原來的牌子上,“不過,買一送一!凡在本店購買超過一公斤的毛蚶,還會送一斤毛蚶!”

  ……

  ……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