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軍中輝郎將
就在兩人僵持不下,誰都犟不過誰的時候,常永威的親信林仁面色有些慌亂的跑來。
“侍從,成遠公公來了?!?p> “慌慌張張成何體統(tǒng)。”常永威訓斥了林仁一句,隨后又對著二虎吩咐道:“虎崽,趕緊把殿下送回行宮之中,沒有陛下的允許你不能帶殿下去任何地方,明白嗎?”常永威一臉嚴肅的又吩咐了兩個親信,讓他們保護兩個孩子偷偷溜回行宮,隨后便起身前去接駕。
誰不知道成遠公公是皇帝的貼身太監(jiān),成遠公公來了梁帝肯定微服在后頭。
“臣,侍從常永威不知皇駕至此,有失迎奉,還請公公恕罪?!?p> “常侍從不必如此緊張,皇駕沒來護軍,是咱家自個兒來的。”成遠一臉和善的說道。
梁帝沒來,那就不是來巡營的,這讓常永威心底偷偷的松了口氣。
也難怪他緊張,他不過一個沒有品階的侍從,結(jié)果護軍事宜全部被梁帝傾心交付與他,這種知遇之恩,怎么能讓他平靜的面對校檢。
既然不是因為巡營,想來也就只有那件事了,“公公請隨我入營?!?p> 成遠一聽便知道事情終于辦妥了,隨即便說道,“侍從客氣了,您還是做些準備,與咱家一起入宮面圣吧?!?p> “請公公稍等?!背S劳B忙告退,隨后回到營中將他藏與劍鞘之內(nèi)的信紙取出放入懷中,這才與成遠離開了軍營入行宮面圣。
“臣常永威參見陛下。”
梁帝見到常永威來此平淡的點了點頭,“卿家平身吧?!?p> “謝陛下?!背S劳酒鹕韥恚戎旱蹎査麊蔚氖虑?,不承想梁帝開口就是那么一句...
“朕聽說國瑞來你這兒了?”
先不說孫國瑞只是一個五歲的孩子,單單天書之中書寫的內(nèi)容,他對這個孩子就看的很緊。
別說二虎帶著孫國瑞去軍營,就算孫國瑞消失了他都能立刻知道。
常永威心里猛跳了一下,隨即便鎮(zhèn)定的抱拳回道:“回陛下,臣以為軍營嘈雜,怕沖撞了殿下,便派人護送殿下回行宮了?!?p> 看著常永威一臉恭敬謹慎的模樣,梁帝隨意吩咐了句,“坐吧,朕有事要問你?!?p> 待到常永威做好之后,梁帝將那個問過多次的問題再一次提問出來,“永威,二虎那小子的的確確是你的第二個兒子,對吧?”
常永威雖然心中疑惑,但不得不再次回答,“陛下,臣膝下就只有兩子,長子常風,年十六歲,次子常松,年四歲,得陛下圣寵,跟在五殿下身旁做伴讀,賜名二虎。”
這已經(jīng)不是梁帝第一次問常永威了,每次得到的答案也都相同,可這差距也太大了吧,梁帝不死心的接著問道,“你想想,外面是不是有什么私生子遺落了?”
聞言,常永威不由得嘴角抽抽,他原本以為這次跟以前一樣,哪曾想會有附加題。
見常永威遲遲不回,梁帝索性說道,“朕恕你無罪,直言便是。”
“陛下,臣屬軍中輝朗將?!?p> 梁帝一聽便明白了,軍中輝郎將是大將軍王可已部下的其中一支精銳,其操練十分嚴苛,是大梁為數(shù)不多封閉式訓練的軍隊之一,隊中有萬多人,百人為領(lǐng),稱侍從,有二十人,千人為軍護,有八人,這二十八人由大將軍直領(lǐng)。
而這只軍隊唯一的任務就是操練,晝夜不停的操練,一年之中也只有過年的時候才會給這群人十五天休假。
假期一過又得回到護軍中操練,若有遲到或者當逃兵的,會有非常嚴厲的軍法處置,很大概率會死人的那種。
而他們存在的意義就是關(guān)鍵時刻拿出來鎮(zhèn)場子的。
比如像此次的雙皇會盟,梁帝便把這支軍隊給帶出來了。
君子不立于危墻之下,更何況一國之君,輝朗將就是皇帝的底氣,只要有他們在,梁帝相信即便是大楚與宋國合謀,他都能安然的回到國中。
常永威的話算是委婉的回答了皇帝的問題,是以,梁帝收起了閑聊。
“永威啊,你這次來是朕托付給你的事情有結(jié)果了嗎?”
“陛下,這是臣昨日才得到的密報,請陛下過目。”
說完,常永威將藏起來的紙條取出雙手奉上。
梁帝接過手打開一看,上面密密麻麻的都是人名,“就這么多?”
“天香閣就找出了這么多。”
天香閣是五年前成立的一個江湖組織,近兩年來在王庭之中聲名鵲起。他創(chuàng)辦人不詳,只知道他的情報能力一流,號稱只要有錢,什么消息都能給你搞到,哪怕是皇朝皇室辛密,他也能弄到手。
對于這種近乎作死的傳言梁帝也只呵呵一笑。
江湖,也只能在王庭之中興風作浪,就僅此而已了。
梁帝將紙條上的名字掃了一遍又一遍,隨后默默的將其收起。
“這些日子,辛苦你了?!?p> 梁帝出言道,常永威是侍從,他的時間是很有限的,這份任務交給常永威是不得已,也是一份考驗。
天書之中對常永威的潤色很少,如果要總結(jié)一下的話可以用四個字概括。
父憑子貴。
如今這么一看,常永威還是有些許能力的,要知道如今在宋國,如果不是常永威收到消息藏著掖著,那表明常永威就是在他到宋國的路上,或者是宋國境內(nèi)收到消息的。
“為陛下侍,臣不敢言苦?!背S劳话逡谎鄣幕氐馈?p> 梁帝卻笑得開心了,這分明是向自己討賞來了。
賞罰不光是對君王的一種考驗,也是對臣子的一種考驗。
就像現(xiàn)在,常永威這一副想要討賞的樣子是對常氏最大的保護。
要知道,他可是皇子的支持者,若是放在幾十年前的常氏定然不會開口討要,而是等皇帝問起時為皇子請賞。
但現(xiàn)在,常氏沒落了,為皇子請賞太容易樹敵,而常氏跟其他家族比起來太渺小了。
有自知之明,這是梁帝對常永威的又一條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