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這幾天都在考慮著怎么提醒柳易,畢竟下面罵得非常難聽,沒想到柳易自己把這件事說出來了。
偏偏柳易作為全軍主帥,大家多少要給他留點面子,哪怕是馬世熊這位岳父大人都不知道該怎么回答柳易的問題,還好金花娘子沒有這種顧忌:“不僅在罵方國珍與張士誠,也在罵元帥一心想要做個富家翁!”
只要方國珍與張士誠重新扯旗造反,江東道的局面自然就起死回生了,不需要再與七八萬元軍在太平城反復廝殺兩敗俱傷,可偏偏張士誠與方國珍太不爭氣,偏偏這兩位又遠在天邊,所以只能先罵罵柳易。
而柳易也很清楚這一點:“我也想做個富家翁,殺人放火金腰帶,招安是條好路子,可現(xiàn)在招安能有什么好果子吃,說不定一招安就是鴻門宴,至少也要打進金陵城再說,打進集慶城,別說招安,想干什么都行!”
大家都沒想到柳易說得如此直白,但仔細一想又都笑了起來。
滁州紅巾軍起義雖然打著“復宋”旗號,但郭子興的頭銜既然是“亳州節(jié)制元帥”,自然說明這次起義的真正黑手是韓山童、劉福通,甚至還是一次標準的宗教起義。
雖然在外人看來,韓山童、韓林兒、劉福通一系紅巾軍與彭瑩玉、徐壽輝、陳友諒一系紅巾軍都是白蓮教起義,但彭瑩玉、徐壽輝是標準的白蓮教起事,核心骨干的名字里面必然帶著一個“普”字道號,如項普略、趙普勝、李普勝、歐普祥。
韓山童、劉福通一系就完全沒有這種道號現(xiàn)象,實際是香會起義,時人將韓系紅毛軍稱為“香軍”。
但宗教起義必然面臨著不斷世俗化的老問題,郭子興固然燒香起事,下面的將士起事卻是因為實在活不下去,既然民族壓迫與階級壓迫到了極致,自然是星星之火一點就著,按朱元璋的說法就是“蔓及鐘離、定遠,民棄農(nóng)業(yè)執(zhí)刃器趨兇者數(shù)萬”。
而巢湖水師的情況也十分相近,雖然趙普勝、李普勝都是堅定的白蓮教徒,但大家都不再有建立地上天國的想象,而是認為巢湖水師是天下群雄之一,都在想著拿下江東道之后怎么經(jīng)營好自己的地盤自己又能有什么好處,很多人甚至認為只要元廷給出的價錢合適又有足夠的誠意,招安也沒問題。
在亂世廝殺了這么久,大家都留戀起太平歲月,只要有足夠的安全保證做個富家翁也無所謂,就連最頑固最忠誠的趙普勝都說道:“打進集慶路再招安,這想法我喜歡!元帥說得好,打進了集慶路,干什么都行?!?p> 集慶路是江南行御史臺所在地,在元朝的政治版圖中可以說是僅次于大都、上都,按照正常邏輯反賊敢拿下這等名城就沒有招安的任何可能性。
但張士誠去年剛在高郵城擊破四十萬元軍主力今年就受了招撫,方國珍同樣是屢叛屢降,只要大家能保有地盤、軍隊與榮華富貴,大家并不介意打什么旗號。
巢湖水師原本是彭瑩玉、徐壽輝體系的部隊,現(xiàn)在卻打著韓宋政權的龍鳳旗號,而馬世熊、常山這些人原本是大元的義兵元帥、萬戶、千戶,現(xiàn)在卻成了反賊,邵四這些人郭天敘、張?zhí)煊拥呐f部實質(zhì)上也改換了旗號。
正如柳易所說的那樣,大家并不反對招撫,只是考慮在什么條件下才受招撫,而現(xiàn)在并不是一個合適的時機,金花娘子已經(jīng)明白過來:“元帥的意思是張士誠與方國珍接下去會有動作?”
柳易非常坦然地說道:“去年胡元脫脫丞相統(tǒng)軍四十萬兵臨高郵城下,張士誠是欲受招撫而不能,我們郭子興老元帥當時也動了招撫的主意,可脫脫兵敗高郵之后,咱們滁州紅巾不但沒被招撫,反而一路猛進連奪數(shù)城!”
在場的多數(shù)將領雖然沒能親歷其事,但都聽說過大致經(jīng)過,當時脫脫“旌旗亙千里,金鼓震野,出師之盛,未有過之者”,但倉促之間拿不下高郵就分兵攻略六合,當時郭子興派朱元璋救援六合不成,立即向元軍自稱“良民”,之前發(fā)生的沖突純屬誤會,甚至準備打出“義兵”的旗號。
可元軍在高郵城下兵敗如山倒,滁州紅巾軍就立即向元軍發(fā)起攻勢,而現(xiàn)在張士誠與方國珍還有江西的祝宗、吳宏就看到了這么一個天賜良機。
“我軍六月渡江,到現(xiàn)在與元軍在太平路與集慶路已經(jīng)廝殺了將近四個月,這四個月之中,江浙行省或許有沒動員的千戶,但各個萬戶府應當都動員過一輪,苗軍、長槍軍、青軍都已經(jīng)拉上來,我聽說處州路的沿海翼把精兵強將都調(diào)到江東來,在處州只留學了幾百老弱病殘,現(xiàn)在處屬六縣中有五縣山寇遍地,其它郡縣的情況應當差不多!”
柳易這么一說大家都懂了,馬世熊雖然是厚道人,但現(xiàn)在也不得不提醒柳易:“姑爺說得有道理,張士誠與方國珍肯定要動了,但是咱們得有所準備,不能咱們死傷了這么多弟兄,最后卻讓張士誠占盡了便宜!”
在另一個時空,這是朱元璋不得不面臨的問題,柳易對于這個問題也沒有好的解決辦法:“張士誠就是來占便宜的,關健在于咱們怎么收拾他!”
紫釵恨
剛裝好電腦,今天先兩更,補更慢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