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巾之亂平定以后,各地平叛的軍隊都回到了封地,而整個大漢看似平靜,其實已經到了群眾割據的局面,很多州郡的太守、刺史擁兵自重,不聽中央的調遣。
朝廷中有兩大勢力!一個是十個太監(jiān)組成的十常侍集團,另一個就是大將軍何進等人的士族階級。由于十常侍之前幫助過我,想讓我去朝中幫他們做事。就當我猶豫去還是不去的時候,謀士楊修進言:這就好比一個人在官場里混,既要小心同僚的算計,還要想辦法討好上級。稍有不慎,就會性命不保。
聽到這里我才明白,這就是打工和自己創(chuàng)業(yè)的區(qū)別,整天受人擺布,不如自己放開施展來的痛快。
當下決定不去洛陽,留在青州后方慢慢發(fā)展我的基業(yè)。日夜操練兵馬,應對接下來的變故。
沒過多久,我在北平城外大營,視察軍隊訓練的時候,聽聞軍士稟告說:洛陽那邊有消息了!漢靈帝駕崩了,大將軍何進要立劉辯為皇帝,還要詔西涼董卓進京,誅殺十常侍,十常侍就假傳太后的命令先下手為強,宣大將軍何進入朝,何進不知是計,結果被十常侍所殺,后來大將軍何進手下將領們,為他報仇沖進去把所有的太監(jiān)全都殺了。十常侍之首的張讓等人挾持著少帝劉辯和陳留王劉協(xié)逃到了洛陽附近的芒碭山,下落不明。
我這一看,原來朝廷都亂成這樣了,我要是還在這里練兵,就是在浪費時間,還不如把軍隊拉在戰(zhàn)場上,那樣才是對軍隊最好的訓練。
而此時,我主城修建的地區(qū),已經和北平接壤。干脆合并!命名為北京,作為我的首府。
于是我把在青州的華雄調回北平,華雄把在青州俘虜的四十萬黃巾軍收編,經過選拔訓練出了二十萬精銳,我取名為“青州軍”,這是支精銳部隊。
我跟華雄說:眼下朝廷混亂,沒有能力處理天下的事,我把這二十萬精銳交給你,你就放心的去干吧。
華雄領命以后就出發(fā)了,首先大軍來到河北地帶,不費吹灰之力就占領了邯鄲,駐守在潼關的龐德、開封的潘鳳,又出兵占領了南方的江陵、合肥。
就當華雄準備進攻山西的同時,駐守在云中的三位將領打開了城門,云中郡是山西的北大門,靠近匈奴,經常面對匈奴的進犯,駐守在此地的三位將軍聽說朝廷內亂也無心防守,于是就干脆出城投降。
后來才知道他們三個就是張遼、徐晃、張郃。我命徐晃為邯鄲太守、張郃為劇縣太守、張遼為臨濟太守。并且可以參加軍事會議。
不到三年的時間,華雄、張遼、張郃、徐晃的四路大軍,已經占領了相當于,今天的東北三省、內蒙古、山西、河北、山東全境,以及~河南大部分地區(qū)。
于此同時,洛陽已經被董卓所控制,他殺了少帝劉辯,立了劉協(xié)為皇帝,就是后來的漢獻帝。
當董卓得知,我已經占領了大部分的郡縣,干脆做個順水人情,就承認了我的地位。雖然很不情愿,他現在所關心的是如何穩(wěn)固在洛陽的地位,而不是樹立敵人。
為了穩(wěn)重董卓,我派使者去洛陽奉上賀禮,表示愿意向漢獻帝稱臣,董卓知道我不是成心跟他作對,便放下心來。而通過這場戰(zhàn)斗更加確立了遇佑的統(tǒng)治地位。

治愈者也
如果能把握住時局,就能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