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難言的夢

你需要學(xué)會細胞語言

難言的夢 我又不是廢物 4230 2022-05-07 01:40:57

  微觀世界不過是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的縮影,實際上在人體內(nèi)建立起來的仍然是一個人體小社會。我喜歡細胞,細胞是每一個鮮活的個體,他們存在于我的體內(nèi),經(jīng)過無數(shù)種排列組合,最終細胞構(gòu)成了我。我喜歡細胞,我為細胞著迷,每一個細胞其實都有著自己的獨特的交流方式,就像原子之間可以通過電子進行交流一樣。每一個細胞都可以借助某種能量進行信息傳遞,這種能量便是磁力,同時也可以是神經(jīng)遞質(zhì)。

  細胞語言是什么?

  某友柳絮曾直接提到過細胞語言,雖然對這個概念理解的談及不是特別清晰,但總體上對于細胞語言作出了一個淺層的闡釋,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從感性分析的角度對細胞語言的存在進行了分析:

  “細胞生物記憶性表達,也可以說是后天環(huán)境影響,細胞自助基因記憶。就如同動物祖先曾經(jīng)的天敵吃虧過,記憶細胞記載了這一段事件,當(dāng)再次遇到,就會自動觸發(fā)遺傳基因記憶。再通過細胞語言告知主體,該生物危險,不可觸碰,某生物可食用等已經(jīng)實踐過并成功的事件。將特殊基因序列通過摩斯電碼規(guī)律,實現(xiàn)傳播。細胞能夠預(yù)測未來,并且不受空間限制,僅次于未來記憶細胞與當(dāng)下記憶細胞之間的次聲波傳達。但并不是每個人的細胞都具備翻譯細胞語言能力及溝通能力,這個概率太小。”

  柳絮這段敘述比較客觀且理性地反映了細胞語言的存在形式以及細胞語言的系統(tǒng)構(gòu)成以及功用,可以說是簡短卻比較清晰地對細胞語言作出了定義。

  但是因為是基于感性角度的分析,所以對于細胞語言的認知并沒有上升到定義層,對于細胞語言的真實內(nèi)涵的表述還不夠清晰理性。2015年戴爾.W.萊爾德等作家發(fā)表了一篇名為《解讀細胞語言》的文章,文章對于細胞語言進行了初步定義,指出“相鄰細胞可以通過細胞通道直接交換分子信息,如果這些通道出現(xiàn)異常,會導(dǎo)致聽力喪失和心臟病等嚴重后果,就像人們會通過Twitter和Facebook和領(lǐng)英(linkedin)分享信息,細胞也會通過多種模式交換信息,有些細胞釋放激素,通過血液傳播得又遠又廣,有些釋放神經(jīng)遞質(zhì),在神經(jīng)元之間傳遞信號。”雖然對于細胞語言的解讀有所上升,但是還不夠透徹,仍然停留在以往的相對感性的一個層面,對于細胞語言仍未形成一個相對系統(tǒng)的且符合規(guī)范的定義。

  但其實早在1994年鄭文嶺,馬文麗的《細胞語言學(xué)——細胞精密的通訊機制》中,是存在著細胞語言的規(guī)范化定義的,文章指出,“細胞間體液中的蛋白質(zhì)和多肽具有與人類語言非常類似的特點,行使著傳遞細胞內(nèi)外信息的功能,故在此命名為細胞語言(Cytologue)。”同時還指出細胞語言學(xué)的系統(tǒng)研究,“細胞語言學(xué)的研究,將為揭示細胞間精密的通訊機制、破譯細胞語言、人為控制細胞的功能、中醫(yī)藥治療機理的闡明、細胞生物學(xué)某些重要課題以及人類壽命影響的因素的研究等諸方面提供全新的探索性思路?!?p>  通過以上表述,我們可以形成一個比較系統(tǒng)的對于細胞語言的認知,因為我們核心需要了解的是細胞語言,而不是細胞語言學(xué)。同時需要將細胞語言與細胞標(biāo)記語言區(qū)分開來,細胞語言是基于微觀世界對于細胞的個體靈性的認知,而細胞標(biāo)記語言則是基于人類宏觀層面的的思維上的認知,二者有著本質(zhì)上的區(qū)別。

  簡而言之,細胞語言就是細胞之間進行信息傳遞的語言。而細胞標(biāo)記語言是人類人為地為了自身容易對細胞進行辨識的需要而對細胞名稱界定的語言。長期以來,人類總是自以為萬物之靈長而自居天地之間,而實際上,作為萬物之“靈長”的人類體內(nèi)別有洞天。

  萬事皆始于哲學(xué),不管什么問題的開端,總是起步于哲學(xué),終于科學(xué)。哲學(xué)是一門對于世界思考的學(xué)問,從哲學(xué)出發(fā),能夠讓我們對于一個特殊現(xiàn)象有一個更深刻的認知。

  首先,細胞語言的起源。所有語言的誕生都是基于共同使用這種語言的人或物的誕生而誕生,就像聲波,在沒有世間萬物之前,聲波是不存在的,而實際上聲波某種意義上講,就是一種語言,只是這種語言我們?nèi)祟惒⒉皇鞘裁磿r候都能聽懂,于是乎,反正也便不懂,那也便無所謂那究竟是什么了,于是便給之冠名,稱其為聲波,反正這一系列的東西都叫聲波,只要是波狀的聲音,就都是聲波,因為這個概括的范圍比較廣,我們無法說它這個錯,也無法說這個是對,畢竟普遍性的東西,都是這樣,就像無賴,開口便是“除了我,其它人都是蠢蛋。”你拿他沒辦法,只要拿出來的概念能夠概括的東西越多,這個概念也便越科學(xué),其于知識界的地位也便穩(wěn)固,畢竟我還沒有見過誰跟概念過意不去的,大多都是,有這個東西,并且覺得有道理就拿來用,都是這樣。就像“不被定義的文學(xué)”:

  去做狗,去做不被定義的狗,舔狗、渣狗、傻狗都做個遍……這真是“操蛋”的文學(xué),有時候讓人覺得這個真的奇奇怪怪,但是它又有道理,畢竟我們對于這種“流氓知識”,你是沒有辦法的,無可奈何,也無可厚非,但是大家都喜歡,覺得這個挺好笑,也很好玩,于是也便無所謂了,反正都是個概念罷了,大家覺得好玩,于是也便欣然接受了。

  那么細胞語言又是怎么來的呢?

  其實跟上面這種模式差不多,細胞的語言的產(chǎn)生,有時也會讓人覺得荒謬。在此之前,先跟大家聊一下關(guān)于細胞起源兩種說法,世界上的學(xué)者通常都與宗教相關(guān),微耳便是其中一個代表,微耳在細胞學(xué)上有一定建樹,他是這樣講述的“復(fù)雜的有機體是由各種不同的磚瓦——細胞——造成的建筑物。這些細胞具有一定的和彼此不相依存的獨立機能?!卑凑瘴⒍捌鋼碜o者的看法,有機體的生命就該歸結(jié)于個別細胞的生命。什么意思呢?意思很簡單,微耳他把細胞當(dāng)成了砌墻用的磚頭,認為細胞就是不一樣的磚頭,有的大、有的小,大大小小的磚頭整合在一起,于是乎便成了生命。他的說法有道理嗎?細看,大家都會覺得,“我不知道從哪里去挑的錯,雖然我覺得他似乎不講道理?!笔堑模⒍挠^點,我們無法說他是錯的,但是大多數(shù)情況下,大家都無法接受,細胞怎么可能是磚頭呢?那么為什么我們會這樣想呢?

  理由很簡單,我們最清楚的細胞還得算是血細胞,很明顯,我們每天都能感覺血細胞在運動,無論快慢,它們都在我們體內(nèi)運動,個別的血細胞,我們無法感知,但是絕大多數(shù)的情況下,對于大的細胞流,我們能夠很清晰的感覺到。從哲學(xué)層面理解,這便是指“物體的絕對運動與相對靜止的統(tǒng)一”,所以從這個層面來講,微耳的想法雖然講了道理,但是又不講道理。在這個過程中,他究竟是把細胞的地位抬高了,還是降低了,看不出來,所以究竟他說的有道理還是沒有道理,無法判斷,我們能知道的是,他有一幫信徒對他的理論深信不疑,于是乎以微耳為代表的一批人的信仰便被流傳了下來。

  微耳的觀點是有局限性的,他的觀點能夠解釋一些問題,但是對于怎樣用這種觀點來解釋從非生物到生物的發(fā)展呢?怎么樣以這種觀點來解釋哺乳類、鳥類以及魚類的卵到復(fù)雜的有機體的演發(fā)呢?很明顯,微耳的理論對于生命的突變性發(fā)展無法解釋,雖然他的觀點存在一定局限,但是他的觀點對我們認識把握細胞語言的起源有很大啟發(fā)。這些復(fù)雜的有機體有著大量的細胞,它們具有各種各樣的不同機能,彼此之間與外界環(huán)境有著最復(fù)雜的相互聯(lián)系。

  微耳的理論是基于宗教發(fā)展的產(chǎn)物,其中核心圍繞著宗教的教權(quán)統(tǒng)治展開,整體上是一個封建體制架構(gòu),從政治意義上講,這是相對落后的認知,因為他并沒有把握到生命體之間“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本質(zhì)聯(lián)系。

  細胞的原始形式是記憶。或者細胞的原始存在狀態(tài)是對于世界的記憶的留存,也就是從屬于意識層面而又有獨立物質(zhì)形態(tài)的記憶儲蓄器或者遺傳物質(zhì)中的核心組成部分RNA開始。換句話說,細胞的起源是存儲器。

  當(dāng)存儲器形成之后,它開始在世界中無意識漂流,存儲器存儲的內(nèi)容會丟失,一旦丟失就意味著死亡,所以這些存儲器會不斷運動,在運動過程中,起初需要的能量是比較少的,而能量是存儲器與世界鏈接的方式或者形式,存儲器,一方面要存儲東西,一方面又會刪除以及忘記東西,刪除或者忘記東西總是在一定時間內(nèi),于是RNA會自然消亡,為了謀求生存,RNA必須尋找其它的記憶或者直接掠奪其RNA的記憶,也就是同類相食,某種意義上也是融合,雖然很諷刺,可這就是事實。也就是說,細胞的誕生其實是一部生存殺戮史。

  細胞誕生之后,細胞的功能其實是開始分化的,正如先前提到的微耳,微耳的理論只能解釋細胞的有絲分裂,卻解釋不了細胞的絕對運動,因為細胞在有絲分裂過程中,通常情況下,都是處于個體相對靜止?fàn)顟B(tài),而并不是個體運動狀態(tài),所以從這個層面來講,微耳理論是正確的,但是它只能解釋一部分細胞以及組織的形成,以人體為例,細胞有絲分裂只能解釋人體的結(jié)締組織的形成,但是卻無法對細胞的運輸作出解釋。

  從這個意義上講,細胞之間是存在語言的,至于這種語言是什么,有人說是蛋白質(zhì)和多肽,有人說是原生質(zhì),這個我們無法去說誰是對的,誰是錯的,畢竟從科學(xué)的角度出發(fā),這些說法都有一定合理性。

  那么問題來了,細胞語言是不是只存在于運動的細胞之間呢?或者獨立運行的細胞之間呢?

  答案可以確定是“否”,也就是說實際上,無論是整一的細胞之間,還是相互獨立的細胞之間都有語言,正是有了這種語言,人體內(nèi)才能夠形成一整套體系化運作,形成一整套從大腦到肌肉、神經(jīng)、心肺的循環(huán)系統(tǒng),作為一個生命體,能夠生成系統(tǒng)大循環(huán),這種現(xiàn)象是少見的,而且是特殊的,某種意義上,細胞實現(xiàn)了共產(chǎn)主義,它們之間各司其職,白細胞有白細胞的功用,紅細胞有紅細胞的功用,,血小板有血小板功用。但是它們在發(fā)揮各自作用時,并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基于某種形式運作的,或者它們之間是有交際的,不然也不可能維持著一個人身體內(nèi)循環(huán)的平衡。

  從細胞語言層面來理解一些現(xiàn)象,便要清晰不少。為什么血液會堵塞?因為有血細胞老化或者偷懶不愿意動,于是乎血管血液淤積,逐漸堵塞,然后便成了一系列心腦血管疾病。當(dāng)然并不是細胞都動就是好事,如果結(jié)締組織或者上皮組織一直在動,那就太恐怕了,所以構(gòu)成細胞的有兩種語言,一種是細胞整體語言,這一批細胞是通過細胞有絲分裂而生成的,而另一種細胞是通過細胞的特殊工廠而生成的,比如制造血細胞的,便是造血干細胞。

  總體而觀,細胞之間存在著語言,并且細胞語言對于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有著重大作用。過去我們一直都認為細胞就是細胞,而忽視了細胞自身的靈性,或者說,細胞本身是具有靈性的,或者細胞也有自己的娛樂方式,而且細胞有自己的一套生成語言,只要掌握了這一套細胞生成語言,便可以實現(xiàn)調(diào)動細胞的可能性,這個角度意味著,變化成為了可能性,就是你可以通過細胞語言與細胞建立起溝通聯(lián)系,于是乎你會變得更好。

  一方面,細胞可以通過細胞語言向你表明自身的訴求,另一方面,你可以通過細胞了解自身的狀況。最妙的是,你可以直接通過細胞語言打開細胞的對外免疫機制,而不必借助外力。

  細胞語言,舊世紀發(fā)端,新世紀的可能性。

不平宗主,是可能性……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