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微信群內(nèi)。
今日眾人在議論大秦之事。
呂布說道:“江峰兄弟,自從你離開大秦后,這幾年扶蘇身體越來越差,恐怕時日不多。”
扶蘇皇帝繼位后可謂是嘔心瀝血,與江峰兩人,堪比秦孝公與商鞅,甚至更加彼此信任。
這其中有江峰的“才華”,更有江峰把握住了扶蘇的心思,也就是把扶蘇徹底給忽悠住了,對他完全信任。
經(jīng)過二十多年的努力,大秦從即將走向滅亡,忽然間扭轉乾坤,逐步強大,開疆擴土,開創(chuàng)盛世。
這其中肯定離不開扶蘇皇帝的辛勞,常年累月下來,扶蘇皇帝的身心也會快速消耗。
尤其是江峰離開后,扶蘇皇帝心中那股勁兒斷了,沒了以前的沖勁兒,就像飛奔的馬車突然停了下來,就會翻倒。
因為身心衰竭,生命流失,歷史是五年延壽丹也只能強行延壽五年,無法起到像其他情形那樣因為去除了已有疾病而獲得壽命延長。
更何況,輕易拿出一個顆五年延壽丹江峰他們也不愿意。
劉禪說道:“扶蘇活了五十多歲,做了二十多年皇帝,已經(jīng)不錯了。更何況,他在位時大秦出現(xiàn)了那么多超越時代的東西,還有疆土擴大了三倍多,足以名垂青史,被后人稱頌。”
嬴政說道:“生老病死,天道輪回,誰也避免不了。我兒扶蘇已經(jīng)做得很好,我為他感到驕傲!”
扶蘇身心力竭,嬴政若是有五年延壽丹他可能愿意給他,但他沒有,而且他知道這種情況下江峰他們也不會輕易拿出來。
人都有私心,這無可厚非。
若是扶蘇皇帝病重還可以救一救,延長更多的壽命,可惜不是得病,而是生命消耗到了盡頭。
江峰問道:“唉,生死不能自己,每每令人悲痛啊!……扶蘇對大秦將來有何安排?”
對大秦江峰還是很有感情的,不希望繼位著給大秦帶來動亂。
對扶蘇,他們兩人是君臣,也是朋友,扶蘇離去江峰也會悲傷。
雖然關心很好,但江峰不是什么老實人,不會用五年延壽丹強行為扶蘇延壽。
這種珍貴的東西他首先要留給家人和自己用。
若是數(shù)量足夠多,他倒是不介意,可惜他只剩下一顆五年延壽丹了。
諸葛亮回答了江峰的話:“扶蘇已經(jīng)與我們一起商量過,讓我,曹操,呂布三人作為顧命大臣,將來輔佐太子治理天下。
太子已經(jīng)三十出頭,為人倒是仁厚,對我們也尊敬,將來愿意聽我們的,也能守住大秦?!?p> 司馬懿這時開口:“那可說不定。一個做了二十年多年太子之人,誰知道繼位后會如何做。
若是無能,那還好,因為有我們在大秦不會亂。若是志大才疏,容不下我們想要把權力收回去,到時候我們的下場不一定會好?!?p> 這種顧慮也是很有可能發(fā)生的,一旦發(fā)生那就是腥風血雨。
歷史上新皇帝繼位,急著從大臣手中奪權也是很多例子。
呂布倒是灑脫,笑著說道:“新皇帝若是想收回權力,那就給他。若是他依然不放,要殺人以絕永患,那我們不會束手就擒,到時候就換一個皇帝。
若是新皇帝不多多逼人,我也不會貪戀權力,在大秦過完這一生,我還可以重生去其他歷史時期?!?p> 其實,呂布他們與皇帝之間沒有什么權力爭奪,最多為后代考慮一下。
可是別人不知道啊。
劉禪說道:“我已經(jīng)準備離開阿城,前往其他南方,一旦發(fā)生變故,我也能來得及抽身遠離。我跟你們不一樣,你們還有重生機會,我呢,只想在大秦活得長久一些?!?p> 如今,劉禪在大秦可是明面上的首富了,權勢不小,生意做到了歐洲,東南亞,海上。
江峰離開后,把大部分生意給了劉禪,給兒女留的不多,足夠富裕就好,多了可能惹來禍事。
嬴政發(fā)話道:“若是新皇帝昏庸無能,你們就換一個。我一直就認為,繼位帝王者,應該以才能為先,而不是遵循什么立長。
誠然,選出一個合格的帝王不易,容易出現(xiàn)奪嫡之爭,導致動亂,甚至亡國,此事我沒有做好,對扶蘇考察太久,應該早立他為儲君,那樣歷史上就很可能不會二世而亡,唉?!?p> 立長立賢,自古都是各個王朝的國本所在。
因為立長弄出來的無能,昏庸的帝王不少。同時,因為立賢而弄出來的奪嫡之爭也是血的教訓。
無論是立長還是立賢,都是不容易的事情,立長,將來可能是無能君王,昏君,對國家造成巨大的傷害。
立賢,需要長時間考察,必然引發(fā)繼承者之間的爭奪,也會給國家?guī)頁p害,嚴重的可能亡國。
江峰說道:“立長立賢在有帝王的時代都有利弊,因時而異,誰也無法預料禍福。
我們沒有竊取大秦的想法,只是帝王不會相信。以后的事情,且看且做吧。
孔明你們也要做好最壞的準備,我那女兒按照之前計劃的,盡量讓他們遠離政權爭奪,能富裕安穩(wěn)一生就好?!?p> 雖然江峰如此期望,但若是兒女有自己的想法,他也不能強行阻止,不然反而會適得其反。
扶蘇皇帝一旦逝世,天下震動是必然的,江峰相信諸葛亮他們能穩(wěn)定局面,至于太子可能露出獠牙,那也是需要一些時日才會發(fā)生的事情,現(xiàn)在只好做謀劃,以防萬一。
大秦的發(fā)展情況,也有值得大唐借鑒的地方。
如今劉備(李承乾)做了皇帝,嬴政(長孫無忌)是宰相,加上江峰,武則天,上官婉兒,朱元璋,扁鵲等人在。
大唐要進行變革是必然的,政權,經(jīng)濟,軍權等等制度都要進行改革。
大唐與吐蕃的戰(zhàn)爭持續(xù)了半年多時間,主要還是因為地勢氣候等原因,出現(xiàn)了一些苦難。
好在最后滅了吐蕃的掌權者,接下來就是對吐蕃的治理。
高句麗歸入大唐版圖近一年了,現(xiàn)在基本已經(jīng)沒了什么動亂。
因此白起(李世績)返回來長安,他還帶回來了一個歷史名人。
薛仁貴!
一個二十歲出頭的年輕人,這次在征伐高句麗的戰(zhàn)爭中表現(xiàn)很出色,被白起看中。
之后問了名字,覺得耳熟,白起在歷史微信群問問了問,才知道原來是以前歷史微信群內(nèi)提及過薛仁貴,難怪覺得耳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