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竊晉

第一百五十三章 進城(二)

竊晉 濃擇胡作陪 2078 2022-08-25 14:25:03

  “什么人?”

  上山的道路兩側(cè)是密集的樹林,中間的道路被數(shù)座半人多高的鹿角和鐵蒺藜完全封死了。除了幾個供人出入的小口子外,別無出入的道路。

  負責(zé)守衛(wèi)的同樣是一個矮瘦軍官。他帶著十多名手下正在這里休息吃著飯,猛地見到有陌生人上山,紛紛放下飯碗,舉起了兵器。

  “別….別誤會!”杜姓隊主感覺到后背腰上尖利的刀刃,立刻嚇得擺手道,“這幾位是左軍第二隊的上官,要來咱們營里調(diào)些人手?!?p>  “拿引單來!”那矮瘦軍官把手一伸,問出了同樣的問題。

  孫弘不動聲色,上前一步拱手行禮道:“敢問這位大哥貴姓?”

  那矮瘦軍官卻不吃這一套,只是伸著手道:“拿引單來?!?p>  陶旭見他如此固執(zhí),只能嘆了口氣,親自上前道:“周公簽發(fā)給你們杜校尉和郭校尉的引單,只能拿給他們二位自己看。如果這位大哥不能行方便,那只能請二位出來相見。我當(dāng)場便拿給他們看?!?p>  矮瘦軍官臉色一沉,陶旭說的也可能是事實。

  如果涉及到軍事機密的手令,那就只能由規(guī)定的人自己看,其他人如果偷看,當(dāng)場就要斬首。

  那矮瘦軍官見陶旭一臉傲慢的臉色,再看看杜姓隊主忽青忽白的臉色,似乎態(tài)度有些松軟,朝手下歪了歪頭,示意把鹿角搬開放行。

  陶旭松了一口氣,示意手下押著杜姓隊主先走一步。

  那矮瘦男子站在一旁,靜靜地看著陶旭等人魚貫而入,可突然間,他臉色一變,從腰間抽出環(huán)首刀大聲呼道:“不對,攔住他們!”

  陶旭回頭一看,只見自己手下負責(zé)押送杜姓隊主的那名士兵手中短刀被這個哨卡的火光所照,竟折射出了反光。

  那矮瘦軍官顯然是看出來杜姓隊主是受到了脅迫,這才立刻示警起來。

  可陶旭的手下上山的也有二十多人,除了號手之外,基本都是護衛(wèi)的親兵,人數(shù)比這個哨卡多出一倍。

  眾人立刻四散而開,向哨卡的士兵撲去。

  那矮瘦軍官也不是無能之輩,他眼看著寡不敵眾,立刻吹了一個口哨,也不顧手下跑不跑得掉,幾個箭步就鉆進了附近的樹林里。

  “不要追了!”陶旭厲聲喝道。

  對方的行動十分迅速,除了三五個僥幸跑掉的士兵外,其他的幾個哨卡士兵全部被陶旭的部下壓在地下控制住。

  “山頂究竟有多少人?他們都跑去哪里了?”

  杜姓隊主常年駐扎在山下的南門,對石頭城山頂?shù)那闆r不甚了解,現(xiàn)在有了俘虜,陶旭立刻開始審問起來。

  眼前的這些士兵個個面色不善,這些哨卡士兵很快就理解了杜姓隊主為何要帶路。

  甚至不用陶旭動刑,這些士兵你一言我一語的,很快就把實情交代了個干干凈凈。

  原來原先駐守石頭城的應(yīng)該是驍騎將軍,但由于該職位長期空缺,現(xiàn)在的負責(zé)長官是禁軍五校尉中的步兵校尉郭熙和長水校尉杜援。

  今天也不知道什么原因,長水校尉杜援帶了一個步兵大隊的人進建康辦事去了。

  而步兵校尉郭熙,則在山下東城的倉庫邊睡覺。此時的山頂中軍大帳基本就是個空殼子。

  除了這個哨卡之外,其余上山路線的哨卡也都只有十幾個人把守。

  “中軍大帳在哪里?”陶旭沉著臉問道。

  俘虜老實交代說,所謂的中軍大帳,其實就是一座烽火臺,而中軍大帳具體的位置就是在烽火臺側(cè)的一間土屋里。

  平時兩名校尉輪流在里面值班。

  “烽火臺里有多少人?”陶旭指了指一名俘虜問道。

  可是那俘虜卻搖了搖頭,他哭喪著臉道:“按照規(guī)制,應(yīng)該是一個步兵隊,可也不知道這個飯點有多少人在里面。也許是一個什隊,也許是兩個,也許五個都在?!?p>  “郎主,要不還是放把火逼他們出來吧?”一個手下出了個餿點子。

  陶旭搖搖頭,他的原則還是萬不得已,不能大動干戈。

  自己來這里的目的是接管防務(wù),而不是摧毀這個據(jù)點。畢竟建康城的西大門還要依靠石頭城。

  “不過這位上官請放心,烽火臺里的兵都沒有武器!”那俘虜見陶旭低頭思索,連忙補充道。

  不能再猶豫了,那個逃脫的矮瘦軍官天知道他會不會走什么近路,萬一被他召集起來人手,那可就….

  “走吧!”

  陶旭來不及多想,押著俘虜直奔烽火臺而去。

  石頭城共有兩座烽火臺,一座是沿著江岸的懸崖峭壁而設(shè)立在西南角。那一座主要扼守秦淮河與長江的交匯處,負責(zé)管理河道警訊。

  而山頂?shù)倪@一座則主要負責(zé)和建康城內(nèi)的聯(lián)系。因此,山頂烽火臺盡可能的把自己修建的更加挺拔。

  站在烽火臺頂,不僅可以俯視整座石頭城,還可以遠眺建康,甚至遠處的鐘山都能看見。

  此時的天色已經(jīng)完全黑了,陶旭吩咐手下把哨卡的火把全部熄滅。

  因為一旦烽火臺這里出現(xiàn)了火光,就意味著出事,整個建康城都要進入警戒狀態(tài)。所以,夜色中的烽火臺上完全沒有一絲光。

  只有絲絲燈燭之光從土壘的門縫里漏出來,里面還夾雜著陣陣喧鬧的聲音。

  “知道了,下一把我再來!”

  突然,土壘的大門被打開,隨即又被關(guān)上。一名士兵急匆匆的沖了出來,鉆到一旁的小樹林里,解開褲子就要方便。

  他看起來心情不錯,一邊解手,一邊嘴里還哼著不知名的小調(diào)。解完手,他剛一回頭,一只粗大的黑手就從他背后抄過,一把捂住了他的嘴。

  “想活命就別吱聲!”一個渾厚低沉的聲音在他背后響起。

  士兵連忙點頭。

  背后那個人一把抄起他,又奔了十幾步路,來到山巔的懸崖處。幾十個身著戎裝且全副武裝的陌生面孔正面無表情的看著自己。

  這伙人為首的似乎是一名青年小郎。他背著手望著空中的一輪明月。

  此時的江風(fēng)已經(jīng)徹底吹散了江霧,月光倒映在平靜的江面上,畫面格外的美。

  “烽火臺里有多少人?”

  那年輕的小郎身子不動,卻已經(jīng)聽到了聲響,知道手下得手,便開口問道。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