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貢院作為行宮,分內(nèi)宮和外宮兩部分;原刻字坊,印刷房,監(jiān)察院,錄卷對讀所改建成內(nèi)宮,為后宮居住之所;而各部府堂,兵馬司,御書房等則布置在外宮。
二者之間用一條高墻阻隔,防守嚴密。
另外,隨吳世璠駐蹕貴陽的文武百官有上百人,則安排居住在方圓數(shù)里的范圍內(nèi),派專門兵甲把手,百米設(shè)一哨,以防不測。
廷議結(jié)束后,楊顏容心神不寧回到兵部,坐著椅子上發(fā)呆,心里斟酌著即將以監(jiān)軍身份赴長沙督戰(zhàn)的差事。
長沙有胡國柱這位大將軍,再加上來了一個脾氣暴躁,目空一切的楚王吳應(yīng)期。莫說自己這個兵部尚書,就是郭太師親自出馬,也未必能鎮(zhèn)得住場子。
長沙能守住尚好,一旦守不住該如何是好。
自己當著眾人的面在殿中唱過一通太平歌,到時又該如何自處。
今日皇上的眼神有些可怕,到時會不會拿我開刀呢。
他怔忡不安的思索了許久,越想越覺得不踏實,抬手扇了自己一嘴巴,起身去明遠閣找郭壯圖。
楊顏容,字子鴻,原本是清廷降官,吳三桂稱帝時授兵部掌印郎中一職,此人一向善于趨炎附勢,拍馬獻諛,頗對郭壯圖的胃口。吳世璠行駕貴陽,他又升任兵部尚書,算是太師門下的人。
一進明遠閣,就見郭壯圖正端坐在太師椅上,端著一碗茶,凝而不飲,也是若有所思。
楊顏容躬身輕步,小心走近,謙卑行禮道:“子鴻參見太師!”
郭壯圖略略抬了一下眼皮子,指了指一旁的椅子。
“謝太師!”
楊顏容坐下,見左右無人,低聲道:“太師,您有沒有察覺今日皇上有些不對勁……”
郭壯圖正呵著碗中的茶葉,眼皮子翻了翻,不悅的道:“楊大人,派你去長沙做監(jiān)軍,是皇上對你的信任,作臣子的切莫胡思亂想,好生辦差便是!”
“是,是!”
楊顏容躊躇半晌,又道:“敢問太師,依您看這長沙到底能不能守住?”
郭壯圖放下茶碗,避重就輕的反問:“你這個兵部尚書方才不是當著滿朝重臣的面,信誓旦旦的說長沙可保萬無一失么,怎么現(xiàn)在又有顧忌了?!?p> “我那樣說只是讓皇上寬心,怎知皇上竟來了這么一出,實在讓人意想不到呀?!?p> “你呀你,就是管不住這張嘴,不過在老夫看來,你是成也這張嘴,敗也這張嘴?!?p> “知子鴻者,太師也!還請?zhí)珟熤更c迷津?!睏铑伻葸B忙順著桿兒爬,腆著臉皮問。
郭壯圖微微一笑,指節(jié)有節(jié)奏的磕了幾下案幾,胸有成竹的道:“事已至此,你什么都不要想,今日即動身赴長沙,給我盯著那幾位大將軍就行,有任何異狀,及時向老夫回報!
記住,凡事有我在呢。”
“明白!有太師這句話,下官就放心了!”楊顏容慌忙致謝。
郭壯圖擺了擺手。
楊顏容躬身而退。
楊顏容出去后,郭壯圖捋須思索了一會,也起了身,出了明遠閣。
今日廷議皇上變化太大,著實令人感到意外,其實從議政殿回來后他也一直在思索這個,楊顏容的到來更加深了他的不安,思來想去還是決定親自去御書房探探口風比較好。
御書房是吳世璠批閱奏折的地方,而明遠閣是大學士專門擬票的地方,相當于前朝的文淵閣。
自從方光琛半致仕,另一位大學士方孝標長期稱病臥床之后,這明遠閣實際上由郭壯圖獨占了,朝中大小事宜均由他一人拿主意。
當初太祖高皇帝帶兵出發(fā)時,郭壯圖留守云南,負責向全軍提供糧草軍餉;借著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yōu)勢,對年幼的吳世璠自是精心呵護,傾心培育,對其性子也是摸得一清二楚。
太祖高皇帝薨后,前方將士要求吳世璠去衡州繼位,是郭壯圖堅持要在昆明繼位,以便更好的控制新皇帝;經(jīng)過雙方一番博弈,最后又移駕貴陽,還是以女兒郭桂芳立為皇后為籌碼的。
現(xiàn)在自己位極人臣,實際掌控著朝廷內(nèi)政,郭家滿門富貴,他絕不允許現(xiàn)狀有絲毫改變,任何風吹草動的跡象都會引起他的高度重視。
或許皇上只是到了叛逆期,情緒偶爾波動一下罷了,他又這樣安慰自己。
至于長沙能不能守住,其實他并不關(guān)心,當初他就是力主放棄湖南,退守云貴的。
若當真失陷了也好,看看那些驕兵悍將們以后還有何臉面驕橫跋扈,目中無人。
一路思索著來到御書房門口,見里面無人,便問門口侍衛(wèi):“皇上不在御書房嗎?”
“回太師,不在?!?p> “是不是回內(nèi)宮了,我有要事稟報皇上!”
按常理,皇上的行蹤,宮中侍衛(wèi)是不能說的,但郭太師是什么人物,別的不說,自己的頂頭上司大內(nèi)侍衛(wèi)總管郭宗汾就是太師的小兒子。
侍衛(wèi)略一遲疑,便照實說了。
“回太師,皇上帶著一隊侍衛(wèi)和方侍讀出去了,聽說是要去方尚書家?!?p> “方光琛!”
郭壯圖微微一驚,在門外徘徊了一會,便憂心忡忡的離開了。
…………
方光琛,徽州歙縣人,方英的親伯父,前朝禮部尚書方一藻之子,其父經(jīng)略遼東時,他與吳三桂結(jié)為忘形交。
吳三桂起兵的重要推手,主要謀士,也是吳世璠回滇之后的授業(yè)老師,真正名符其實的太師。
當年吳三桂決意向多爾袞借兵,也是他出的主意。
方光琛曾向吳三桂密言,“吳國貴雖倔強,但勇略過人,至死不變;吳應(yīng)期妄自尊大,夏國相輕浮淺露,此二人絕不可大用?!眳侨瘘c頭贊許。
事實證明方光琛的眼光是不錯的,夏國相率軍鎮(zhèn)守戰(zhàn)略要地江西萍鄉(xiāng),因淫掠洶酒,草率行事,被清廷安樂親王岳樂打得丟盔棄甲,狼狽逃回長沙,將軍印都丟在了路上。
吳應(yīng)期鎮(zhèn)守岳州期間,苛待部下,導致水師提督林興珠,大將陳華,李超等先后投敵,繼而又冤殺杜輝等重要將領(lǐng)。
糧餉問題暫且不說,這等帶兵之道,敗亡是早晚的事。
更關(guān)鍵一點,方光琛不是皇親國戚,事實上還受到了排擠,從攻占湖南后擔任湖南巡撫起,就脫離了中樞帷幄,有刻意被邊緣化的意思。
吳三桂死后被解除巡撫之職,護靈柩回云貴,現(xiàn)雖與郭壯圖同為大學士,兼領(lǐng)吏部尚書,名義上的文官之首。但勢單力薄,在朝中已無話語權(quán),如今已頗為心灰意冷,對政事不聞不問,動了隱居山野,把酒賞菊的心思。
掌控權(quán)利的關(guān)鍵就是要搞平衡,很顯然方光琛這個角色對于吳世璠無比重要。
那些皇親國戚,宗室功勛他暫時是動不了的。
“皇上駕到!”
一行侍衛(wèi)護衛(wèi)著吳世璠的鑾輿來到方宅門口,隨著領(lǐng)步的小太監(jiān)一聲吆喝,正在大廳里詩酒酬酢的二子方學詩,方學體連忙跑出來迎駕。
“朕的老師何在?”吳世璠下了鑾輿,微笑問道。
“回皇上,前幾日云南留守線域大人派人送來一只越鳥,父親大人頗為喜歡,正在后院喂食;皇上稍等,臣這就去喚父親前來見駕!”
“不用,朕也喜歡越鳥,正好去瞅瞅!”
吳世璠一擺手,帶著人邁步進了門;方家二子如螃蟹一般邁步在前面恭引。
方光琛正蹲在后院里喂越鳥,聽到腳步聲,扭頭一看,便拋了手中一把高粱籽,起身過來迎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