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動漫雜志,是90年代新生事物,國內(nèi)沒有多少經(jīng)驗可以借鑒。所以,從94年的《畫王》時代就是從模仿RB的同行開始。
雖然,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復制RB的漫畫雜志的成功經(jīng)驗,但學習其運營方式和理念,卻是必不可少的。
其中,《周刊少年JUMP》在90年代時已是影響力最大的一家漫畫雜志,所以,國內(nèi)的動漫雜志行業(yè),常見的口號就是“要做中國的《少年JUMP》”!
由此可見,各大漫畫雜志,也都在積極的效仿和模仿《少年JUMP》的模式!
《少年JUMP》最重要的理念就是“調(diào)查至上主義”。具體的做法是,《周刊少年JUMP》的每期長篇連載的漫畫固定為20部。根據(jù)讀者回寄對雜志作品的人氣反饋的調(diào)查表格,來統(tǒng)計作品的人氣。人氣1~10名的地位不動搖,可以繼續(xù)連載下去。而若是人氣排行在11~20名連載漫畫,即使是一些大神級的漫畫家的作品,也會被勒令腰斬。只有某部雜志被勒令腰斬了,空出了名額,才會批準一部“新連載”的漫畫。
由于,《周刊少年JUMP》的“調(diào)查至上主義”,是其優(yōu)勝劣汰,只有最受歡迎的一批作品,才能被連載。從而,打響了雜志的口碑,并增強了與讀者互動。
國內(nèi)的漫畫行業(yè)紛紛喊口號要模仿《少年JUMP》,這種“調(diào)查至上主義”也被引進中國,成為中國的原創(chuàng)動漫雜志的金科玉律。
但是……問題是中國的漫畫家數(shù)量太少了,投稿根本就不夠。以至于,大多數(shù)的連載漫畫,并不是雜志社腰斬的,而是漫畫家自己畫不下去太監(jiān)了或者是爛尾了。
所以,腰斬機制雖然制定了,但總是嚴厲不起來。因為,作品本來就不多,腰斬了,可能就沒有作品了!
正是因此此時國內(nèi)的原創(chuàng)漫畫作品少,所以,優(yōu)秀的作品更容易脫穎而出!
《北卡》發(fā)行了一周之后,收到了讀者回寄的800多份作品調(diào)查表格,居然有189名讀者將本期最喜歡的連載漫畫的選票投給了《薔薇少女》。
這已經(jīng)是僅次于姚非拉《夢里人》的287票。但《夢里人》是連載了多年,擁有了一大批鐵桿粉絲,當前的姚非拉,幾乎是國內(nèi)漫畫界的第一人!
而《薔薇少女》的人氣,僅次于《夢里人》著實讓雜志社的編輯們嚇了一跳。
“小閻,你眼光不耐啊,隨便簽了一個新人,亞城木夢葉,快要紅了!”雜志社的主編,在走廊遇到閻寶華,笑瞇瞇的說道,“不過,20塊一頁的稿酬,是不是太低了?”
稿酬太低,更容易被挖墻腳!
90年代末,正是漫畫雜志的熱潮。可能漫畫雜志比優(yōu)秀的漫畫家還要多,全國各地有刊號的正規(guī)雜志,和沒有刊號的不正規(guī)雜志,加起來可能都有數(shù)百種。
“‘亞城木夢葉’并非是一個漫畫家,而是兩個人合作的筆名。一個負責創(chuàng)意和劇情,一個負責畫。原本,是要給他們50元一頁的價格。但由于‘亞城木夢葉’團隊里面提供故事和創(chuàng)意的,是BJ電影學院的學生,非常的精明。談版權合作,只愿意簽雜志連載的版權。剩下的,單行本、改編什么的,全部都在漫畫家自己手中!”
“是嗎?”總編扶著眼鏡說道,“好,先就這樣了!”
實際上,總編有點不悅,原本覺得20塊一頁太廉價,所以準備給漫畫家漲稿酬。
如果,《薔薇少女》人氣能保持,漲到每頁100元以上,也是可以考慮的。而且,他也想到捧一捧,若是紅了,可以有單行本,還有改編動畫片。
現(xiàn)在,這些版權,居然沒有簽下……雜志社居然只拿到了連載方面的版權!
于是,總編對于捧紅這部作品的興趣缺缺!周邊的版權不在自己手中,紅了之后,為別人做嫁衣嗎?
一念之間,放棄了捧《薔薇少女》的計劃。
雖然取消了心血來潮的捧紅作品的計劃,但主編也不會刻意打壓?!端N薇少女》這樣的作品,該連載就連載,該發(fā)稿費就發(fā)稿費。只不過,不會花費更多資源去捧而已!
王啟年和小香自然不知道這些雜志社里面發(fā)生的這一幕。
在周末,兩人見面時,都為漫畫成功的發(fā)表,而感覺到喜悅。
至于,讀者反饋數(shù)據(jù)的第二,貌似,他們并不知情。
《北卡》雖然有讀者調(diào)查的數(shù)據(jù),但一般并不告訴作者,因為,這是商業(yè)機密。
電話詢問過責編時,閻寶華表示:“人氣還可以,腰斬什么的,不會有的!目前來看,《薔薇少女》可以一直連載下去的!”
其實,在閻寶華眼里,《薔薇少女》合理的稿費,至少能獲得200元一頁的稿酬,當然了,單行本、改編權也是必須委托給雜志社代理的。
只不過,王啟年和小香兩人太計較各種衍生版權了,以至于,失去了被總編捧的機會。
其實,雜志社經(jīng)手的單行本出版和動漫改編,一點不給作者好處是不可能。按照業(yè)內(nèi)規(guī)矩,也會和作者分成的。只不過,其分成比作者自己找渠道出要少的多。
現(xiàn)在……單行本和改變的版權都在作者手中,但估計他們也賺不到什么利益。
閻寶華心中暗想,吃了這個虧之后,若是他們下部作品,能簽約《北卡》,那么提點一下,讓他們放棄那種斤斤計較的小家子氣。
沒有《北卡》的資源,誰會給他們出單行本,誰有那個資源給他們搞動漫改編?
不過,《北卡》的編輯并不知道,王啟年心中僅是將雜志當做一個積攢人氣的平臺和跳板。
等到“亞城木夢葉”筆名和《薔薇少女》這個版權紅了,他是會自己籌集資金出版單行本和進行動畫改編。
甚至,更長遠的游戲改編,都在他的計劃中。
正是因此,王啟年寧可漫畫的稿酬少,也不會將各種版權打包轉(zhuǎn)讓給雜志社。
……
PS:第二更,感謝念破虛空慷慨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