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沒寫
五一小長假跑去甘孜旅游去了。
寫了網(wǎng)文寫了兩個月,前面每天寫一千字,后面偶爾能寫到兩千。
我以前一直對于用字數(shù)去衡量一本小說這種看法存有疑問。
小說最主要的是什么?是字數(shù)嗎?
絕對不是,這個東西絕對不是小說的核心。
我寫了兩個月,快寫到十萬字了,我想的是努力寫到十萬字,試一試能不能去簽約。簽約了的話我可以假吧意思炫耀一下,向爸爸媽媽說我可以用自己一點小小的才華換取一點酬勞。
十萬字像是一個遙遠的門坎,隨著每天一點一點寫,逐漸靠近。
但是有沒有可能簽約呢?
不知道,可能可能,也可能不行,所以要去試一試,去寫,去寫到十萬字,去申請簽約。
我去網(wǎng)上稍微了解了一點,可能別人寫的好的話幾千字幾章就能簽約,會給別人發(fā)一個短信,我當時寫了幾章,看了網(wǎng)上這么說趕緊去翻翻很少去翻的短信,慢慢的尋找著,果然沒有。
五一前我算了算,應(yīng)該可以寫到十萬字,然后試一試可不可以簽約,但是某一天我重新去審視我寫出來的東西,我不滿意。
很不滿意。
因為他沒有把我腦子里的東西能很好的借用文字這個載體表達出來。我小時候每次看到海賊王或者火影,我都會帶入自己進去,幻想著自己擁有什么能力,然后怎么在海賊世界或者火影世界大殺四方,大殺四方之后一定要獲得周圍敵人或者友方目瞪口呆的表情以及感嘆,這個人真的猶如神魔。
但是作為一個創(chuàng)作者卻不能直接一步到位,我幻想的那個場景往往只能持續(xù)一瞬,但那一瞬間卻需要不斷的去填補東西,直到達到那一刻,不能隨意,要有理有據(jù)的去鋪墊。
就好像主角剛好獲得能力吃下了一個惡魔果實,給自己造了個系統(tǒng),這個系統(tǒng)能夠吸取人家的勞動力來憑空造物,我剛開始是打算給那些造物的東西設(shè)定上所需勞動力的數(shù)值的,比如說1勞動力獲得一個包子,一個方舟反應(yīng)堆需要幾億勞動力……
但是獲得別人的勞動力怎么被量化呢?我嫌麻煩就給砍了,然后寫到后面想寫主角脫離路飛海賊團,去獲得其他島上民眾的支持,發(fā)展自己的勢力,然后獲得大量勞動力,慢慢變強,這是剛開始量化勞動力的趨勢,但是被我砍了,所以寫的有些不倫不類,然后后面只是有點漫無目的的寫,朝著十萬字奔跑。
我打算好好去整理一下自己的想法,跑去甘孜去旅游了一圈。
那風景真的絕了,我停下了漫無目的的寫作,在藍天和白云之間,在那皚皚雪山之間,在漫山遍野的牦牛之間,在泠冽寒風之間,享受著美景,在讓人疲憊的旅途中享受著馬不停蹄的飛奔。
那些雜亂的,紛擾的念頭被那烈日曬死,被寒風風干,被那皚皚雪山鎮(zhèn)壓在地,被滿山遍野的牦牛咀嚼著。
剩下干干凈凈的人,干干凈凈的白云,干干凈凈的天空。
我不在為字數(shù)而感到煩惱。
寫就好了。
到達終點固然值得欣慰,但歸根結(jié)底,重要的是旅途本身。 ——厄休拉·K·勒奎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