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不怎么要臉
太子妃因掌管不力被太后訓(xùn)斥禁足無人不知。
后來太子又專寵一個良娣,冷落于正妻,更不是什么秘密。
眾人都盯著王家和崔家的動靜。
誰讓這兩家,一家是太子正妃,一家是側(cè)妃呢?
讓一個良娣踩了上來,他們都等著瞧這兩家怎么應(yīng)對呢。
你要說還有一位楊側(cè)妃?
那楊家大本營又不在上京,且遠著呢!
而且楊家武將出身,比起崔王這兩家頂級世家,那不知差了多少了。
可等了幾個月,崔王兩家卻沒什么動靜。
正等他們偃旗息鼓了,沒想到王尚書卻在小朝堂當著這么多重臣的面提了出來。
前朝有位太子就是寵妾滅妻,最后引得滿朝大亂,最后還亡了國。
所以本朝律例白紙黑字列明,無論皇室百官,還是平民百姓,若有寵妾滅妻者,皆不可饒恕。
御書房內(nèi)寂靜一片。
連皇帝陛下都沒有吭聲。
良久,太子低沉的聲音響起:“不知王尚書以為何為修身?何為齊家?”
他不答反問。
皇帝見狀在心里樂開了花。
眾人的視線這時候也給到了王尚書,皆是一臉看好戲的模樣。
太子妃失寵,做為岳父兼舅舅的王尚書要敲打敲打太子,怎么不勁爆?
王尚書短暫的注視了太子后,也開口了。
“內(nèi)幃不修,何以修外?東宮之事如今滿朝上下沸沸揚揚,朝臣整日只知道盯著太子?xùn)|宮的花邊兒,哪里還有心思務(wù)實干事?太子身為儲君,難道不該以身作則肅清朝野風(fēng)氣?”
“自古嫡庶有別,妻妾有分,太子連給嫡妻最基本的尊重都沒有,難道是要滿朝文武爭相效仿嗎?”
王尚書說的義正言辭,義憤填膺,氣得連臉都要紅了。
一想到這些日子自己明里暗里被人嘲笑,王尚書本來三分裝的也有了七分真。
可沒想到,太子只是輕描淡寫地看了他一眼。
那目光,王尚書竟覺得他仿佛在看一個跳梁小丑一般。
“哦?滿朝上下都只盯著孤的內(nèi)帷之事,不務(wù)政事?”
太子這話一出,在場的人先不干了。
“咳咳,王尚書此言有些夸大了,本官就不曾聽說東宮什么秘聞花邊兒?!?p> 老崔大人率先表態(tài)。
同時不免在心底搖頭,這小子比起老王大人,實在是差遠了。
能力尚可,性情卻還需鍛煉雕琢。
倒是太子殿下,愈發(fā)叫人刮目相看了。
隨后,鄭大人謝大人也說自己沒聽說過。
開玩笑,誰會承認自己見天的就盯著太子的后院?
眼看著桓尚書和祝國公等人也接著表態(tài)說自己忙于公務(wù),不曾聽聞云云。
祝國公甚至還假模假樣悄聲問王尚書:“東宮最近有什么趣事?待會兒王尚書你可得說給我聽聽?!?p> 王尚書:“……”
這些人一個個的年紀一把,可真是不怎么要臉。
“不管怎么說,太子殿下如今專寵一個良娣,確實造成了不好的風(fēng)氣,長此以往必定上行下效,此事不妥!”
王尚書把話都說到這份兒上了,就差直接指著太子的鼻子說:
你要是繼續(xù)寵妾滅妻,后果自負!
可秦驁是誰?
大靖太子,一國儲君。
別說他還沒有寵妾滅妻,便是滅了,也輪不到他在這里指指點點。
畢竟他們王氏做了什么,別人不知道,連自己心里都沒點數(shù)嗎?
太子有時候真的搞不明白,他這位舅舅究竟是哪里來的臉,覺得他會在這人一次次傷害過他之后,還把他當成親舅舅一般看待?
正如此時,他竟還有臉理直氣壯的說他寵妾滅妻,叫他和蛇蝎心腸的太子妃重歸于好?
簡直笑話!
太子冷笑一聲。
“何為寵妾滅妻?”
“皇祖母降下訓(xùn)斥,禁足太子妃三月,所以孤要苦守太子妃三月?”
怕是王氏還沒那么大臉。
“自太子妃解禁,東宮事務(wù)已盡數(shù)歸還于太子妃,嫡妻的尊榮,孤哪樣沒給她?”
“不知王尚書說的寵妾滅妻,從何說起?”
他目光如炬,看著王尚書,一字一句的反問他。
王尚書:“……”
他怎么說?說他女兒說的,太子這三個月一面都沒有見她?
他們王氏還丟不起那個人!
王尚書的臉青紅交加。
不知是氣的還是羞的。
而太子說的也確實并非強辯。
何為寵妾滅妻?
自然是嫡妻的地位受到威脅,妾室躍居嫡妻之上。
可如今這情形,
除了太子不去長樂殿,太子妃一應(yīng)尊榮絲毫不減。
說白了。
誰還沒有幾朵解語花呢?
小妾,再討人喜歡的小妾,又威脅不到正妻的頭上。
太子妃和王尚書何必如此斤斤計較呢?
反正只要皇后在,只要王氏在,太子妃就能牢牢坐穩(wěn)她的位置,甚至是未來國母的位置。
這算什么寵妾滅妻?
根本不算的。
男人嘛,都可以理解的。
可以理解的。
這下子,大家都能理解了。
倒更顯得王尚書不可理喻。
感情他今兒個破天荒夸了自個兒外甥一回,立馬又要找回來。
眾臣都覺得自己仿佛已經(jīng)看透了王尚書,一時之間各類目光在王尚書身上流轉(zhuǎn)。
“咳咳?!?p> 看了老半天戲的皇帝終于吭聲了。
真好啊!
一次是意外,兩次就是有恃無恐了。
上回兒子當著滿朝文武的面下了大舅子的面子,這會兒又讓他大舅子不痛快。
我兒威武??!
做了他老頭子這輩子最想做的事情。
回想當年他在老王大人處學(xué)習(xí)的時候,他才學(xué)出眾的大舅子最喜歡貶低他。
尤其是后來“不學(xué)無術(shù)”“才干平平”的他當了太子,還娶了他一母同胞的親妹妹,大舅子對他的嫌棄更是達到了頂點。
要不是有老王大人在,他指定得叫人給他套幾回麻袋。
只要大舅子不痛快,皇帝陛下表示自己就痛快多了。
“時辰不早了,議也議了這么小半天,賑災(zāi)一事就由桓大人和謝大人全力籌謀?!?、
雖然一半的時間都拿來看大舅子表演了。
另外,皇帝對太子說道:
“王尚書說的雖有些偏頗,但無風(fēng)不起浪,你也該注意才是?!?p> 尤其是不能再對你老子發(fā)火了。
自己的女人自己搞不定,還有臉跟老子發(fā)脾氣。
太子聞言面色淡淡,似乎還在為上回的事情耿耿于懷,但好歹當著眾人的面,還算給他老子面子。
“兒臣知曉,定不再讓外人有機會窺探東宮?!?p> 皇帝和眾大臣一噎:“……”
行吧。
這樣好像也是個解決的辦法。
——
這魚不吐泡泡
啊啊?。?! 泡子要廢了,日4好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