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這也太記仇了
景公公特意跟錦云商量著:
“這事兒到底不那么讓人痛快,大喜的日子,主子娘娘又剛剛生產(chǎn)完,就別讓她跟著上火了。”
錦云心里老大不痛快,要她說,這整個東宮,除了他們主子,還有誰敢說自己配得上那個位置的?
那些人一看就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癡心妄想!
但是景公公說的是對的,這種事兒,沒得讓主子知道污了耳朵。
“奴婢知道,景公公您放心吧!”
反正陛下的圣旨照下,他們主子就是名副其實的皇貴妃,誰也否認不了。
錦云臉上重新?lián)P起笑,兩人一道回去給主子賀喜去。
內殿里,
秦旭和秦熙趴在床邊看著弟弟,小聲嘀咕著。
“我們的弟弟比秦妍的弟弟好看?!?p> “我也覺得,秦妍的弟弟瘦巴巴的,跟個猴子一樣!”
“三舅舅家的表弟也跟個猴子一樣?!?p> “不不不,表弟現(xiàn)在可好看了!只比我們弟弟差一點點……”
說話的秦熙還伸出兩根白白胖胖的手指,捻著指尖比了個“一點點”的手勢。
陳福林剛睡了一覺,這會兒也不怎么困,頭上被李嬤嬤強制綁了塊抹額。
她雖然不明白這五月的天自己怎么會著涼,但到底不好扶了老人家一片心意。
靠坐在床頭,陳福林懶洋洋地雙眸微闔,聽著兄妹倆的對話,嘴角的弧度就沒下來過。
“小孩子剛生下來都是這樣,過兩三天他們就好看了?!?p> 不過說來也奇怪,無論是秦旭秦熙,還是這個皮猴子,生下來就雪白雪白的,一點兒不像她幾個侄子,生下來皺巴巴的,過了幾天才慢慢長得白白胖胖的。
“可我就是覺得弟弟好看!”
秦熙有她的倔強。
她的弟弟,當然是最好看的了!
素云這是第二次經(jīng)歷主子生產(chǎn)了,她也笑著道:
“奴婢說句公道話,咱們幾位小主子確實天生就比別的孩子好看?!?p> 完美的避開了陛下和主子身上的所有缺點。
當然,素云覺得好像也沒什么缺點,就是光挑兩人身上好看的地方長。
錦云這會兒也進來了,景公公站在內殿門口,沒有再進來了。
陳福林問了句:“人送走了?”
錦云答道:“回娘娘,送走了。”
陳福林“嗯”了一聲,突然又道:“所以外頭有什么風聲,你倆也都摸清楚了吧?”
該說不說,陳福林把她這殿里這些人摸得那叫一個透徹。
錦云:……
剛剛還跟景公公商量著,有些事兒這時候不適合告訴主子呢。
但被問到頭上了,她也只能硬著頭皮道:“是,奴婢和景公公送李公公出去的時候,順便聊了幾句?!?p> “哦?聊了些什么?”
主子這是鐵了心打破砂鍋問到底了,錦云不敢隱瞞,把剛剛李公公說的那些話都學給了主子聽。
景懷:瞧把這孩子實誠得喲!
還真是老老實實一字不漏全給說了。
景懷站在門口解釋道:“娘娘,奴才和錦云也不是有意隱瞞,實在是您剛剛生產(chǎn)完,便想著過幾日再同您說這糟心事兒……”
糟心嗎?
好像也還好。
陳福林語氣平靜:“倒也不必,我家世稍弱這也是事實,也就這些年和陛下有些情誼,生了兩個孩子,陛下力排眾議立我為皇貴妃,位同副后,難免引人非議?!?p> 皇貴妃之位和貴妃是不同的。
連陳福林都知道,并不是所有朝代都會設皇貴妃,通常是陛下沒有皇后的情況下,而皇貴妃不出意外的話,也會是未來的皇后。
像原來的崔貴妃,如今的貴太妃娘娘,就只是貴妃,按制有冊無寶。
金冊金寶就好比皇上的傳國玉璽,是一種身份的象征,有冊無寶,便無打理六宮之權,有冊有寶的除了皇后娘娘就只有皇貴妃了。
她原本的想法,是陛下可能會先立她為妃的,畢竟自己只是個太子良娣。
結果沒想到陛下直接封了皇貴妃,就差沒有把他的意思擺在明面上了。
她說了會相信他,他也沒有辜負她的信任。
翠云聽了貴妃娘娘的話,有些不以為然。
什么叫“有些情誼”?
什么又叫“生了兩個孩子”?
她來絳福軒也有好幾年了,平日里陛下和娘娘怎么相處的,她都看在眼里,絕不是一句“有些情誼”可以概括的。
許多尋常人家的夫妻怕是都做不到這樣!
還有,娘娘生下的不只是兩個孩子,是三個好嘛!
二皇子還正好生在了陛下登基之日,這不是天意是什么?
陛下的長子次子,長女都出自他們娘娘腹中,這功勞還不夠大呢?
別說皇貴妃了,就是皇后之位那也是使得!
不過她剛到娘娘身邊伺候,還不敢像素云姐姐和錦云姐姐那樣想說什么說什么,只能憋著了。
不得不說,翠云不愧是錦云帶出來的,看著性子沉穩(wěn),但骨子里卻十分倔強,連想法都十分相似。
陳福林又想起那位繞著彎說她德不配位,建議陛下廣納后宮穩(wěn)定前朝的李大人。
“對了,那位大人是李家的哪位爺?”
她和李家八字不合也不是一天兩天了,這梁子從李鳶兒和太皇太后那時候就結下了。
他們不敢跟陛下作對,只能捏她這顆軟柿子。
景懷想了一下,李家嫡系一脈,好像查無此人。
畢竟萬壽節(jié)那會兒李家小少爺跟謝少爺才剛剛你死我活了一番,據(jù)說直到現(xiàn)在雙方嫡系鬧得還很是厲害。
“這位李大人名叫李興云,是四年前從西北調回京的李家旁系,現(xiàn)為兵部侍郎,好像還是淑太妃娘娘娘家侄子呢!”
嘶——
淑太妃娘家侄子???
陳福林“嘖”了一聲:“這可能還是個老熟人了。”
素云也想起來當年那對銀手釧了。
說來這事兒也跟李夫人沒什么關系,可誰叫那日她恰好遇上了呢!
許是李夫人回去還是跟丈夫說了些什么,不然這位李大人也說不出“德不配位”這四個字。
素云微怒:“這都多少年了,也太記仇了些,如此睚眥必報之輩,安能做個好官為民造福?”
當年的事,時至今日這位李大人一家若還是覺得自家被她羞辱了,那也是他的好姑姑不會做人。
但凡有點腦子,當時淑妃娘娘就該好好兒招呼人一下,給點賞賜補償一二,而不是直接遷怒之下把人趕走了。
唉!
都是些陳芝麻爛谷子的事了。
陳福林根本沒放在眼里。
她女兒受了委屈她又找誰算賬了?
不過前兩年明和終于出嫁,把淑妃氣到險些吐血,陳福林還是很高興的。
因為明和嫁的并不是淑妃娘娘想讓她嫁的李家表哥,而是戶部桓大人的幼子。
桓小公子自幼就沒有支應門庭的壓力,上有父兄,下有大侄子,平生夙愿就是游遍大靖的大江南北。
可他爹娘和祖母都以他年紀尚幼,尚未成親為由拒絕了。
明和也向往著皇宮外的天空,向往著大靖的美好河山,兩人幼年時有過一番交集,一拍即合,結為佳偶。
婚后,桓小公子不顧家里母親祖母阻攔,直接包袱款款搬去了太上皇為女兒修建的公主府。
過了沒兩個月,夫妻倆就帶上隨從輕車簡行離開了上京。
最后知道消息的淑妃娘娘和桓家夫人老夫人同時氣了個仰倒。
陳福林倒是挺支持他們的,甚至還挺羨慕。
不過她下過江南,見識過十里銀灘的繁華,見識過大明湖畔風波掀起的陣陣漣漪,見識過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又有時常在外的二哥經(jīng)常給她寫信,訴說著沿途的風情,如今又有明和時不時寫信回來,跟她分享不同的風光,也很是滿足了。
“都是些微不足道之人,我都不放在眼里,你們也不必在意。”
陳福林心念一轉:“說點高興的,本宮如今也算是‘升官’了,又逢小皇子出生,讓你們跟著沾沾喜氣,就每個人發(fā)三個月月錢吧!”
要發(fā)錢,還是三個月的月錢,屋里的人都很開心。
“那奴婢就代姐妹們謝過貴妃娘娘了!”
“謝貴妃娘娘賞,愿娘娘和小主子們福澤綿長,余生順遂!”
發(fā)錢的喜悅一下子就從殿里席卷整個絳福軒。
不一會兒,門口就聚了一堆的人。
“愿娘娘和小主子們福澤綿長,余生順遂!”
是絳福軒的宮人們自發(fā)的前來賀喜,他們知道這會兒娘娘醒著,就站在殿外表達了自己的美好祝愿。
陳福林眼底含笑,“告訴這群促狹鬼,開心歸開心,可也記著分寸?!?p> 錦云幾個忙笑著應下。
說著話的大人們都沒有注意到,看似一直趴在床上陪著弟弟的秦旭和秦熙,從剛剛錦云姑姑說有人罵他們娘親開始,耳朵就尖尖的豎起偷聽著……
這魚不吐泡泡
秦旭:這人我記下了。 秦熙:有仇不報非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