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xiàn)實

薄紙談

第164章 憤與怨

薄紙談 六畫先生 1040 2022-10-22 11:28:49

  余生是長久,還是短暫,我們不能憑空去猜測,而要做成的是該以怎樣的心境去對待事物。我們內心是一陣惶恐,明天與意外不知道哪個會先降臨,可能來得突然,讓人措手不及,即使那些處事不驚的“理性主義者”都會有時陷入感性的哀怨里。

  生命的價值不允許我們去猜疑,對那充實的人生排調,我們還無法去找尋怎樣的方式。那些憤世嫉俗的群體的感受,若是親身去經(jīng)歷過,那么便會有著有些類同的情意。與其是以怎樣華麗的詞藻來進行自我的修飾,倒不如活出灑脫。為那現(xiàn)實的荊棘而蹉跎歲月,荊棘谷里,我們能夠重新去覺悟,去反抗。不被那樂意俯瞰風景的人群的眼光所擾亂,他們以纏繞文字的能力著稱,秉著人性的亮點,不斷去釋放。

  對一些群體是懷著憤然的心緒,對那憤青的行徑感到悲哀,厭倦了的世俗,是他們自以是“高尚”與“脫俗”的感情。我們對景象懷著期待與排斥的情緒,但也許只是那絲毫無知覺的變化,但還在去堅持,不斷地了解事物。這個多變的事物,我們秉性是值得被贊賞的,但或多或少受著外界因素的侵染,就算是磐石也會被侵蝕去一些遺跡,雖說只是受著自然現(xiàn)象的一個因子所影響。何況是要受自然界、人類社會這個大背景所染化。

  將怨愁轉化為前行的動力,卻沒有多少大的成果,也許是自我的追逐的毅力是欠缺的。最煩惡于那些將語言決然化的行為,而應該是將此做個理性化的理解。而非是對此作出讓人有些預料不及的“大放厥詞”現(xiàn)象。

  哀緒與憤然還在延續(xù)著,那道情緒的背光還在被我們所發(fā)現(xiàn)。浮現(xiàn)在人群的眼波里,若隱若現(xiàn),恍恍惚惚那是此刻的心緒。人的心緒已經(jīng)近乎是“藕斷絲連”的現(xiàn)象,總會產(chǎn)生出絲屢關聯(lián),便浮現(xiàn)出“剪不斷,理還亂”瑣煩。

  人的情緒隨著外物去發(fā)生著變化,是復雜的,是多樣的,有時顯然,有時卻是隱約。聽聞都會影響住我們的內心,只是程度上有些差別罷。但最為深刻的當是那自我經(jīng)歷后的哀緒,深刻而沉重。

  我們對于事物有著自己的感性認識,但也許會被塵俗的煩瑣所屈服。雖是讓內心很反感,但被無奈感所折服。折斷了的翅膀,已失掉飛翔的天賦,泯然眾人矣,它沒有在傲氣凌神的本錢,人亦如此,可能會被外界湮沒掉,連一絲遺跡都沒能剩。

  所感發(fā)的決然,對景象的感知。義正言辭的語句對于這個世界而言,談到的人群少。哀憤于這個世態(tài)里,那絲覺悟已視乎被其他的變故所淹沒,只剩那惶惑與煩亂。

  窗內的人群還沉醉在暢談的階段,為表達自我在外面的見歷。這便是最為受歡迎的題論,也是最為質樸的話題。認知的判知力,對山峰的崇尚,通過那倔強、毅力,去克服人間的哀與怨,奮然對抗人間的疾苦,愁與憤,決絕,奮進,抗擊。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