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婁建華文集

“偷”棉花

婁建華文集 作家JVU0lu 1421 2022-05-18 19:31:50

  “偷”棉花

  我的母親做過一次“賊”,

  “偷”過一次棉花。

  我的母親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從裴莊村遠嫁到大樓莊村,成為大婁莊村的媳婦,含辛茹苦養(yǎng)育了我們姐弟仨人,我最小。

  雖然新中國建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但是,全國人民的溫飽問題,尚未解決,過著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艱苦生活。

  我們家的生活景況十分窘迫,解決吃穿問題是頭等大事,第一要務(wù)。

  1976年,我剛滿一周歲,正在蹣跚學步,咿呀學語。時光飛逝,一轉(zhuǎn)眼,進入秋季,一場秋雨一場涼。秋分如期而至。此時,一件鬧心的事,巨石一般壓在母親心頭,以致于寢食難安。

  什么事情呢?就是嚴冬馬上就要來臨了。二姐和我的過冬棉衣,還沒有著落。家里窮的叮當響,困難到不名一文的地步。這可如何是好?!一家人心事重重,束手無策。很快,寒露到了,北風呼嘯了一天,氣溫驟變。我和二姐仍然穿著破舊的單衣,凍的直打哆嗦,悶在屋里不出門。我母親心急如焚。她和家人一起商議辦法。母親說:二妮和小華的過冬棉衣,必須做出來。再拖下去,“呼呼呼”地北風一刮,這倆孩子非凍死不可。

  父親說:用我的一條舊褲子,給二妮拼剪一身棉衣。用大妮的一件舊褂子,給小華拼剪一身棉衣。你看怎么樣?

  母親說:這個棉衣表,倒是好說。關(guān)鍵是做棉衣的棉花,沒處弄去。(那個時代,是計劃經(jīng)濟時代,村里過集體生活,還沒有實行家庭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任制。)

  霜降逼近,我母親焦急萬分,給我父親說:我回娘家一趟,想想辦法。

  母親徒步走了一個時辰,才來到了娘家。外祖父,外祖母聽了我母親的訴說,也是一籌莫展。后來,外祖父想出來一個鋌而走險的主意。

  恰好,我母親的外祖父,家住嚴家莊村,他是生產(chǎn)隊里的干部,專門負責看護棉花田。于是,下午4點鐘,外祖母和我母親結(jié)伴而行,傍晚時今,來到了嚴家莊村。我母親的外祖父悉知了這個情況,立馬心領(lǐng)神會,來意心知肚明。

  我母親的外祖父,問我母親:妮,害怕走夜路嗎?我母親堅毅地回:不怕!不怕!

  于是,雞鳴三更,我母親就在棉花地里忙活起來。她把采摘下來的棉花,塞滿了渾身上下,口袋里,腰里,褲筒里,袖筒里和腋下,鼓鼓囊囊的,好像渾身充足了空氣。怕人發(fā)現(xiàn),才這樣做的。

  我母親懂的適可而止,沒有貪得無厭。她感覺“偷”摘的這些棉花已經(jīng)夠用了。就和她的外祖父辭別。匆匆地,磕磕絆絆地,連夜趕回家來。到家時,雞鳴五更,東方出現(xiàn)了魚肚白。我母親有生以來,“破天荒”般,走了這么長這么久的夜路。跌跌撞撞來到家中,總算長長的松了一口氣。

  我父親一見,莫名其妙,驚奇地問道:這是哪來的棉花?

  我母親一邊把棉花從身上取岀來,放到炕上,一邊把事情的原委告訴了我父親。

  我父親說:這可是違法的事,倘若被村干部逮住,輕則開會批判,罰款,重則拘留,判刑。

  我母親說:顧不了那么多了,為了孩子,今年冬天不挨凍,豁出去了!

  多虧了心靈手巧的母親,徹夜飛針走錢,我和二姐的越冬棉衣,很快就成型了。立冬那天,我和二姐穿上新做的棉衣,厚厚的,溫軟溫軟的。姐弟倆喜的“咯咯咯”地笑。一家人,如釋重負,笑逐顏開。

  后記:這件悠悠往事,我母親給我們姐弟仨人,不知道講過多少次了。可是,我們從來沒有感到厭煩過。每聽一次,心里總是暖暖的,愜意極了!

  我母親對我們姐弟仨人,要求十分嚴格,特別囑咐不能拿人家東西,偷人家東西?,F(xiàn)在長大成人的我們,深深地知道母親的良苦用心。

  我覺得我母親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母親。

  他這次“偷”棉花的經(jīng)歷,印證了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

  反哺之私,寸草春暉。我們要趁著椿萱并茂,不失時機地向雙親盡孝道,不要給人生留下遺憾。

作家JVU0lu

特定的條件下,偷并不丟人。不要提到偷,就去指責。有時候偷,是一個偉大的光榮的行為。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