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二的手,宛若一個漩渦,將黑水全部吸納進(jìn)去。
然后陳川便見到一道彩霞,橫空而出。
那是轉(zhuǎn)換來的靈性,播撒的景象。
陳二又將那些靈性攏了起來,如陳川一般,將所有靈性聚在一起,壓縮再壓縮。
直到靈性已變成金色,陳二又以飛劍為骨,一點點澆筑成形。
黑水慢慢消失,靈性制造的東西也逐漸可以看出輪廓。
那是一只小船。
陳川問道:“這是干什么?”
陳二神神秘秘的說道:“當(dāng)然是制造跑路的工具!”
“你幫老劉做完這一件事情,現(xiàn)在所用的身體指定不能用了,我這是給你我準(zhǔn)備后路呢!”
陳川又問道:“真的需要這么多靈性嗎?”
陳二道:“這還不夠呢!你可不知道我當(dāng)初更換本體,到底耗費了多少靈性。位格不到地仙,只是換一次身體,就會耗費九成九的靈性。如果是那些凡人,只要死過一次,除了那些執(zhí)念頗深的,很少有能影響現(xiàn)世的。就算影響,殘存的靈性也不夠控制其他人的身體的。”
“而且我們這次活動,又是在白天,必然會受到罡風(fēng)和陽火的影響,只是一下就夠你受的?!?p> “聽說這次能得到不少罪孽,那時我就能再給這筏加固幾層了。”
陳二露出了向往的笑容,那笑容活像一個小販尋到了奇貨可居的貨物。
陳川一時有些無語。
別人唯恐避之不及的東西,他居然想要多來點。
陳二將船基本做好之后,地上已沒有任何黑水。
但是到處都是坑坑洼洼的,顯得無比凄慘。
陳二拿著小旗,像帶團(tuán)的導(dǎo)游,興致勃勃的招呼陳川上船。
惹得陳川不禁懷疑,這真是我的記憶熏染出來的靈體嗎?
回顧自己十八年時光,好像從未這么逗比過吧。
這人……猴子請來的吧。
陳川趕緊扇了一下自己的嘴巴,暗自‘呸’了一聲。
可不能烏鴉嘴。
這些日子,他見了那么多猿啦,猴啦的。
再一不小心,將自己分體也變成猿猴。
到時候連人都當(dāng)不成了,那可就無法收場了。
陳川將這點小心思往心底這么一藏,就這么上了船。
……
在外面,所有的孫家人都動員起來,大殿被拆開,并抬進(jìn)來八個無比巨大的雕像。
山上從沒有這么大的樹,所以不可能只用一塊木頭,就做出這么大的雕像。
所有這雕像是拼接而成的,但又偏偏看不到任何拼接的痕跡。
這雕像惟妙惟肖,皆是人身異首。
如果陳川在的話,他恐怕馬上就能認(rèn)出這些到底是什么。
不是因為他的佛教知識有多么淵博,而是因為這些雕像太過出名。
他們名為——八部天龍。
即為八種神道怪物。
不單如此,在大殿的周圍,不遠(yuǎn)處的樹上,還站著兩個猴子。
與人族相仿的身高,站得標(biāo)槍一般。
它們身著一身木制全身甲,裝樣華麗,其上書寫蝌蚪文字、描畫珍惜異獸。
頭戴一頂木冠,戴了三色冠帶,一根細(xì)線在中間橫掛,顏色紅中帶紫。
臉上還戴了一副面具,純白無面,仿若木偶一般。
孫家人似乎對這兩個猴子特別尊敬,不斷有人給它們送來瓜果,它們卻視若無睹。
順著它們盯的方向,便能知道他們的注意力在哪里。
那便是盤坐在中央的佛像。
陳川從夢中醒來的時候,入眼的的便是在這景象。
劉師傅見他發(fā)愣,趕忙提醒道:“是時候開始了。”
開始,自然是開始雕刻。
陳川有把周圍看了一遍。
圍在這里的人有孫婆婆,有滿頭白發(fā)、面色不虞的村老,有被押著的石遠(yuǎn),也有在遠(yuǎn)方望著的陳氏一家三口。
陳川展示了一下自己的手,說道:“諾,這還綁著呢!”
劉師傅吩咐著把陳川解開,又有更多的人抓住陳川的肩膀。
十幾個孫家人,拉著一座通體漆黑的雕像,往這邊緩緩移動。
木制的雕像,卻仿佛重若千鈞,在地上留下寸長的車轍。
他們將黑色雕像拉入八部天龍雕像組成的圍場之中,讓這雕像與新刻的那座面對面。
劉師傅指著那黑色雕像說道:“這像是百年前雕刻而成,整個蜀中有類似雕像一百零八座,亦會有一百零七個類似這村子一般的山村。”
“山村之人除了嫁入一百零七個村子中的一個,一輩子不能出山村,就是為了守護(hù)這雕像,不被外界所發(fā)現(xiàn)。”
“你是不是覺得我們有些小題大做,雕一百零八個雕像,又要每百年犧牲一百零八個有雕刻師天賦的人……結(jié)果就是為了封印一個不知道被鎮(zhèn)壓了多少年的大魔……”
陳川在心底連忙道,我不是,我沒有……我只是饞那些罪孽而已。
卻沒有堵住劉師傅的傾述欲望。
他也知道像這等級的神魔,就沒一個好相與的,很多史詩故事的主線,都是這種等級的魔頭解封而出引發(fā)的。
但到底有多不好惹,到底能達(dá)到什么程度,對于他也是未知之?dāng)?shù)。
劉師傅繼續(xù)道:“鎮(zhèn)壓的人……便是猿魔。”
陳川起了雞皮疙瘩。
“大約在三千年前,也就是絕天地通之后不久,蜀中出現(xiàn)了一個魔化之地,便是猴山。猴山上寄居的這一些魔化的猴子,不時騷擾周圍的生靈?!?p> “又過了一千年。猴山之猴,四處肆虐,足跡已經(jīng)遍布蜀中,甚至有部分已經(jīng)走出蜀內(nèi),前往中原各地。而此時五行刻師還未成形,只能依仗殘存部分法寶、靈物,茍延殘喘。原本被稱為天府之國的蜀中,生靈十不存一?!?p> “其實當(dāng)時肆虐之妖魔,何止猴山之猴,蜀中受的苦,只是普天之下的縮影而已。”
“部分還留在天下的神魔,所有的神通又被削去大半,要么沉睡,要么躲了起來,根本不會為現(xiàn)世的人出力?!?p> “有部落因恐懼,雕刻猿猴之雕像,因為長期祭拜,使之有了靈性,化身猴子,阻擋黑影?!?p> “有人族因渴望黑影力量,將面具雕成猿猴模樣,化身猿猴,卻被黑影撕扯成碎片。”
“又過了一千年,有人化名赤心,借助面具,混入猿猴部落,拜入猿神門下?!?p> “猿神雖為猿屬,但不是猴山那種,因濁氣、怨氣所生的猴子,那些只是借了猴子形體的魔類而已?!?p> “猿神天生神靈,居百草山中,封神之戰(zhàn)未入,絕天地通未曾波及。有此神靈,庇護(hù)猿屬,方為世間維持一片凈土。
“赤心修煉五百載,得到無窮之變化,以生命本源化作燃盡的巖火,與其余三猿,并稱‘方外四猿’。
又收集木雕知識將其體系化,并向猿神求情,使得人類能借助猿猴形象,修煉得道。”
“又五百載,赤心與其余三猿蕩盡猴山之猴?!?p> “也就是在此時,它出現(xiàn)了?!?